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規劃信息>計劃總結

2012年工作總結和2013年工作思路

        一、2012年農業生產情況和主要工作成效
        2012年,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奮發有為”的總體要求,圍繞“保供給、保增長、保安全、保落實”的工作任務,堅持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兩區一基地”建設為平台,以提高農業安全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保障,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預計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384.57億元、同比增長7.7%,農民人均純收入17017元、同比增長11.6%,依然保持總產值增幅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的良好態勢。 
      (一)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糧食生產基本穩定。預計糧食播種麵積248.17萬畝、畝產388公斤、總產96.39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指標。先進適用高產技術應用廣泛,單季稻產量創曆史新高,多地出現畝產800公斤以上田塊,臨安錦北街道新聯糧食生產功能區單季稻攻關田畝產達1026.7公斤,創下全省記錄。
        蔬菜產業結構改善。蔬菜播種麵積145.85萬畝、總產量314.03萬噸、總產值65.47億元,產量穩,產值增7.8%。葉菜和淡季、節日、災期蔬菜上市量明顯增加,同比增35%和42%。食用菌快速發展,年產規模4627萬袋、產量1.7萬噸,同比分別增20%、17%,其中桑枝條栽培食用菌超過六成。
        經濟作物效益提升。茶葉、蠶桑、水果、花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總麵積156.6萬畝,總產值60.3億元,同比分別增1.6%、6.9%。經作品牌凸顯,“西湖龍井”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並以52.66億元的價值再次名列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榜首。
       畜牧生產健康發展。肉類總產量33.05萬噸、畜牧產值85.70億元,同比分別增1.7%、2.5%;畜禽規模化生產比例達84%¬,比上年提升了1個百分點;畜禽排泄物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資源化利用率達97%,比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
       漁業生產品種優化。全市漁業養殖麵積穩定在90萬畝,產量21.1萬噸、產值50億元,同比分別減0.6%、增5.6%。名特優放養麵積42.3萬畝、放養量87.8億尾,同比增1.22%、5.95%。南美白對蝦、甲魚、冷水魚類、青蝦等名優水產品產量、產值占65%。 
      (二)主要工作成效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主要取得了八方麵成效:
       1、“兩區一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全市已獲批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點185個,建成主導產業示範區23個、特色農業精品園41個,通過省級驗收主導產業示範區9個、特色農業精品園21個。已建市級設施農業示範園56個,其中新建27個。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建成各級糧食生產功能區587個、麵積33.39萬畝(新建功能區206個、麵積10.23萬畝),功能區內農田基礎設施配套率達84%。製止常年性拋荒2557畝,減少季節性拋荒3.18萬畝。“菜籃子”基地建設不斷深化。累計建成市級葉菜生產功能區1萬畝(新建3087畝),生產基地全年供應主城區蔬菜量49.6萬噸(其中葉菜27.12萬噸),主城區蔬菜自給率達54.5%(其中葉菜自給率74.5%),同比各提升兩個百分點,“菜籃子”基地在主城區直供直銷數量達12.5萬噸,其中新增1.6萬噸;建設提升肉豬、肉禽、蛋禽、水產基地96家。
       2、農業科技水平得到新提升。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積極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評選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10名、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100名;實施農業產業技術推廣項目50個、豐收項目40個;培育新品種3隻,建立新品種基地14個;建成農作製度示範基地14個、推廣麵積8萬畝,示範點增效10%以上;完善新型農技推廣體係建設,新建市級“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體係示範鄉鎮10個;組織各類科技下鄉活動290次,發放資料18萬份,服務農民6.57萬人。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7%,龔老漢“中華鱉良種選育及推廣”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杭鱧1號新品種培育”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蕭山雞資源保護和品係選育及產業化開發”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3、農業安全生產取得新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成效明顯。認真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全年抽檢農產品3517個批次、平均合格率為98.61%,其中生產基地2587批次、合格率99.34%;新認定無公害基地274家,認證無公害產品180個、綠色食品17個。“杭州模式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入圍全省公共管理創新獎初評。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能力不斷提高。以防疫為重點,動物病種強製免疫數超額完成任務,畜禽強製免疫密度達100%;加強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準確率達98%以上;設立植物疫情監測點84個,重大農業疫情普查率和處置率達100%。全市沒有發生重大動植物疫病。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全市未發生一起3人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事故,拖拉機道路交通和漁船生產事故死亡人數未突破省、市下達指標數。
       4、農業發展基礎呈現新麵貌。新建設施農業項目66個,新增麵積6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56萬畝,提升標準農田地力6萬畝;發展茶樹無性係良種0.8萬畝,優化改造果園3萬畝、桑園1.5萬畝;改造高標準池塘3684畝;農機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落實各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480.79萬元,新增農機具1.55萬台(套),受益農戶達7015戶;全市農機總動力達339.74萬千瓦、同比增1.5%;完成水稻機插18.49萬畝、創曆史新高,油菜機收5.71萬畝,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綜合利用率達90%,糧食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茶葉炒製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實施農機化促進項目31個,新建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6個、特色農業機械化示範基地8個、育秧中心9個、烘幹中心6個、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2個;發展低碳農機,全年共報廢拖拉機1890台。 
       5、生態資源保護取得新拓展。繼續抓好生態循環示範,創建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縣1個、示範區4個、示範企業3個;建成杭州市生態農業示範工程50個、麵積4.4萬畝,減少肥料使用1813噸、農藥使用4906公斤(折純);建成省級畜禽排泄物收集處理中心9家、省級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單位1家;創新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運營模式,新建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設施化屍窯88個;我市承擔的2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通過國家環保部減排重點考核。新建“肥藥雙控”市級示範區59個、麵積103.37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426.83萬畝次、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和綠色防控技術139.2萬畝;認定市級商品有機肥生產企業26家,生產精致有機肥32.28萬噸,處理畜禽排泄物100萬噸(約占全市畜禽排泄物總量的40%);穩步推進“三江兩岸”農業生態治理,運河、上塘河水產生態養殖成效顯著;全市公開水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實現全覆蓋,共放流各類魚苗、水生生物4000萬尾。
       6、生產經營方式有了新轉變。生產主體培育進程加快,按照做大做強做優的要求,強化對龍頭企業的培育,新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7家、累計562家,帶動農戶85萬戶,連接市內外基地564萬畝;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00家、累計3260家,帶動農戶42.3萬戶,聯結基地95.56萬畝;積極開展農民素質培訓,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5443名、“陽光工程”學員7220名,新招農民職業教育學員655名,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生產主力軍。引導工商企業、大中專畢業生等各類主體開發農業,取得一定的成效。
       7、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新提高。穩步推進“六五”普法宣傳,進一步做好《杭州市漁業資源保護和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繼續開展“綠劍”打假係列執法行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833人次,檢查各類企業938家,查獲非法農業投入品1.75噸,貨值金額近20萬元;深化農資市場信用體係建設,授牌表彰了農資信用A級企業17家;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繼續推廣“一高雙低”農藥;完成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抽檢1097批次。漁船動態管理和“三證合一”試點取得新成效,杭州“數字漁政”改革試點成果在全省推廣。積極推進權力陽光工作。
       8、自身建設取得新成績。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研討、輔導報告等形式,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重視調查研究,研究製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的若幹意見,理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工作重點;鞏固“創先爭優”活動成果,深入開展“奮發有為、幹在實處、走在前列”行動,引導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效能;出台事業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穩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全麵落實老幹部各項政策待遇,提升為老幹部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繼續牽頭淳安汾口“聯鄉結村”幫扶活動,實施共建項目22個,落實幫扶資金555萬元;局屬單位條件不斷改善,萬向學院新校區投入使用,市農口事業單位整體遷建主體工程全麵竣工,市原種場現代化建設全麵啟動,種業公司發展順利起步,100噸級漁政執法船開始建造。我局在去年全省海洋與漁業係統考核中獲優秀等次。近年來在市綜合考評中獲得好成績。全局係統無重大違紀、違法行為發生,連續6年實現效能零投訴。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農業現代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曆史任務,完成這一曆史使命,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目前,我市城鄉統籌發展一體化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正進入一個深刻變革的轉型期,都市農業既有眾多的有利條件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麵臨著一些困擾和挑戰: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發展戰略的提出給農業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但“四化”同步的難點在於農業的現代化,農業部門的工作還需要不斷創新;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加強,但受自然災害、成本攀升、用工緊張、部分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等不利因素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級對農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受耕地麵積減少、新增耕地質量不高和農田基礎設施老化等要素製約,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依然艱巨;動植物疫病防控基礎不斷加強,但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任重而道遠。 
        二、2013年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一)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
       201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更是現代農業發展承前啟後的一年。我們要緊緊圍繞全麵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戰略這條主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的要求,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創新驅動,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抓生產、保供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製,穩步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確保糧食種植麵積233萬畝、總產93萬噸以上;保持“菜籃子”主要農產品穩定增長,自給率提高1個百分點。
——強基礎、促增收。著力打造生態品質、高效設施、現代都市農業強市。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達410億、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以上,低收入農戶人均純收入達7000元。
——保安全、惠民生。確保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在97%以上,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情和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確保農機安全事故、拖拉機道路事故、漁船安全生產事故保持在較低水平。
       (二)抓好十項工作
        1、著力推進“兩區”建設。一是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新建各級糧食生產功能區10萬畝,新認定市級功能區1萬畝以上,確保糧食單產水平穩步提高,晚稻畝產達到530公斤以上;加強已建成功能區的保護與扶持,防止功能區“非糧化”;積極引導糧食生產功能區內土地流轉,培育發展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開展統一機械作業、育供秧、植保、田間管理、烘幹等社會化服務。二是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提高建設水平,努力爭取省、市、縣三級支農項目向園區集中。繼續推進185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點建設,重點抓好蕭山區江東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建德市航頭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和餘杭區高新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建設,確保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主導產業示範區、特色農業精品園按計劃通過省級驗收。
        2、著力提升“十大”主導產業。按照都市農業城市生態農業圈、平原高效農業圈、山區特色農業圈的“三個圈層”布局,以“規劃引導、要素集聚,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為目標,實現差異化、集聚式、優勢化發展,形成優勢產業功能區和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都市農業新格局;把蔬菜、茶葉、果品、畜牧、水產、竹筍、花卉苗木、蠶桑、食用菌、中藥材等“十大產業”作為我市今後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堅持因地製宜,培育和發展優勢種類和品種,大力發展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產業強縣、強鎮、強村。啟動建設“五個百萬”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基地:百萬畝穩定高產糧食(雜糧)生產功能區、百萬畝城市保供蔬菜生產區、百萬畝名優特經作產業基地、百萬畝漁業健康養殖水麵、百萬頭生豬生態規模養殖基地。
        3、著力推進“菜籃子”基地建設。堅持均衡上市、穩價保供,以基地建設為重點,以現代物流為支撐,建設一批設施型、保障型、應急型“菜籃子”生產基地,提高菜籃子產品自給水平。完善應急生產管理機製,在災期、淡季、重要節日、重大活動期間,保證“菜籃子”產品上市供應基本穩定,規模基地年直供直銷量達14萬噸。擴大菜籃子基地建設規模,新建高山蔬菜基地3000畝、累計達1.4萬畝,年產高山蔬菜2.8萬噸以上,新建常年性蔬菜基地、食用菌產業基地、森林蔬菜基地各10個左右,主城區蔬菜自給率達56%以上、葉菜自給率達76%以上。加大科技應用推廣力度,擴大蔬菜綠色防控示範基地數量和比例,提高基地綜合生產能力和蔬菜質量安全水平。
        4、著力推進基礎裝備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大力實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提升農業裝備水平,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新增各類農機具12000台(套)以上,農機總動力增長6萬千瓦以上,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水稻機插麵積18.5萬畝,油菜機收7萬畝;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機械化秸稈還田麵積40萬畝;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10家,新建育秧中心8個,烘幹中心8個,機械烘幹能力達到16萬噸以上;建成市級設施農業示範園27個,提高農業設施裝備水平。 
        5、著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為目標,繼續創新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一是拓展耕地質量建設項目。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政策機遇,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製定實施墾造耕地後續管護政策措施,提升耕地地力水平;二是拓展生態農業產業鏈。持續做好1250生態農業示範工程項目,積極創建市級生態循環農業示範鄉鎮、示範企業;三是規範商品有機肥示範推廣。積極加強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大的財政扶持,激發企業生產積極性,實現我市畜禽排泄物吸納利用最大化;加強對用戶和生產企業的培訓指導,適度提高政府扶持企業資格認定要求。
        6、著力推進科技創新。一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整合全市農業科技資源,不斷創新農作製度,推廣一批穩糧高效、農牧循環、健康養殖、水旱輪作、間作套種(養)、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的產業發展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二是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組建由學科帶頭人、農技人員和科技示範戶組成的推廣團隊,實施農業重大技術推廣計劃和農業豐收計劃,加快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全麵提升我市農業科技到位率;三是加強公共服務體係建設。按照“3+X”職能配置,逐步建立以市級“三位一體”示範鄉鎮和省級示範性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市縣鄉村公共服務為網絡,功能完善、職責明確、富有效率的服務體係;四是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大力扶持市屬種業龍頭—杭州市良種引進公司,實現我市種業從傳統到現代的飛躍,爭取占領種業製高點。
        7、著力抓好主體培育。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生產要素潛能。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集約經營水平,大力支持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鼓勵發展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主體。建好杭州市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行持證上崗;全年新培育規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以上;構建專業化、集約化、組織化、社會化的新型服務組織35個以上;重點培植現代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建設有較強示範帶動作用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8、著力推進依法行政。抓好“六五”普法,開展“農業法律下鄉入村”等活動,提高農業法製的普及麵,提高知法、守法意識,推進依法治農;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監管、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製;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農業執法人員和農資經營戶的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加強農業立法,繼續做好《杭州市漁業資源保護和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爭取早日出台農業投入品監管實施意見;深化農資信用體係建設,培育一批農業投入品經營誠信示範單位,優質、合格、安全農業投入品市場占有率90%以上;繼續抓好農機和漁船安全管理,防止重大責任事故發生。
        9、著力推進項目建設。一是設計好項目。認真調查研究、積極籌劃、創新理念,設計一批新項目、大項目,努力爭取一批中央和省的投資項目,提升我市農業的發展能力;二是實施好項目。對於正在實施的項目,要倒排時間表,做好項目實施的檢查監督和驗收,使項目實施規範有序。要落實項目實施的重點措施,抓好重點環節,提高項目實施質量,確保任務不折不扣地完成;三是總結好項目。要有效開展項目績效評估,注重項目成效。對已經完成的項目,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方法和做法,使項目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0、著力推進品質農業。重視杭產名優特農產品開發,整合提升品牌形象,注重品牌保護,積極推廣區域性公用品牌,創建一批品種優、品牌響、品質高的優質農產品,提升杭州農產品的檔次和競爭力。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年定量檢測六大類農產品3500批次,監督檢測地產不合格農產品處置率100%;新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麵積9.7萬畝,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40隻,綠色食品、有機15隻,複查換證率達80%以上;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實現農產品全程全類別可追溯,新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準出管理示範點30個;整體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建設縣級示範區1個,鄉鎮示範區6個,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58%以上。強化動植物疫病防控,加快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體係建設。積極打造創意農業,充分挖掘農耕文化、田園景觀等農業資源,推進觀光、旅遊、體驗、教育、休閑等具有獨特性的創意活動。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結合杭州實際,在工作中突出“四個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純農特別是山區農民增收問題。山區農民尤其是山區純農戶數量大、涉及麵廣,且多為收入水平不高、年齡較大、文化素質較低、對農業一產依賴性較大的留守農民,提高山區純農收入不但可以提升全市農民人均收入整體水平,而且可以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擴大農村消費內需。因此,山區農民增收尤其是純農增收問題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三農”工作的重點;二是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資源問題。杭州地形“八山半水分半田”,資源稟賦不足,農業發展空間受到製約,加上災害性天氣增多,農業生產性成本增加,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來了較大壓力。如何通過模式創新,更好地利用資源,轉變粗放的發展方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推廣節本增效技術,這是我們部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更加注重提升杭州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問題。農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就不能實現較高的市場價值,就無法保證農民收入和農業效益的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市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但農產品精品不多、名牌較少的問題依然存在,直接影響了杭州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如何以更寬的思路和更高層次的要求,對我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進行統籌考慮,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難點;四是更加注重農業信息化問題。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助推器。我市具有農業信息化的良好發展基礎,農業信息網、農民信箱、農產品預警體係等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居領先水平。但如何加大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夯實信息化服務平台,完善信息服務網絡、加強信息互動和資源共享,推進信息與農業融合發展、實現小農戶和大市場的對接,切實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信息服務,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
        三、切實加強農業部門自身建設
        當前,我市農業麵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要珍惜機遇,增強使命感,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斷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第一,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始終牢記宗旨意識,珍惜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密切聯係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在政治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範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利益;要始終堅持求真務實,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第二,加強能力建設。十八大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路、新的觀點、新的舉措,要緊扣我市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結合本職崗位,加強學習、深刻領會、提高效果,增強服務現代農業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加強作風建設。當前我市農業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和挑戰,能不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取決我們有沒有好的作風。我們要按照中央關於進一步改進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規定要求,以推進創滿意處室和滿意單位工作為載體,開展創優爭先工作,不斷深化作風建設,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第四,加強廉政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原則,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確保各項責任落到實處。要圍繞打造“廉潔農業”的目標,強化勤政廉政教育,突出崗位風險教育。做好“公述民評”、基層滿意站所創建、權力陽光運行等各項工作,努力形成風清氣正、團結和諧、勤奮務實、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第五,加強隊伍建設。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公務員法和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堅持德才兼備標準,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抓好局管幹部隊伍、行政執法隊伍、科技人才隊伍、年輕幹部隊伍和老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樂於實踐的幹部隊伍。


編輯:
信息來源:“manbetxbrf com ”政府門戶網站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