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規劃信息>計劃總結

杭州市農業農村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農業農村係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按照“六穩”“六保”要求,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農業穩產保供、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369”行動中展現了“三農”頭雁風采,順利完成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市各項創建任務。202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01億元,增加值326億元,微降0.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00元,增長6.7%,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82:1下降至1.77:1。

一、2020年工作及成效

(一)打好“防控”硬仗,農村地區穩定有序。我們以“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為載體,指導各村、農業經營主體、種養殖基地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嚴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動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天氣自然災害,最大限度降低對生產生活影響。累計發動19.16萬人參與村莊清潔,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1.47萬噸,農村公廁消殺23.3萬次,公共場所衛生消殺37.2萬次。市縣兩級共組建了238個服務隊,聯係服務334個村、409家農業企業、512個農業基地,累計收集問題1839個,已解決1734個。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和梅汛災情期間,深入一線幫助搶收搶種,指導開展複工複產和災後恢複生產,我局也獲得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二)打好“穩產”硬仗,農業生產穩中向好。我們努力克服新冠疫情、梅汛災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及時製定出台“農八條”穩產保供政策和“梅汛十條”救助政策,著力抓好“米袋子”“菜籃子”生產,全年農業生產穩中有升,壓艙石作用進一步顯現。糧食、油料、蔬菜、中藥材、水果等主要品種均實現麵積和產量雙增。全年糧食播種136.26萬畝,增長2.4%,產量50.86萬噸,增長2.5%;油菜種植34.61萬畝,增長2.3%,產量6.14萬噸,增長3.2%;蔬菜種植149.27萬畝,增長1.0%,產量344.94萬噸,增長2.5%;中藥材種植13.44萬畝,增長5.8%,產量5.07萬噸,增長3.4%;水果產量84.8萬噸,增長2.3%;淡水漁產品產量17.96萬噸,增長1.4%。生豬存欄104.51萬頭,增長10.2%;家禽存欄1016.51萬羽,增長11.5%。

(三)打好“增收”硬仗,集體經濟穩步跨越。我們不斷深化區縣協作、“聯鄉結村”、結對幫扶等機製,積極推廣抱團物業、飛地項目、強村公司等發展方式,實現集體經濟穩步提升。2019年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實現“3010”目標基礎上(總收入30萬元、經營性收入10萬元),2020年全市1922個村總收入55.5億元、經營性收入34.1億元,分別增長6%和9%,全部實現“3020”目標。到2022年,爭取所有村實現“5030”目標。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均收入17659元,增長13.7%,全部消除人均1萬元以下現象,最低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0584元,全市低保標準最低882元/人/月,最高達到1041元/月。

(四)打好“提質”硬仗,新興產業活力強勁。圍繞實施鄉村產業“16666”工程,深入實施“兩進兩回”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行動。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20家,其中83家被認定為省級骨幹農業龍頭企業,8家成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累計培育家庭農場343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32家、農創客(新農人)4300餘名2020年,全市農村電商實現逆勢增長,全年農村電商銷售額達到165億元,增長15%。同時,催生了農產品直配、直播、走播等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我們通過“杭州農業農村”微信公眾號推送的農產品直配基地信息,轉載閱讀量超過25萬人次。“網上農博”平台全年銷售農產品1585萬元。鄉村旅遊複蘇態勢明顯,初步統計,全年鄉村休閑旅遊接待遊客7153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65億元,接近恢複到去年同期85%水平。

(五)打好“創優”硬仗,示範創建再取突破。我們堅持“扶強扶優”,大力扶持建設有區域特色、有產業優勢,在全國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主導產業及重點項目,成功爭取並完成了一批國家級、省級示範創建。高標準完成全省數字鄉村示範市各項創建任務。餘杭大徑山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西湖龍塢、臨安太湖源、桐廬縣和淳安下薑四個省級現代農業園通過省級驗收。蕭山青化山、建德大同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建德楊村橋鎮列入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蕭山戴村、富陽洞橋、淳安威坪和建德三都被命名為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建德成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示範縣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臨安列入全國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和全國首批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成功舉辦首個“國際茶日”主場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新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11美麗鄉村風景線11特色精品村28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18美麗宜居示範村132,全市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54%。

(六)打好“改革”硬仗,經驗典型全國推廣。我們深入推進農村集成改革,深化鄉村經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複製、能推廣的體製機製創新。我們在淳安推進的大下薑鄉村振興聯合體入選全國12個鄉村振興村級典型案例,相關模式已在淳安、建德、富陽等地開始推廣。我們試點開展的整鄉鎮推進山區農業產業發展,榮獲“2019中國三農十大創新獎”,並在全國會議作典型發言。我們通過數字賦能開展西湖龍井茶品牌綜合保護做法獲中辦督查肯定,並得到省委書記、市委書記批示肯定。西湖龍井春茶在產量減少4.3%的情況下,產值增長了48.6%,售價提高了55.1%。我們全域推進的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工作,中央改革辦督查組給出了“成效十分突出”的高度評價。我市“菜籃子”國考也獲優秀等次,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臨安集體產權製度改革、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為全國推廣典型。

二、2021年工作重點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啟之年,我們將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全會、市委全會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部署,重點抓好“十項工作”,力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

(一)抓好本質建設。根據全省統一部署,結合杭州實際,摸清摸準摸全耕地數量質量、米袋子菜籃子基地、種子種苗、鄉村建設、三農隊伍等與“三農”相關的家底數據,加強本質能力、本質基礎、本質製度和本質機製建設,梳理形成基礎性、本質性的工作清單,為領導決策、出台政策和工作推進打下基礎。持續抓好黨的《農村工作條例》和省委《農村工作實施辦法》的貫徹落實,健全鄉村振興協調推進機製和鄉村振興考核機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建立完善激勵機製,對在農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進行褒揚和激勵。

(二)抓好穩產保供。重點是抓好“菜籃子”、糧食和生豬生產。堅決製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建成高標準農田 10 萬畝,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新技術新模式。落實黨政同責,主攻小麥和水稻擴麵增產,落實32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播種麵積、總產量分別穩定在136.7萬畝、10.39億斤以上。夯實生產基礎,做好救災應急種子儲備,提升“菜籃子”基地應急保供能力。堅持“六化引領”,深入抓好生豬增產保供,加快現代化規模豬場建設,力爭年出欄220萬頭,存欄121萬頭,生豬自給率達到64%。

(三)抓好疫情防控。成立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專班,全力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重點是抓好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自覺主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引導農民工返鄉回鄉,減少人員跨區流動。加強農村地區物資儲備,保障農村疫情防控需要。切實落實村莊管理、個人防護、環境衛生三個方麵防控要求。

(四)抓好安全生產。從嚴從緊從細抓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草地貪夜蛾等重大動植物疫病疫情安全。強化倒春寒、高溫幹旱、梅汛等自然災害安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地產農產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過細抓好農機安全和漁業安全。實施種植業化肥農藥定額施用行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和飼料環保化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推進肥藥減量增效,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五)抓好數字三農。圍繞“農業數字化改造、農村數字化治理、農民數字化生活”,打造數字三農生態圈。著力抓好數字鄉村縣級平台建設,加快重點應用場景的研發,並向鎮村延伸,每個縣市力爭有10%以上的鄉鎮開展數字鄉村試點,打造一批數字鄉鎮(村) 示範。抓緊做好全市數字鄉村第一次現場會準備工作。推廣西湖龍井茶數字化管理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數字農業示範園區、數字工廠,農村電商銷售額增長15%以上。

(六)抓好鄉村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推進以鄉村振興聯合體、美麗鄉村風景線、美麗鄉村特色村、未來村莊等為重點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創建,到年底全市美麗鄉村覆蓋麵力爭超過60%。堅持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雙輪驅動”,挖掘鄉村生態、文化、教育、旅遊等多重價值,經營好綠水青山、田園牧歌、民俗風情、鄉愁小吃、閑置農房,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美麗鄉村夜經濟等業態。

(七)抓好共同富裕。完善區縣協作、聯鄉結村、結對幫扶工作機製,啟動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行動,每年落實協作資金4億元以上、幫扶資金1.4億元以上。推廣村莊經營、飛地抱團、連片抱團、強村公司等經驗做法,進一步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實施低收入農戶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行動。開展精準就業幫扶、產業幫扶、創業幫扶、教育幫扶等舉措,確保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高於全市平均。

(八)抓好四治融合。指導建德市做好全國鄉村治理示範縣建設,以鄉村善治示範村為載體,構建黨建統領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鄉村善治格局。加強與組織、宣傳、政法、司法、民政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形成部門治理合力。用好村級組織換屆“窗口期”,發揮鄉鎮在鄉村治理中的樞紐作用,不斷提高“一肩挑”後村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積極推廣蕭山區眾聯村“五和眾聯”、餘杭區小古城村“眾人事情眾人商量著辦”等基層治理模式,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

(九)抓好集成改革。指導桐廬縣和蕭山區推進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試點。聚焦現代農業、農村經濟、人居環境、鄉村治理、農民發展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各項改革的銜接配套,進一步放活權能、盤活資源、激活要素,釋放改革綜合效應。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推進農民建房審批“一件事”係統建設,實現宅基地和農房審批一窗式受理、多部門聯動。

(十)抓好兩進兩回。實施新時代高質量鄉村人才培育計劃,繼續抓好鄉村產業大師和大師工作室評定工作。建立健全鄉村人才隊伍培養、使用、激勵、服務、評價等機製。繼續舉辦農創客大賽。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創客(新農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短板,謀劃和布局實施一批牽引性強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打造一批示範樣板,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抓好《鄉村振興促進法》和《浙江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宣貫落實,優化農村營商環境。


編輯:
信息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