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信息>市級動態

《人民日報》點讚杭州!積極培育現代化鄉村人才——壯大新農人隊伍 賦能鄉村全麵振興

1.png

隻需輕點手機,即可實現溫濕度係統控製、病蟲害自動監測、水肥按需補給……這是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崇賢街道龍旋村數字化育苗的場景。

2.png

46歲的金炳勝是龍旋村智慧農場的運營負責人。作為一名新農人,金炳勝主導開發了物聯網水肥一體化係統和溫室環境數字化管理係統。“老百姓常說,苗好三分收。現在依托數字化育苗技術,苗子整齊度變高了,蔬果產量提升了。”金炳勝算過一筆賬,相比傳統種植方法,數字化農業管理能夠助力村裏畝均降本增效400元,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2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4800餘萬元。

3.png

在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扶持下,金炳勝建設了浙江省數字農業工廠(基地),農戶可來基地參觀學習,接受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目前,該基地已累計培訓學員2000餘人次,輻射帶動蔬菜種植麵積12萬畝,有效實現了聯農帶農。

近年來,杭州市聚焦鄉村領軍人才、產業“頭雁”培育和農創客隊伍建設,著力打造現代新農人人才矩陣。近三年,僅產業“頭雁”就累計帶動8044戶小規模農戶、15228名農民實現增收致富,越來越多懂科技、能創新的新農人成為杭州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

近日,在淳安縣文昌鎮潭頭村,新農人蘇鴻忙碌地穿梭在各個生產車間,手把手指導工人使用扁形茶製茶設備。為了提高製茶效率,讓茶葉品質更優,蘇鴻多次向農業科技專家拜師“取經”。“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專家經過上千次試驗,終於確定了殺青環節中溫度、壓力、速度等關鍵工藝參數的設置,推出了集清潔化、連續化於一體的扁形茶生產線。”蘇鴻說。該生產線啟用後,潭頭村鮮葉日處理量提高了近6倍。在蘇鴻團隊的帶動下,茶葉已成為潭頭村及附近鄉鎮的支柱產業,2024年春季累計帶動周邊居民增收500餘萬元。

4.png

與此同時,通過積極探索鄉村運營新模式,杭州持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要素配置改革,構建電商產業帶動創業就業體係,讓數字技術賦能就業創業。

晚上8點,“三農之家”直播間準時開播,90後小夥孔華超熟練地向大家介紹家鄉特產。

孔華超是蕭山區臨浦鎮詹家埭社區的黨支部書記。2020年,他依托所在地的強村公司,引導詹家埭社區進行整體品牌策劃和在線營銷,以“電商+”新形態推動當地醃白菜、青梅、桃子等農產品線上銷售,2023年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70萬元。“將來,我想在村裏成立電商孵化產業園,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孔華超說。

“鄉村呼喚人才,人才成就鄉村。”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杭州市將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大領域,緊盯現代都市農業和鄉村全麵發展所需,以農業農村領域改革為牽引,構建現代化鄉村人才培育體係,不斷壯大新農人隊伍,賦能鄉村全麵振興。

編輯: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組織人事處、杭州市農業農村事務保障中心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