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02489401/2021-263945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杭政辦函〔2021〕52號 成文日期: 2021-10-15
發布單位: 市政府辦公廳 主題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林業、水利/水利
有效性: 有效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高質量推進杭州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全麵推進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的行動計劃(2021—2025年)》有關要求,堅持“原生態、自然態、經濟態”科學區劃原則,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生產體係、經營體係,大力發展都市農業、訂單農業、休閑體驗農業、生物農業等優質高效農業,努力走出一條保供有力、經濟高效、綠色生態、數智領先的國際大都市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為杭州爭當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按照“市場化、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國際化”要求,著力打造城市保供農業樣板地、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地、數智未來農業先行地等“三個地”。到2025年,農業勞動生產率、科技進步貢獻率、機械化率、畝均產出率明顯提高,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360億元以上,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全省領先。

——城市保供農業樣板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高效的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體係,市民優質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32億斤,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94.56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81.04萬畝,菜籃子基地400個;育成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100個以上,建設穩固的繁製種基地10萬畝以上;土地規模經營比例達到70%以上;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應急保障機製進一步完善,特殊情況下重要農產品實現基本自給,成為大城市保供農業樣板地。

——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地。到2025年,基本形成農業綠色產業體係和生產方式,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7.4萬元/人,畝均產出達到12000元;基本形成組織結構合理、專業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建成一批產業集中布局、資源集約利用、產業相互融合達到國家級標準的現代農業園區和主導產業強、生態環境美的特色農業強鎮,實現涉農區、縣(市)國家級標準現代農業園區全覆蓋;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值達到3.5,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達到20個以上,區域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成為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地。

——數智未來農業先行地。到2025年,初步構建杭州未來農業發展格局,以工業化理念、工廠化生產方式、智能化管理探索未來數智田園、未來農業工廠、未來鄉村產業建設,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麵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對接杭州城市大腦,統一信息標準體係,整體推進數智農業係統研發、場景應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達到7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力爭達到90%左右,設施種植業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建設省級數字未來農業工廠30個,數字農業示範園區20個,農產品產地倉30個,培育一批未來鄉村產業示範村,成為數智未來農業的先行地。

二、工作重點

(一)強化科技賦能。加強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由高增長向高質量變革,從重規模、數量向重品質、技術變革。加快推動5G、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與農業物聯感知、精準科學種養、農產品溯源、社會化服務等領域深入融合。培育建設數字植物工廠、數字育苗工廠、數字農業園區、數字牧場、數字漁場等,開發涵蓋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的智能技術,打造一批數字農業示範園區,推動形成“產業大腦+產業地圖+數字農業工廠”的數字農業發展格局。實施萬名農創客培育工程,促進“兩進兩回”。實施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1256”行動,通過開展學曆教育、技能評價和技能大賽等,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村實用人才和高素質農民。

(二)推進機器換人。聚焦我市特色農業產業,以先進農業機械為依托,推進農業生產由勞動密集型向新型農業機械化變革。加強適應丘陵山區、設施大棚、家庭農場的微型化、輕便化、多功能農機裝備的推廣應用。加大宜機化改造力度,推動改善農田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高農機適應性,擴展大中型農機運用空間,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基礎條件薄弱的短板。加強統籌規劃,布局建設區域農機綜合服務中心32個。聚焦糧油產業全程機械化,著眼主導裝備智能化,分產業推廣先進機械裝備,深化農機農藝融合。開展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示範基地建設。

(三)培育新型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係,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形成有利於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創新與運用的體製機製。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實行梯度晉級。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係緊密的農業龍頭企業集群。到2025年,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5家以上,帶動高產值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培育出口型農業龍頭企業,支持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農技推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提升、合作聯合和示範引領行動。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鄉鎮級農合聯實現實體化運作,參與農業產業開發。鼓勵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參與農業產業化開發經營。

(四)提升保供能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係,促進農業供給更好適應市場需求、適應資源與環境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非糧化”治理,年均提標改造市級糧食生產功能區1.4萬畝,健全長效管護機製,力爭功能區農田複種指數達150%以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護,年均提升改造高標準農田5萬畝以上;開展標準農田地力提升和耕地酸化治理,改造中低產田1.8萬畝。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年均新建、提升“菜籃子”蔬菜基地3000畝以上、水產基地1500畝以上,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6900萬尾以上。以“保護存量、新建增量、補欄擴量”為重點,加快新建萬頭豬場建設和現有養殖場提升改造。以“優禽、擴羊、穩奶”為特色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有效提升肉禽蛋奶供應能力。

(五)發展現代種業。製定出台高質量推進杭州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構建完善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機製、製度框架和政策體係,集聚杭州人才、資源和數智優勢,著力打造全國現代種業創新研發示範地、現代種業成果轉化示範地和現代種業數智應用示範地。大力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代育種技術攻關、種業自主創新研發、打造科研育種基地、加強良種引選和示範推廣、建設種業成果展示平台、提升現代良種繁育能力、培育做強種業龍頭企業、種業數智賦能建設、加強種業治理能力建設等十大任務,推動“保、育、引、繁、推”能力全麵提升,種業對現代農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到2025年,力爭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現代種業強市。

(六)創建綠色農田。建設設施齊全、土壤肥沃、科技先進、高產高效、綠色生態的綠色農田5萬畝。鼓勵鄉鎮(街道)或村集體統一流轉土地,促進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實施農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大力推廣農光互補、“光伏+設施農業”等低碳農業模式。全域推行“肥藥兩製”改革,推廣高效雙低新農藥及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加強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加大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推廣力度。全麵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行動,加強可降解農膜研發推廣。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深化測土配方施肥行動,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不斷提高農田灌溉效率。

(七)建設產業平台。將工業管理理念、組織方式、營銷手段等引入農業項目建設,高標準推進一批現代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產地倉、村級產業平台及冷鏈物流體係建設。健全對接平台,為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搭建橋梁,發揮政府投資杠杆撬動作用,采用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投融資新模式,實現政府、社會資本、農民多方共贏。構建現代農業公共服務體係,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投入品、技術、裝備導入小農戶,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探索建立農業投資管理數字化平台,積極推介鄉村閑置資源,推進鄉村產業開發,打造農業最優營商環境。

(八)打造農業品牌。推進實施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的“三品一標”工程。大力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講好品牌故事,豐富品牌內涵。加強特色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和登記保護工作。強化西湖龍井品牌保護,守護好杭州農產品“金名片”。利用茶博會、農洽會等平台,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加強品牌推介,提升杭州農產品影響力。強化農業國際合作人才隊伍教育培訓與業務交流,加強農業對外投資與合作,推動品牌評價標準與國際品牌標準接軌,打破農產品出口技術壁壘,提升杭州農產品國際化水平。

(九)延伸農業產業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拓展產業增值空間為重點,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產品,推廣直播帶貨、短視頻、新零售等營銷新模式,提升產業附加值,健全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全產業鏈。支持市場主體建設區域性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中心。推進產村融合,發揮農業“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及文化功能,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休閑觀光、體育康養等現代服務業,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推動產業鏈橫向延伸。引進大型涉農企業總部,鼓勵頭部企業在杭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創意設計中心等,提升鄉村產業能級,將美麗鄉村轉變為美麗經濟。

(十)守護農業安全。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製度,強化源頭管控,推進智慧監管。開展重點領域隱患整治,常態化開展“瘦肉精”、抗生素、藥物殘留及其他非法投入品專項治理和執法,農業投入品抽檢每年不少於500批次,確保省級例行風險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切實抓好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有效提升生豬規模養殖場非洲豬瘟自檢和畜禽無害化處理能力。嚴密監測防控紅火蟻、草地貪夜蛾等外來有害生物和重大植物疫情,構建重點疫情區域阻截帶,確保全市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控處置率達100%。製定完善杭州市農業行業安全應急預案,健全隱患排查整改閉環機製,推廣特色農業主體綜合保險,守好農業安全底線。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持機製。將農業現代化和鄉村產業發展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每年市本級安排不少於10億元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業市場化、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突出對農業龍頭企業等鄉村產業主體的扶優扶強及新型集體經濟的發展促進。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結構,加強績效管理,強化統籌整合。發揮財政投入引領作用,支持以市場化方式撬動金融資本、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現代農業發展。

(二)構建要素保障機製。加強農業現代化用地保障,重點支持農業產業發展和設施農業用地。進一步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設施農業用地依法實行備案製。大力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保單質押貸款、農機具和大棚設施抵押貸款業務。擴大農業大災保險、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落實吸引人才返鄉入鄉的支持政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打通城鄉人才培養交流通道,解決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等問題,吸引各類人才投身“三農”工作。

(三)健全評價激勵機製。進一步細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指標體係,落實工作責任,將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中涉及的反映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建立督查檢查機製,定期對現代農業發展工作進行檢查和通報。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0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