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國際化,麵向未來的杭州路徑 |
|||||
|
|||||
全市經濟總量達1.6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2萬美元、常住人口超1000萬,G20杭州峰會成功舉辦,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十三五”時期的五年,是杭州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五年,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成為必然選擇。 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征程已經開啟。“十四五”時期,“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如何與杭州這座有著濃濃東方韻味的城市兼容並包,相輔相成?參加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一個充滿“國際範”的杭州可期可待。 全方麵、多渠道、高層次 全球英才成就夢想的應許之地 “十四五”時期,什麼東西最珍貴?——人才。 國際大都市,必定是集聚一流人才的城市。而這些人才,也一定是涵蓋全球的。 如何讓全球一流人才彙聚杭州?共青團青聯體育界別的陳萬翔委員給出了許多建議。本次兩會,他帶來了《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定位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的提案。 “從近幾年杭州引進人才來看,近60%的人才流入了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領域;這與杭州傾力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兩大萬億級產業密不可分。”通過調研,陳萬翔發現,杭州在產業與人才契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製造業流入人才相對偏少、新興產業人才缺口較大等。對此他建議,杭州要加快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鏈與人才鏈融合。其中,要加快實施“新製造業計劃”,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產業化對接融通,推動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杭州要全方麵、多渠道、高層次引進人才。”陳萬翔說,杭州還應借助阿裏巴巴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影響力,持續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海外人才。 2020年,杭州市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3.6萬人,新認定各類高層次人才2.3萬名,人才淨流入率繼續位居全國第一。“但目前我市仍存在人才資源調配上‘大政府、小市場’的情況,長此以往將影響人才興市的可持續發展。”市人大代表孫軍文舉例深圳、廣州、青島、濟南等多地成立人才集團的樣本,建議為廣大用人單位及各層次人才提供市場化、專業化、全鏈條人才服務。“長遠來看,由政府主導,引進市場化機製,在市級層麵成立人才集團,有助於打破現有的人才工作機關化、事業化格局。”他認為,政府主導的人才集團工作可充分利用政府職能,發揮“沒有邊界”這一最大優勢,突破常規市場化平台難以突破的瓶頸,打破產、學、研的壁壘,是真正的一舉多得。 都市與鄉村 用不同的方式打開國際化 “都市化”與“國際化”相輔相成。對比紐約、倫敦、東京,國際大都市與商業大牌總是相伴而生。隨著杭州城市地位的提升,全球知名品牌紛紛“牽手”杭州;如火如荼的購物中心建設孕育了欣欣向榮的杭州商業,但項目數量的持續飆升和白熱化的競爭,也導致大量項目招商難度加劇。“延期1至3年才能開業的項目不在少數。新開業項目中又有相當部分商場匆忙開業,遲遲無法進入營業狀態。”帶著一份今年杭州擬開業商業項目名單,市人大代表方麗說出了自己的觀察結果。 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商業網點,又曇花一現般凋零,其間造成的大量資源浪費,讓方麗感到遺憾。她提議,政府聯合行業協會等民間機構和組織,建立健全商業指數庫,並保持更新,“在此基礎上合理製定地塊出讓價格,優先扶持符合資質的專業商業地產開發商,盡量避免項目散售、爛尾、空置或運營混亂的局麵發生。” 國際化既是城市的,也是鄉村的。在全麵加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新步伐過程中,“鄉村”將以什麼方式打開?在無黨派界別柴偉國委員的提案《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建議》中,或許能找到答案——現代化的鄉村,需要現代化的治理方式。“農村是我國最複雜最難管理而又必須管理好的主陣地,鄉村治則百姓安,鄉村治理有效既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柴偉國提出了一係列針對性建議,如通過梳理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現實問題,組織村(居)民座談協商、媒體網絡討論、上門解釋交流等多種形式,增強群眾的主體意識;通過落實政策、提升待遇、加強培養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隊伍建設,吸引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治理。他還特別強調了數字治理的作用。運用大數據手段,確保群眾關切得到及時回應,促進數字賦能基層治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不僅是《桃花源記》的描寫,也必將是新時代的世界級鄉村建設需要抒寫的。 一河一葉 走向國際化“梆梆硬”的底氣 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杭州賡續千年的曆史文脈,是邁向國際化征程中“梆梆硬”的底氣。 “在杭州邁向世界級曆史文化名城的進程中,應當有一條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世界文化名河圍繞其間,那就是大運河杭州段。”市人大代表沈奇提出一方麵對大運河“嚴保”,以實際行動守護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流動文化遺產,另一方麵更要“活用”,做好統籌規劃——“這是世界名城該有的擔當。”圍繞大運河如何保護與開發,代表們傾聽百姓心聲,做了不少努力。就在去年,杭州還通過了關於加強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決定,為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沈奇建議,可在市級統籌的基礎上,各區縣成立運河綜合保護管委會,牽頭推進綜合保護工作,再由市運河集團統籌開發,各地以股權模式參與,形成保護和開發的“良性循環”,讓“每一個杭州人和來到杭州的人”都能融入運河之中。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茶葉’雖小,卻也是一扇了解運河以及大運河文化的‘窗口’。”民建界別的阮賽琴委員近段時間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大運河文化金名片的建設中,更好地挖掘、豐富、展示杭州文化特色,要按照“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的要求,提升理念,拓展思路。此次兩會,她帶來了在大運河沿岸設立“茶文化”展播中心的建議,其核心是沿著源遠流長的古運河,體驗多樣的文化變遷,見證杭州的發展。加速茶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構建茶文化與旅遊產品體係,一方麵能滿足市場對文化消費的需求;另一方麵,以茶文化展播中心為“點”,與茶葉經營場所、茶企這個“麵”相合作,做精“拳頭”產品,打造形象鮮明、富有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流淌的運河、小小的葉子,都是杭州文化獨特韻味。這兩個元素‘強強聯手’,一定會為世界打開一個窗口。”阮賽琴信心滿滿。(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