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麵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麵落實省市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以奮力展現新時代園林文物事業的“頭雁”風采為目標,全力推進我市世界遺產、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園林綠化和文物事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成為全市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副廳級單位。
(一)錨定綠化惠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精準發力
1.規劃引領進一步強化。落實市政府《錢塘江兩岸園林綠化風貌建設導則》和《杭州市“迎亞運”園林綠化行動計劃(2020-2022)》批複意見,繼續推進“迎亞運”園林綠化行動建設計劃;編製完成《杭州市綠地係統專項規劃(2021-2035)》《杭州市園林綠化事業“十四五”規劃》初步成果,《杭州市林蔭道係統專項規劃》《杭州市第二植物園預可行性及選址研究》完成送審稿,《杭州市公園體係建設規劃》《杭州市大型展會選址規劃研究——大型園林園藝會展》報市政府審查。
2.城市環境持續優化。圍繞2020年全市“新增綠地700萬平方米”目標要求,積極落實各區、縣(市)、管委會擴綠任務,全年完成擴綠776.47萬平方米;積極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完成公園綠地460萬平方米,新建成豐收湖公園、雲棲公園、水美公園等4000平方米以上公園超48個。完成全市10處“美化家園”工程項目,完成中河上塘高架綠化掛箱改造提升工程,對蕭山機場公路高架綠化美化提升工程提供技術指導,確保杭州“空中花廊”景觀;紫薇控花綜合技術取得巨大成效,並從長三角區域城市進一步推廣至全國十多個省市,成為繼高架月季之後又一張靚麗的金名片。開展“春節”環境小品、“五一”自然花境和“國慶”立體花壇創作競賽評比活動,累計共推出近60件作品,助力營造節日氣氛;全年共舉辦惠民花事花展活動35項,持續提高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組織、指導西湖區參加2020上海(國際)花展,參展作品“錢塘小院”榮獲本次展覽最高獎“鉑金獎”中的“最佳展示獎”。
3.長效管理全麵落實。以“加強考核,強化監管”為抓手,組織召開2019年度杭州市“雙最”係列考核總結暨2020年工作部署會,紮實開展2020年度“雙最”係列考核工作;完成當年372塊公園(景區)、道路、濱水綠地及高架綠化的“雙最”檢查評比。以服務保障重點工程為核心,著力推進“城市雙修”,重點做好我市軌道交通、快速路網等重點項目複綠指導工作,全年共檢查軌道交通綠化項目317個,發現綠化問題322個;落實對征而未用綠地的日常養護管理,確保綠地不失管、複綠景觀有品質;加強對暫未開發土地臨時覆綠專項檢查,重點打造康橋單元、餘杭紅聯社區2處暫未開發土地臨時覆綠示範點。以專項整治工作為基礎,高效完成各類專項檢查提升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全麵啟動、分階段落實園林綠化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打造“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的生態宜居城市。全市各級綠化管理部門共檢查2.7萬餘塊(條)綠地,檢查發現問題9.4萬餘個;配合“百日攻堅”行動,即時上線“綠眼睛”護綠小程序,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綠化大檢查、大排查工作。以摸清家底為己任,全方位、深層次部署開展行道樹專項整治行動,共計排查行道樹45.24萬株,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務。
4.行政審批快捷高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61項園林綠化和文物保護審批事項均開通網上辦和掌上辦APP,100%實現最多跑一次,積極構建“親清”營商環境。信用園林建設領跑全省,由我局申報的《創新政府綠化監管模式,構建杭州市園林綠化行業信用體係》項目入選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係統領跑者改革培育項目。參與各類綠化設計方案審查和規劃調整論證超百次,完成長睦單元G1-09、申花單元湖墅北路等85處綠化方案審批,辦結行政審批件203件,參與各區共同踏勘現場355次。著力打造杭州“智慧園文”綜合管理平台,將全生命周期理念應用於行業係統構架,開發建設內容涵蓋包括數字駕駛艙在內的六大子係統,實現園林行業數字治理新模式,該項目成功入選住建部麵向全國征集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優秀案例。
5.愛綠護綠氛圍更加濃厚。參與組織“2020年省、市領導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省市主要領導出席“亞運林”植樹活動;組織參加“浙江省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省市區聯動示範林植樹活動”,深入開展國土綠化活動。繼續推出“3·12”植樹節認建認養活動,組織開展垂直綠化進社區、進校園活動,聯合都市快報、杭州綜合頻道、杭州交通91.8等欄目,開展“月季以花換花”“秋葉創意拚圖大賽”“最美秋色葉道路評選”等愛綠護綠植綠活動。建立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養護巡查專班和護綠使者誌願服務隊,招募人數超100人,累計出動巡查人員超3000人次。
6.長三角一體化更加深入。組織召開長三角城市生態園林協作聯席會議研討會、長三角古樹名木保護複壯學術研討會、花境式花園營造方式與製作技術現場培訓會,積極參與長三角公園城市發展主題論壇。赴常州等地開展月季新優品種應用情況調研並參加第十屆中國月季展;赴上海、南京、蘇州等長三角城市考察學習綠化管理體製、綠地係統規劃、綠道建設以及城市綠化綜合管理等熱點問題,促進長三角交流與發展。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園林綠化行業“智庫”專家征集工作,做好園林專業人才整合與推薦組織;完成首批長三角區域園林綠化5項共享政策(規範性文件)和13項共享標準(地方標準)填報工作,推進長三角區域綠化信息共享。組織舉辦“西湖秋韻”——2020年長三角菊花精品展,首次邀請長三角三省一市10座城市參展,有力助推長三角地區園林綠化融合發展。
(二)精細名城保護,在“曆史文脈”傳承上創新發展
1.文物和名城保護工作卓有成效。完成39個日常保養維護備案、29個文保審批和18個曆史建築修繕審批。“曆史建築保護利用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被省住建廳評為優秀項目;杭州曆保工作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編製完成《杭州市國土空間規劃文化遺產專項規劃》《杭州文物博物館事業“十四五”規劃》《杭州市文物保護點用地保護規劃》初稿,《杭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用地保護規劃》由市政府正式批複實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杭州海塘和蕭紹海塘(杭州段)保護利用規劃》通過省文物局審查並上報市政府。開展《杭州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立法修編。落實1800萬專項資金用於77處鄉土建築保護,重點修繕20處。深刻吸取臨安安全事故教訓,狠抓文物安全工作,組織開展古村落、野外不可移動文物等專項檢查,召開全市文物安全工作專題會議;組織消防安全演練,印發《杭州市文物和曆史建築安全工作全麵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484處文保單位和123處曆史建築內“智慧消防”係統安裝,啟動白蟻防治專項工作,切實提升文物建築安全防範能力。完成第六批市保單位保護標誌碑設置和主城區第七批28處曆史建築建檔、掛牌工作。
2.大遺址和考古工作成果豐碩。南宋臨安城遺址等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德壽宮遺址公園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工程設計方案經反複修改、完善、論證,獲得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複,完成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投標,並在年底前順利開工建設。全年接收考古任務(含跨年項目)181個,涉及考古發掘16項,考古勘探165項;已完成考古發掘10項,麵積9380平方米;完成考古勘探113項,勘探麵積796萬平方米;完成清理墓葬179座,出土器物標本(小件)2150餘件,修複文物249件(組)。完成餘杭考古工作站籌建。聖果寺遺址綜合整治工程、良渚遺址公園現場陳列與展示二期項目、吳越國王陵遺址公園等項目加快推進;開展富陽新登古城牆、建德壽昌古城、天目窯遺址群等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深入挖掘曆史文化名城內涵;梅城、嚴州古城和富陽新登城牆保護工作有序推進。
3.博物館工作推陳出新。疫情防控期間,服務不停滯、展覽不落幕、精彩不打折,累計推出“雲遊運河”等40餘個“雲展覽”“雲課堂”;聯合華數傳媒推出華數線上博物館(杭州博物館)雲平台,正式開啟“雲上博物館”模式。啟動杭州博物院籌建工作,新成立杭州博物館理事會;整合西博館、南宋官窯、名人館成立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建立文物數據庫,全年完成1000件館藏文物數字采集。工美館“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榮獲第17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杭州博物館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藝術的溫度”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推介100個主題展。舉辦全市講解員大賽,博物館講解員評比線上直播觀看人次達480多萬。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被新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市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達到4家。
4.文物宣傳活動有聲有色。開展“讓文物活起來”係列活動20餘場,和杭州網合作推出線上平台,已上傳2500餘條信息,瀏覽量近260萬人次。在良渚遺址公園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聯合“學習強國直播”“杭州網”“今日頭條”等近20家媒體、平台推出同步直播與報道,吸引157萬人在線關注。開展第四屆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周活動,推出“雲遊運河”“雲享運河”係列活動。開展第四屆杭州市“最美文物守望者”評比活動。征集全市文物建築保護利用優秀案例79個,140多萬人次線上參與,評選出優秀案例編印成《杭州文物建築保護利用優秀案例》,即將付諸出版。“紅色記憶”革命文物宣傳係列活動榮獲杭州市100個網絡正能量精品,入圍中央網信辦“五個一百”百項網絡正能量專題活動。
(三)厚植世遺優勢,在“獨特魅力”彰顯上再現特色
1.遺產保護監測與評估有序推進。有序開展世界遺產監測工作,編製2019年度運河、西湖、良渚三處遺產地監測報告,及時提交《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狀況報告》。《江南運河杭州段(含浙東運河杭州蕭山段)2019年度監測年度報告》,獲評“中國世界文化遺產2019年度優秀監測年度報告”。強化運河遺產日常監測,累計完成66張月報、66張雙月報、8張年報的監測數據采集及大運河監測預警通用平台數據上報工作。拱宸橋周期性專項監測、拱宸橋三維數字化項目入選2020年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成果展優秀成果及特色案例。編製完成《2020年度大運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評估報告白皮書》初稿。實施《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影響評價實施辦法》《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影響評價工作製度(試行)》,全年完成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選址論證等40個大運河涉建項目的遺產影響評價。
2.遺產保護製度化建設不斷夯實。編製出台市級標準《中國大運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規範》,積極開展《大運河(杭州段)外語導覽標識係統譯寫規範》《中國大運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遺產駁坎保護管理規範》編製工作;推進河長製提檔升級,完善運河河長製工作機製,充分發揮水質監測通報督促作用,推進運河水質提升;2020年運河幹流18個斷麵平均水質為Ⅲ類,100條支流平均水質為Ⅱ-Ⅴ類,其中Ⅴ類達標率為100%,較去年提升5個百分點,運河100條支流年度平均水質全部消除劣Ⅴ類。
3.世界遺產“杭州聯盟”效能初顯。成立杭州世界遺產聯盟,建立聯盟例會工作機製,召開聯盟首屆工作年會,定期開展遺產保護工作交流和相關工作協調。啟動《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群落(杭州可申遺項目)》專題研究,形成初步成果。赴南京、上海調研,溝通長三角地區明清古城牆、海上絲綢之路、江南古村鎮聯合申遺工作。積極參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編製完成《杭州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空間專題研究(送審稿)》。參與承辦首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和市長論壇,打造世界遺產保護經驗共建共享開放交流平台。
(四)強化黨建引領,在“先鋒園文”打造上擔當作為
1.黨建工作有創新。製定《2020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黨建工作要點》,健全完善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製度,持續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實施“黨建雙強雙優”工程,推薦入選市直機關工委“最優排頭兵”3名。紮實助推市委“戰疫情、促發展”雙線作戰的部署,帶隊全局150餘名黨員全部投入社區一線協助卡點工作。開展“助萬企、幫萬戶”活動,累計走訪重點企業209家、中小微企業網格化分片23處、科技園區6個、社區村26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00餘個。開展結對幫扶,全局處級以上幹部結對倉前、留下街道30戶困難家庭。
2.幹部隊伍建設有強化。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決策部署,通過整合工作職能、優化人員配置、完善製度機製、強化公益屬性,順利完成局屬事業單位改革工作。按要求完成7家涉改單位人員轉隸、機構編製規定印發、法人變更登記、內設機構名稱和職責製定、崗位設置等相關工作。進一步完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機製,全年共組織2次處級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選拔處級領導幹部10人,向區(縣)輸送優秀年輕幹部1名,通過轉任引進優秀公務員1名;對文物考古等特殊人才,采用一人一策,多方挖掘引進,全年推出高層次人才引進4人,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優化。
3.主題化對外宣教有特色。積極圍繞創建文明機關,組織深入開展各項爭創活動,營造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學習強國供稿全年發布377餘篇次,被省級平台抓取74次、全國平台抓取124次,居市直單位第三名。全網涉及全局的正麵信息11498條,央媒信息42條。依托業務開展“年宵花養護寶典”“雲賞春”“高架月季——最美回家路”“書香換花香”“小小候鳥”“小小運河守護者”“最美文物守望者”等活動,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過去的五年,“生態文明之都”建設更加靚麗。2017年獲得首個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號。全市新增綠地麵積25平方公裏以上,建成白馬湖公園、豐收湖公園、雲棲公園等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100餘處。截止2020年底,預計杭州市區建成綠地率將達到37.02%,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13.60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連續10年開展“美化家園工程”和高架綠化掛箱改造工程,美化提升綠地超400餘處,杭城高架月季增加到103萬株,成為城市靚麗的“空中花廊”。成功創建省級園林鎮9個,省級優質綜合公園46個、綠化美化示範路55條、園林式居住區(單位)36個。每年組織各屬地綠化管理部門開展杜鵑花展、荷花展和菊花精品展等各類花事活動超30場。積極參與各類國際國內重要花事花展活動,連續多年參加香港國際花卉展、中國杜鵑花展、全國荷花展、全國菊花展等,特別是參加2016年第十一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寧夏銀川2017年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菊花國際競賽,均獲得大獎,充分展現美麗杭州的獨特韻味。
過去的五年,“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成績更加顯著,繼西湖文化景觀之後,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杭州成為國內和洛陽、阿壩、上饒並列的擁有三處世界遺產的城市。杭州在大運河沿線27個遺產城市中第一個出台《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1處、文物保護點69處、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3處、省級曆史文化名鎮名村17處。搶救性保護1000餘處鄉土建築,淳安縣入選國家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率先在全國落實全市域5萬平方米以上考古前置;共實施考古勘探396項,勘探麵積2904萬平方米;考古發掘83項,發掘麵積5.606萬平方米;發掘古墓葬1266座,出土器物(標本)14337件;10項考古入選“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新成立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和5個區縣考古工作站,實現了全域全覆蓋。全市四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富陽、臨安、淳安、建德等博物館先後建成開放,實現縣縣有博物館。全市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總數達到80餘家,每年舉辦100餘場臨時展覽,開展宣教活動200餘次,接待遊客人數超過2000萬人次,其中青少年達到70餘萬人次。
二、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是“兩個百年”目標的曆史交彙點,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邁向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第一年,更是杭州持續推進“八八戰略”具體實踐、在浙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中發揮“頭雁”作用、為全麵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提供最鮮活實踐明證的重要一年。我們要深入落實省市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繼續錨定“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的工作要求,不斷推動園林文物事業再上新的台階。重點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麵的工作:
(一)堅持量質並舉,聚力推進“生態文明之都”能級提升
1.提高站位,堅持規劃科學引領。要進一步加強市域統籌,加快編製《杭州市綠地係統專項規劃(2021-2035)》《杭州市林蔭道係統專項規劃》等專項規劃;會同市交投集團啟動杭州市第二植物園(兩山植物園)建設前期研究,推動植物園概念性規劃,為“十四五”期間實質性啟動項目建設奠定基礎;會同市擁江辦啟動杭州園博園建設前期研究,推動園博園概念性規劃,努力探索園博會展園與生態江堤相結合;統籌抓好錢塘江濱水景觀帶風貌塑造,開展杭州生態園林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2.補足短板,推進公園綠地建設。要加快落實《杭州市“迎亞運”園林綠化行動計劃(2020-2022)》,2021年計劃新增綠地1000萬平方米,新建及提升改造街心花園(口袋公園)、區、市級公園50個,努力打造一批綜合性公園。繼續推進行道樹專項整治工作,確保在亞運會召開之前全麵完成因道路施工造成的缺株補種;進一步推廣樹穴擴容的成功經驗,督促每個城區每年完成2條以上道路的樹穴擴容或貫通改造工作,改善行道樹的生長空間。在前期全麵排查、實地核查、分類實施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公園配套建築工作,逐個落實整治責任主體,同步編製整治方案,確保6月底前全麵完成整治任務。推進立體綠化,提高城市主要點線“綠視率”,落實“城市雙修”,高標準恢複、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
3.強化管理,精簡審批精細管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提高服務質量,健全批後監管職責,創建良好營商環境。以“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麵貌大提升”長效管理工作為契機,做優做強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促進城市美化彩化提升,不斷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管養水平,確保城市園林整潔有序、美觀宜人,加快建設“無街不美景、無處不精細”的生態宜居城市。
4.以人為本,提高城市生活品質。要推動無物業老舊小區“美化家園”工程,努力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空間,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大力弘揚花文化,辦好係列特色花事花展活動,持續打造杭州高架“空中花廊”;進一步完善園林綠化標準化、智慧化管理工作,推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綠地土壤結構與肥力,做好病蟲害生物防治工作,努力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製創新等方麵躍上新台階。加大“愛綠護綠”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支持參與城市園林綠化的強大合力。
(二)強化名城保護,創新激活“金名片”優勢轉化
1.強化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和規範引領。要加快推進《良渚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修編工作,提升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水平。正式編製出台《杭州市國土空間規劃文化遺產專項規劃》,將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要求落入到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中。推動古海塘保護規劃落地實施。有序做好各級文保單位、曆史街區、名村、名鎮保護規劃的編製和修編,繼續推進《杭州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立法工作,使名城保護工作有據可循,有法可依。出台《杭州市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完成浙江省《曆史文化名鎮名村風貌保護技術標準》製定工作,落實國家、省對於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工作要求。做好運河保護管理、曆史建築保護利用、文物保護活化、考古、安全巡查等各項工作標準規範製定,總結杭州工作經驗和做法,引領行業標準,樹立全國標杆。
2.強化數字賦能,守住文物安全底線。要吸取臨安文物安全事故教訓,正式啟動杭州文物安全工作全麵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著重開展民居類木構文物建築專項整治,實施文物平安工程,全麵摸底全市文物建築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情況,有序推進全市安防、消防、防雷等安全防護設施建設。研究出台文物安全督促監察機製,確保安全監管工作形成有效閉環。做好重點文物建築內白蟻病害和防治工作,切實提升我市文物建築白蟻治理水平。強化數字賦能文物,重點打造“文物安全數字化管理平台”,建立“紅、黃、綠”三級分色動態監管,推動文物安全監管由“傳統式管控”向“精密性智控”轉變,全麵提升文物安全治理能力。推進省級以上文保單位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市級以上文保單位安全檔案編製、文物安全“明白人”培養等工作,持續落實文物建築“智慧消防”係統安裝工作。
3.強化大局意識,夯實保護事業基礎。要強化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妥善處理好軌道交通軌道建設四期、之江路下穿、錢江新城二期、運河二通道等重大建設項目建設與保護的關係。推進富陽新登古城牆、建德壽昌古城、吳越衣錦城址、天目窯考古工作。做好和省級開發區平台溝通工作,順利完成文物區域評估任務。實施求是書院、孔廟、嚴官巷等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成立杭州市博物館協會,指導開展杭州博物院、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錢塘江博物館等重點博物館籌建工作,打造“博物館之城”。深化文保和曆保工作的深度融合,按照住建部考核要求,有序推進曆史建築測繪建檔工作,並同步推進市級文保單位測繪工作。建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審核機製,逐年逐批次對記錄檔案進行審核,有序推進300餘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的編製工作,完善文物建築“身份信息”。實施大杭州考古戰略,做強做大考古事業。
4.強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活力。要深度推進“杭州市文物激活推廣工程”,促進文物遺產保護利用與文化旅遊體驗深度融合,進一步理順文博機製,加大文物資源配置力度,引進社會參與力量,探索市場化運作新思路。開展精品文化展覽展示評選,講解員大賽和素養提升,文物數字化工程,博物館奇妙夜等項目活動,實現杭州文物資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新路徑。通過數字化、國際化、年輕化的表達方式,體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展現城市魅力。結合2021年建黨100周年,重點推出“紅色印記”係列主題活動,通過公布一批革命舊址類文物保護點,保護利用一批革命文物,打造一批紅色精品研學路線,推出一批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展覽,組織一批博物館賽事,開展一批紅色宣講活動,開發一批紅色係列文創等“七個一批”係列活動,進一步挖掘我市革命文物資源價值和深厚內涵,講好紅色故事,促進文旅融合。
(三)加強群落統籌,加快彰顯世界遺產聯動共建效能
1.著重打造世界遺產群落。要將世界遺產群落的打造作為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係的重要組成,深入挖掘杭州世界遺產蘊含的時代價值,大力推進新時期遺產文化建設,增強發揮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紐帶作用。最大化發揮杭州世界遺產聯盟作用,建立長效工作機製。深化“杭州可申遺項目”課題成果,對杭州可申遺項目進行全麵詳細的價值、保存現狀、申遺可行性的分析,啟動古海塘價值評估和比較分析,為杭州打造世界遺產群落評估提供科學支撐。
2.著重推進遺址公園建設。要全力推進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建設,積極打造杭州首個規模性展示南宋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確保年底前完成土建部分建設,並同步推進遺址展陳、建築複原和數字展示等展陳工作,力爭亞運會建成開放,為杭州新增一處展示南宋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3.著重精細運河遺產保護。要貫徹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關要求,配合市發改委編製完成《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完成《杭州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空間專題研究》。積極參與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展陳大綱編製工作,打造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地標。推進大運河遺產駁坎保護、外語導覽標識係統譯寫等標準建設,編製《2021年度大運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評估報告書》。開展大運河涉建項目遺產影響評價,加強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景觀風貌管控。
(四)夯實組織建設,助力築強園文“頭雁”戰鬥堡壘
1.提高政治站位,發揮組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製度,強化全麵從嚴治黨工作的任務分解和督促落實,加強黨內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促進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規範。繼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助推市委“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係列主題黨建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新力和凝聚力,提升黨員幹部的學習熱情和幹事勁頭。全麵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工作,高質量完成年度立法計劃,嚴格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和“互聯網+監管”工作,按時保質做好政務公開和“最多跑一次”工作,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升。高度重視平安創建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維穩、保密、檔案等各項工作。
2.堅持特色引領,樹立黨建品牌。要進一步提升機關黨建規範化、品牌化、科學化水平,持續推進市直機關黨建“一單位一品牌”創建準備活動,做實做細各項創建舉措,夯實黨建品牌優勢,擴大品牌影響力,將園林文物業務特色和黨建品牌建設相結合,在全局範圍內培育“黨建品牌群”。充分發揮“學習強國”平台優勢,建好黨建文化牆,做好智慧黨建係統,加強黨建文化陣地建設。
3.優化隊伍建設,增強發展活力。要繼續推行機關和直屬單位扁平化管理實施機製,向內加強人力資源整合,向外做好借智借腦,探索發展園林文物專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新舉措,發揮風景園林專家委員會、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作用。完成事業單位中層競聘和崗位設置工作,選拔一批優秀的年輕幹部,在全局上下營造“能上能下”“能者優先”的幹事氛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做好人才引育工程,把引進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人才作為人才引進工作的重點。注重現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進一步發揮好“151”“131”等領軍人才的示範作用,重點開展文博類專業技術人才的資格評審,不斷壯大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隊伍。依托市技師協會園林綠化分會,開展青工技能比武,選拔“崗位能手”,促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