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
時間: 2022- 01- 27 15: 31 來源: 瀏覽次數:

杭政辦函〔2022〕1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及我省扶持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有關工作要求,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方針,以老年人幸福指數提升為宗旨,以老年教育增量提質為核心,以體製機製完善為重點,發揮智慧城市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激發社會活力,促進老年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助推未來學養社區建設,滿足老年人終身學習需求,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 為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多元供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統籌協調各部門老年教育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拓展老年教育多元供給渠道,有效整合利用各類師資、場地、課程等老年教育資源,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2.優化布局,服務基層。加強基層老年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老年教育資源布局,提高老年教育服務管理水平,完善老年教育服務體係,推動老年教育事業發展,辦好家門口的老年教育。

3.遵循規律,價值引領。遵循老年教育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老年教育觀,豐富學習內容,優化學習方式,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學習需求,切實提高老年教育的實效性,引領新時代老年教育新風尚。

(三)工作目標。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保障有力、職責明確、多方參與、資源融通、開放便捷、特色鮮明的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老年教育網絡持續完善,基礎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管理協同機製不斷創新,社會參與度穩步提高,老年人學習動力明顯增強,師資隊伍日益壯大,老年教育發展達到新高度。初步建成全納、開放、共享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務體係,進一步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全市每個街道(鄉鎮)至少有1所老年教育機構,鼓勵社區(村)建立老年教育機構或者教學點。建設示範性老年教育機構100個,共學養老示範基地100個,老年教育品牌項目100個。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老年教育發展機製。健全完善杭州市終身教育工作協調小組工作機製,強化黨委領導、政府統籌,教育、組織、衛生健康、民政、人力社保、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定期研究老年教育工作。加強市級統籌,充分利用現有市級老年教育機構資源,發揮杭州老幹部大學、杭州市老年電視大學、杭州退休幹部職工大學、杭州社區大學(老年開放大學)等市級老年教育機構的引領輻射作用。切實拓寬老年教育經費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學習者等多主體分擔和籌措老年教育經費的機製。建立產業聯動機製,支持老年教育融入養老、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發展,不斷滿足新時代老年教育消費需求,促進銀發產業提檔升級。[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老幹部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各區、縣(市)政府。以下均需各區、縣(市)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加強老年教育陣地建設。鼓勵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社會力量等合力舉辦各類老年教育機構,拓展老年教育陣地。依托社區教育四級網絡、老年活動中心(室)、養老機構、高校、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家園)等場所,新增一批老年教育機構或教學點。公辦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紀念館、醫院、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等公共場館,每年要麵向老年人群開展至少1場公益性培訓或活動,積極服務老年教育。支持各類老年教育機構加強交流合作,組建老年教育聯盟(集團)。培育老年學習共同體,建設共學養老基地。(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老幹部局、市文明辦、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市科協)

(三)提升老年教育服務能力。加強人才支撐,推動市屬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強老年醫學、老年護理、社會工作等學科專業建設,培養老年教育專業人才。推動課題立項,開展老年人口趨勢預測和教育需求研究,促進老年教育有序、高質量發展。強化數字賦能,充分依托杭州數字經濟先發優勢,提高老年教育智慧管理服務能力。豐富內容形式,重點探索同伴共學、體驗遊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方式,提高教學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三、重點工程

(一)資源合建共享工程。市、區縣(市)聯動,多方合作,通過課程共建、師資共享、場地共用等方式,實現老年教育資源的合建共享。合力開發三類課程,共建心理健康、養生保健、代際溝通、法律道德等核心課程50門以上;整合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人文等特色課程50門以上;引進藝術欣賞、休閑娛樂、智能技術應用等普適課程50門以上。合力壯大三支隊伍,每所老年大學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不少於3名,每個老年學校或教學點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不少於1名,鼓勵學有專長的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到老年教育機構兼職任教,鼓勵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各級各類學校老師和市屬高校學生等積極參與老年教育誌願服務。充分發揮文化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室)、體育場館、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等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團市委)

(二)共學養老建設工程。夯實學校學養基礎,引導老年人主動到老年教育機構學習,增進學員間溝通交流,減輕老年人孤獨感,使老年人樂享晚年。突出社區學養重點,整合利用社區各類教育資源,有效應對老年教育機構“一位難求”困境,構建幸福指數高、費用低的社區學養結合新模式,推動老年教育融入養老服務體係。培育團隊學養力量,扶持社區學習共同體建設,挖掘培養有影響力的社區居民,提升核心成員素養,引導老年人自主組織、自我管理、互助學習。發揮機構學養作用,在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共學養老基地,將老年人學習與養老有機結合。編製發布學養社區地圖,為社區老年人學習提供便利。關注特殊學養人群,鼓勵各類人員參與獨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的共學養老誌願服務,探索建立共學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強化聯盟學養作用,鼓勵支持建立文化藝術、生活休閑、健康娛樂、科學技術、公民道德等共學養老聯盟或集團,促進互學互鑒。(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三)智能教育服務工程。堅持“線下為主,線上補充”的原則,不斷提升老年人學習的參與麵與活躍度。完善杭州市民數字化學習服務平台,整合共享全市老年教育數字化資源,並將其融入杭州城市大腦,建設“銀發教育”應用場景,實現老年教育場地、師資、課程等資源的智慧化、一體化管理,方便老年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線上自主學習。通過老年教育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教育機構等,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老年人提高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和水平。加強預防網絡詐騙、網絡安全等教育宣傳,幫助老年人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保障老年人網上支付安全。(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老幹部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民政局、市科協、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市數據資源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老年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把老年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發揮杭州市終身教育工作協調小組作用,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全市老年教育發展工作。各區、縣(市)、街道(鄉鎮)要結合原有的社區教育領導機構,建立相應的老年教育工作協調機製,負責製定實施本轄區老年教育工作規劃。

(二)落實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統籌保障老年教育相關工作開展,承擔老年教育工作的部門每年在部門預算中統籌安排預算資金用於保障老年教育發展。市政府將定期對區、縣(市)政府老年教育經費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積極引入社會力量投資老年教育,鼓勵老年教育機構市場化運行,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資助老年教育事業,推進資金籌措渠道的多元化。

(三)加大扶持力度。建立老年教育師資隊伍評價激勵機製,保障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在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方麵享有同等權利和待遇。支持機關幹部、事業單位在職職工以及市屬高校、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的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之餘或經單位同意後,到老年教育機構兼職任教。按規定對民辦老年教育機構在國有房產租賃、稅收、土地等方麵給予政策優惠。完善政府購買老年教育服務相關政策,鼓勵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力量承接老年教育項目。

(四)營造良好氛圍。廣泛宣傳黨和國家關於鼓勵發展老年教育的方針、政策及重要意義。倡導終身教育理念,推動市民終身學習。搭建老年教育成果展示平台,組織老年教育機構學員舉辦作品展覽、彙報演出、學習交流等活動。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百姓學習之星”評選,助推老年人才學為結合、誌願服務、反哺社會。加強部門之間老年教育工作交流與合作,總結推廣老年教育先進經驗、創新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圍。

本意見自2022年2月10日起施行,由市教育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