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杭州市公安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總體部署,以“規範執法工程提質增效”為抓手,持續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杭州成功獲評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市公安局蟬聯執法質量考評全省第一。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麵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嚴格落實《杭州市公安機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細則》,時任市委常委、公安局長金誌6次主持黨委會聽取並研究法治工作,召開專題月度例會推廣富陽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經驗,做到法治建設重大事項親自謀劃、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督辦。發揮“一把手”為組長的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用,出台《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規則》規範委員會實體化運作,全年市局召開委員會會議8次,縣級公安機關召開會議200餘次,牽頭抓總推進規範執法提質增效。堅持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全年市局黨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法5次,組織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2次,夯實忠誠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的思想根基。
二、充分履行公安職能職責。一是嚴打突出犯罪。把握刀把子職責使命,常態化持續推進掃黑除惡鬥爭,常態嚴打電詐網詐、環食藥領域突出違法犯罪,強勢圍剿“野導”“黑車”“假冒西湖龍井”等行業亂象,確保麵上治安秩序良好。二是優化政務服務。聚焦構建服務型政府目標願景,率先落地省政務服務2.0平台,全市182個公安窗口均實現“一窗通辦”,升級優化杭州“警察叔叔”APP,89個事項實現“一網通辦”,網辦業務突破300萬件。全省率先實現《浙江省居住證》網上簽注,居住證網簽率、流口線上申報率分別達到38.6%、36.7%。創新推出“浙A區域號牌”雲申領,完成上牌32.75萬輛。三是創新社會治理。深化派出所“小腦+手腳”勤務機製改革,推動30個重點鄉鎮(街道)試點鎮街版“小腦+手腳”警網協同運行機製,實現近40%的非警務警情協同共治。創新“一碼一圖”模型應用,賦能交通安全治理,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大幅下降。牽頭打造移民事務服務中心,成功舉辦全國公安機關深化“三非”外國人管理工作現場會,打響杭州外管品牌。
三、不斷健全執法製度體係。一是積極推動地方立法。推動《杭州市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規定》啟動地方立法,設置安全信息通報、安全等級管理、加強公共防疫、實施數字化管理等規則製度,為亞運安保提供有力法律支撐。目前,《規定》已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正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準。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製定。全年新出台《關於調整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錯峰出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關於調整“非浙A號牌”小客車工作日高峰時段“急事通”便民措施的通告》規範性文件2則,優化高峰時段交通組織,規範行政管理工作。三是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落實《浙江省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規定,開展存量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和常規清理,修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新法新規不協調問題,開展戶口遷移、錯峰限行等管理措施實施情況評估。經清理評估,決定保留6件,廢止1件,並門戶網站公布目錄和有效文本。
四、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一是嚴密執法精細管理。開發智慧法製平台,研發並運行接處警、辦案區、案件質量、涉案財物各執法環節智能檢測模型,實現執法問題精準預防。相關工作經驗,被央視新聞客戶端、杭州電視台相繼報道,得到公安部法製局、省委依法治省辦肯定。二是整治執法突出問題。抓住教育整頓契機,開展涉案警情、傷害“積案”、拘留未執、取保在辦“四大清理”,有力整治執法頑瘴痼疾;同時,出台規範傷害類案件辦理等工作製度,建立長效機製。三是創新執法方式。深化簡案快辦、疑案精辦、繁簡分流案件分級辦理機製,啟動派出所辦理刑事案件負麵清單製度改革,行政案件24小時辦結率達75%以上,刑事案件首次強製措施10日內移訴率達26%以上,取保候審平均用時穩定運行在100日以內,快查快辦快結成為辦案常態。推出“優駕容錯3.0”版,輕微交通違法實行首違提醒,讓交通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五、著力構建良性互動警民關係。一是推進執法公開。大力推進“陽光執法”體係建設,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杭州平台和市局門戶網站,主動公開公安機關職責權限、辦事流程、監督渠道等,全市公安機關全年累計公開行政處理結果信息9.4萬餘條,接受社會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二是加強普法宣傳。高標準建設白塔禁毒教育館、地鐵反詐專列、公交反詐專線、交通違法處理宣教點等普法陣地,成功組織“110”宣傳日、“5. 15”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6.26”國際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等集中普法宣傳活動,打造“杭州公安”“杭州防詐騙”“杭州交警”“杭州網警”“杭州禁毒”等知名新媒體平台,發布各類普法宣傳、安全防範宣傳信息,提高群眾守法遵法意識。三是注重矛盾化解。堅持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開展警源治理,著力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體係。全市建立駐派出所人民調解室142個,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降低民轉刑案件、群體性事件發生幾率;加強“兩高一低”整治,行政爭議案件案前調解數量位居全市前列。組織“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爭創活動,全市獲評“國楓”派出所1個,“省楓”派出所3個。
六、持續提升隊伍素質能力。一是提升遵法意識。深入開展“三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係統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淳安縣局、長慶派出所、北山派出所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全警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憲法宣誓製度要求,細化新入職民警、新任職幹部憲法宣誓具體實施辦法。落實負責人出庭應訴製度,全市公安機關全年負責人出庭應訴145案次、出庭應訴率達100%。二是提升執法能力。深化“教科書式執法”創新實踐活動,通過製作規範執法教學視頻、編寫執法典型案例、組織執法培訓等,持續開展執法能力培訓。執行激勵民警參加“兩考”六項措施,全年95名民警新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115名民警新取得公安部高級執法資格認證,位居全省公安機關前列。三是打造專家隊伍。推行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製度,市公安局現有公職律師53名,較上年度新增13名,實現執法警種全覆蓋;聘用法律顧問12名,由專業律師承擔合同審核和糾紛處置工作,有效降低民事活動法律風險。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對標杭州打造“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的目標定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數字賦能法治建設有待提升,距離“整體智治、高效協同”尚有差距;少數民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能力有所欠缺,機械執法、簡單執法現象尚未杜絕。下一步,市公安局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錨定黨的二十大和杭州亞運安保主題主線,以貫徹執行持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全麵建設法治政府實施意見為主載體,高水平推進公安法治建設,切實提升執法公信力,重點抓好4個方麵工作:一是有力護航安保。聚焦黨的二十大,護航“杭州亞運”,緊緊圍繞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加大公安立法製度供給,加強法律政策研究,製定執法標準指引,為重要活動安保提供強力支撐。二是嚴密監督管理。推進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智慧法製平台高效運行,構建上下聯動、係統嚴密、智能高效的執法監督管理體係,常態整治有案不立、壓案不查、降格處理等頑瘴痼疾,打造良好執法生態。三是優化辦案機製。推進全市14個縣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高標建設、高效運行,形成“集約化辦案、全流程管控、一站式服務、專業化支撐、一體化協同”辦案新機製。全麵落地派出所辦理刑事案件負麵清單製度,深化案件專業化辦理機製。四是強化素質培訓。健全黨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法製度,強化全警法治理念培訓,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彙集日常監督數據,科學評估辦案單位、辦案民警執法態勢,精準查找短板弱項,因材施教,開展標簽化、針對性培訓。
杭州市公安局
2022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