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數智平台,優化社會治理,共築智慧新天堂
時間:2022-06-14 10:44 來源:杭州日報 瀏覽次數:



在杭州,開辦一家企業究竟有多快?答案是“30分鍾以內!”

“我們向窗口提交開辦企業申請,僅20分鍾就一次性領取了免費發放的營業執照、發票、稅控設備,在完成銀行開戶的同時,一並將員工參保、公積金繳存登記也辦了,說是以數據共享方式直推相關部門。”杭州永恒照明設計有限公司切實享受到了開辦企業“分鍾製”的便利。

此外,證照分離告知承諾105項改革試點,檔案查詢、無違規證明“五個零”一鍵達等係列舉措,讓百姓辦事實現了以“周”計到以“分鍾”計的跨越,讓杭州在“準入準營更快捷、政務服務更高效”的跑道上持續加速。

在共同富裕一年間,杭州始終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用城市大腦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首創健康碼和“親清在線”,數字治城、數字治疫成效明顯;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分鍾製”和項目審批“小時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淨增66.7萬家、總數152.9萬家;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獲批成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300億美元,出口總額全國占比突破2%,入選全球15個旅遊最佳實踐樣本城市……以數智治理為抓手,持續推進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杭州譜寫了一篇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時代華章。


夯實數字“底座”,探索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新路徑

從注冊資本認繳製放寬市場準入開始,經“多證合一”“先照後證”等簡化許可審批,再到全程電子化登記所力推的登記便利化,及至當前為解決“準入不準營”“辦照容易辦證難”問題而持續深化的“證照分離”,杭州利用數字化手段探索商事製度改革的步伐從未止息。

讓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是杭州多年來持續深化改革的前進方向,更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動力。

隨著“準入準營一網通”平台的上線,依托城市大腦,重塑辦事流程,進一步加強係統支持和數據集成,不僅確立了“一鍵準入”標準,實現開辦企業“分鍾製”辦結,更是通過“數智準營”,打通各市級審批部門以及市、區(縣)、鎮(街)審批層級,甚至直通部分省級、國家事權係統。其中,27項高頻生產經營“一件事”可滿足九成以上企業辦事需求。

前不久,杭州隱塑醫美科技有限公司按慣例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開展一年一度的企業年報報送,卻意外體驗了“多報合一”的便利。

今年4月,杭州印發了《關於優化監管服務舉措激發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的若幹意見》,《意見》共梳理明確了優化辦事流程、創新審批服務、暢通退出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加強知識產權和質量、標準項目資助、強化質量技術支撐、開展“博士進廠入企”活動、優化“小個專”服務、開放專利數據資源、優化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加大創新保護力度、促進新業態規範健康發展、規範涉企收費、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推行柔性監管等15個方麵的政策。

夯實城市治理數字“底座”,完善線上線下貫通、多跨協同作戰、實時快速響應的城市運行指揮體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打造一批實戰管用、群眾愛用、基層受用的特色應用,不斷提高覆蓋麵和使用率。杭州正以數字之力打造便捷、實用、高效的營商環境,在推進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規範平台經濟,跑出社會治理先行示範城市加速度

近年來,杭州市平台經濟蓬勃發展。但是,平台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侵權假冒、售後問題、“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新老問題不斷交織,給傳統的監管思維和模式帶來很大挑戰。杭州作為平台經濟先發城市,針對平台經濟運行特點,堅持“以網治網”,用數字化賦能平台經濟監管,網絡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滿意度不斷提升。

今年3月,杭州不少市民發現,送到手的餐飲外賣有了新變化——各式各樣的外賣封簽取代了曾經常見的訂書釘、膠帶紙封口,甚至不封口等現象,為“舌尖上的安全”加了一把“鎖”。更細心的市民還發現,打開“餓了麼”“美團”等訂餐平台,還能實時看到商家的後廚情況,食品安全“曬”在了陽光下……

“陽光廚房一方麵可以讓消費者更加了解商家實際情況,另一方麵也倒逼商家進行規範化操作。”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使用外賣封簽,能避免食品被二次汙染,有效防止餐品在運送過程中被人為拆啟或意外破壞,明確各方責任,讓百姓買得安心、吃得放心。”目前,杭州已有超過2萬家外賣餐飲商家安裝了陽光廚房。

除了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和“外賣封簽”使用,為了進一步促進直播電商、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去年杭州出台了《綠色直播間管理規範》市級地方標準。上城區市場監管局推出全國首個“直播電商數字治理平台”,積極創建綠色直播間,為探索構建直播電商數字治理和立體監管新模式提供了“杭州方案”。

去年5月,杭州還出台了“加強平台經濟治理促進規範發展”17條意見,為平台經濟“數字化監管”提供了有力的製度支撐。此外,杭州不斷推動數字賦能平台經濟治理,建設“杭州數智網監”平台,實現從“監管”向“治理”轉變,從“數字”向“智慧”迭代,服務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跑出了社會治理先行示範城市加速度。


記者手記

有“智慧” 更有“溫度”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作為“重要窗口”省會城市,發揮數字化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提升治理效能對杭州來說,是推進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一劑良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設“城市大腦”,堅定“數智”治理,杭州一直在走“智慧城市”發展之路。

但一座善治之城,不僅要有“智慧”,更要有“溫度”。

辦事免排隊、審批不見麵,“群眾跑腿”變成“數據跑腿”,城市法治化水平全麵提升,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杭州的這些“溫度”才是帶給我們歸屬感和幸福感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