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問答
時間:2022-06-30 14:35 來源:杭州市教育局 瀏覽次數:

今天,杭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做好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便於廣大家長了解政策,現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解答如下。


1.2022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與去年相比的主要變化?

今年我市義務教育招生政策,與去年相比,主要調整有以下三方麵:

(1)民辦學校招生範圍。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今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範圍為:一是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批設的民辦學校在所在區、縣(市)範圍內招生,未招足的民辦學校可繼續在所在區、縣(市)範圍內補招一次(餘杭區、臨平區範圍內民辦學校今年在上述兩區範圍內招生和補招,下同);二是市教育局批設的民辦學校(杭州綠城育華學校、杭州雲穀學校、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應先在學校所在區範圍內招生,所在區範圍內招不滿的,可申請並經市教育局同意,在市域範圍內補招一次。

(2)民轉公學校的招生。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我市“公參民”學校(含其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下同)今年轉為公辦學校的,仍按原方式招生,招生範圍、報名及錄取等與今年民辦學校招生相同。

(3)試行“長幼隨學”服務。允許在非學區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通過縣域內跨校、跨縣域轉入現戶籍地址或符合相關入學政策在居住地的所在學區公辦學校,實現“長幼隨學”;除小學、初中起始年級外,因“長幼隨學”轉學,允許公辦學校根據各校實際辦學條件適當突破基準班額。允許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入公辦學校“長幼隨學”;民辦學校原則上不得以“長幼隨學”為名轉入學生;如果民辦學校出現學位空額時,可安排“長幼隨學”轉入學生,但須通過公開報名、電腦派位確定轉入學生。具體實施細則由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實際製定並實施。


2.哪些兒童少年可以報名我市小學、初中?公辦、民辦學校報名條件一樣嗎?

本市戶籍兒童少年、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以及符合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規定可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少年(如駐杭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等,詳見《通知》),可在本市申請就讀;同時,小學入學須年滿6周歲(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出生),初中入學應為小學應屆畢業學生。

民辦學校招生對象條件與當地公辦學校相同;在招生報名開始前,已符合當地公辦學校招生條件的學生可以報當地民辦學校。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報名兒童少年進行資格審核。


3.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範圍是怎麼明確的?

公辦小學按學區招生,學區由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公辦初中按小學對口直升或按學區招生。根據相關規定,“公參民”學校今年轉為公辦學校的,仍按原方式招生,招生範圍、報名及錄取等與今年民辦學校招生相同。


4.小學入學和小升初報名怎麼進行?

我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繼續采用全市統一的網上報名係統。符合條件的兒童少年(家長)分別通過“杭州市小學一年級入學管理係統”和“杭州市小升初管理係統”進行報名。公辦民辦學校入學報名同步進行。有關入學報名事宜,市教育局近日將通過杭州教育網和“杭州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敬請家長關注。


5.小升初以下兩種情況,該怎麼報名?

情況1:我孩子戶籍在A區,當年民辦學校可跨區域自主招生,我們入讀了B區的民辦小學。

情況2:我們原來住房和全家戶口都在A區,小孩也在A區小學就讀,前年在B區購了房,今年搬到B區住了,戶口也遷到了B區。

《通知》明確: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因跨區、縣(市)就讀民辦小學或搬家遷戶,導致其就讀小學與家庭戶籍所在區、縣(市)不一致的,可自主選擇在其就讀小學所在區、縣(市)或家庭戶籍所在區、縣(市)報名升學。

不論報公辦學校還是報民辦學校,均隻能在選定的區、縣(市)報名;如果選報了民辦學校但未錄取,隻能在該區、縣(市)公辦學校升學,不能再在另一個區、縣(市)的公辦學校升學。


6.公辦、民辦學校可以兼報嗎?如果報民辦學校,可以報幾所?

不能兼報。符合條件的兒童少年(家長)在網上報名時,隻能在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中選報一類;其中,選報民辦學校者限報1所,選報公辦學校者不需要選報具體學校。


7.我們是外地來杭務工人員,孩子今年要在杭讀小學,目前孩子還沒有《浙江省居住證》,預計8月上旬才能辦出,可以報民辦小學嗎?

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會在報名結束後,對報名的兒童少年是否符合相關就讀條件進行審核,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其報名無效。其中,報名民辦學校的,應在報名開始前已符合就讀條件。如你孩子在小學入學報名開始前,已符合居住地公辦學校就讀條件,可以選報居住地所在區、縣(市)的民辦小學;如當時還不符合居住地公辦學校就讀條件的,雖選報了民辦小學,但不能通過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核,報名無效。


8.民辦學校如何錄取?

網上報名後,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將對報名兒童少年的報名資格進行審核。當一所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未超過其招生計劃數時,所有符合條件的報名兒童少年一次性全部錄取;當一所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超過其招生計劃數時,由該校所在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通過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9.招生不足的民辦學校可以補招嗎?

可以補招,補招計劃即為網上報名招生後剩餘的全部招生計劃。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批設的民辦學校在所在區、縣(市)範圍內補招;市教育局批設的民辦學校可申請並經市教育局同意,在全市範圍內補招。


10.如何保證民辦學校招生中電腦派位錄取的公正性?

電腦派位錄取在我市民辦學校招生中已實施多年,派位錄取過程的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今年民辦學校的電腦派位錄取工作與去年相同,由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並將邀請公證機構參與,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杭州市教育局將加強監督,進一步規範電腦派位錄取的操作程序,確保整個錄取工作的公開透明、公正權威。


11.報名民辦學校但未被錄取的兒童少年,在公辦學校錄取時會有影響嗎?

選報或補報民辦學校未錄取的,在公辦學校錄取時,按“同類排序靠後”的原則,排在隻報公辦學校的同類別兒童少年之後。


12.報名民辦學校被錄取後能放棄嗎?

不能。按規定程序被所報民辦學校錄取的,錄取結果不能更改,公辦學校也不能再錄取已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兒童少年。


13.如何解決雙(多)胞胎子女選報同一民辦學校存在的1個錄取另1個未錄取的情況?

雙(多)胞胎子女選報同一所民辦學校的,監護人可申請組合綁定參加電腦派位(在規定時間憑戶口簿、出生證等有效證件向所報名的民辦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提出書麵申請)。如派位錄取,則組合綁定的雙(多)胞胎均被錄取;如派位未錄取,則組合綁定的雙(多)胞胎均不錄取。不論是否申請組合綁定參加電腦派位,雙(多)胞胎子女均須按規定分別完成網上報名。


14.一些學校向家長承諾,選拔基礎較好的學生組成重點班或實驗班。這樣可以嗎?

這種做法是明令禁止的。《通知》明確要求各校應嚴格落實均衡編班,合理均衡配備師資,不得將骨幹教師、社會認可度高的教師集中配置到一個或幾個班級,確保各班級任課教師團隊構成基本均衡;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創新班等不同類型的班級,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等名義招生和編班。學校的編班方案要提前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15.《通知》中講到的“公參民”轉公學校,家長如何得到相關信息?

“公參民”學校均為區、縣(市)屬義務教育學校。各區、縣(市)將在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報名開始前公布“公參民”轉公學校、購買服務民辦學校等相關信息。


16.有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規定提醒

2022年3月,浙江省教育廳出台《浙江省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對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作了進一步規範,相關內容作了調整,如明確學生在小學、初中起始年級第一學期、畢業年級最後一學期、學期中途不得轉學等。杭州市將根據省廳文件規定進行學籍管理,建議家長在孩子升學前了解相關信息。


17.招生工作時間安排

小升初:

7月6日-8日

小學應屆畢業生信息確認,“個別生”網上報名

7月14日-15日

小升初網上報名

7月19日

公辦初中分配工作開始 ,民辦初中電腦派位

7月21日 

未招滿民辦初中補招網上報名

7月23日

民辦初中補招電腦派位

7月29日 

公辦初中分配基本結束

小學招生:

7月11日-13日

小學入學網上報名

7月19日-20日

隨遷子女信息核對

7月30日-31日

公辦小學現場信息核驗

8月2日

公辦小學分配開始,民辦小學電腦派位

8月4日

招生不足的民辦小學補招網上報名

8月6日

民辦小學補招報名電腦派位

8月7日

公辦小學第二批現場信息核驗

8月15日

公辦小學招生基本結束

注:上述時間安排如有調整,市教育局將及時公告,敬請家長關注。


18.招生谘詢電話

上城區教育局:87802200  86974946 86974947

拱墅區教育局:88259970  88259199  85337082

西湖區教育局:87965057  87965058

濱江區教育局:87702150

錢塘區教育局:86871717

西湖風景名勝區社發局:87173402

蕭山區教育局:83698076  82491672  83525572

餘杭區教育局:86163979

臨平區教育局:86233265(小學)86220109(初中)

富陽區教育局:63347347  63379560

臨安區教育局:63722965

61067186(小學)63793266(初中)

建德市教育局:64721043(入學)、64735807(其它)

桐廬縣教育局:64218517

淳安縣教育局:64813180

杭州市教育局:8958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