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治理體係的基本單元。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近年來,隨著杭州市城市化進程和“撤村建居”規模不斷擴大,各級各部門對社區“民生財政”政務公開領域服務和監管要求越來越高。而在現行財政管理體製下,社區並非預算單位,管理方式相對粗放不規範,導致形成“財政部門能管但管不到、鄉鎮想管又管不了”的尷尬局麵。市財政局針對社區財務和財政資金監管的堵點、痛點與盲點,積極探索推出“四個加”監管舉措,全方位提升基層財政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一、主要做法
杭州市財政局積極圍繞“省廳領、市局統、區縣聯、街道動、社區攏”的理念,重點做好“四道加法”。
一是做好“調研+排查”,找準社區財務堵點痛點。開展街道社區財務收支情況專項調查,通過市區聯動方式,摸排街道財政管理體製、社區經費管理使用及保障情況,了解街道社區兩級財務管理運行機製、職責邊界,準確把握街道社區財政服務和涉財政務公開需求。
二是做好“製度+變革”,重塑流程規範財務運行。抓住我市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契機,完善市與區、區與街道之間的財政關係,重新規範社區財務運行模式,強化“預算指標”管理,優化財務報銷流程,明確層級審批製度,完善預算、審批、支付、核算、監管的全流程模式,形成涉財政務公開一單式管理。
三是做好“數字+協同”,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依托數字化平台實現社區財務“掌上報”,統籌事前審批、資金審核撥付、會計核算、移動端服務應用等功能需求,讓“數據跑”代替“人工跑”,讓“掌上審”代替“線下審”,減輕基層幹部工作負擔,提升工作效率。
四是做好“輔導+監督”,落實績效打造清廉社區。開展“五級聯動強監管、財務輔導進社區”活動,規範財會賬務核算,健全社區經費管理製度,提升街道社區幹部政務公開意識,幫助提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二、取得成效
一是一條鏈閉環管理。強化社區預算管理,統一實行“事前審批、事中留痕、事後監管”的社區財務報銷模式,在政務公開過程中構建“預算—申請—審核—支付”一條鏈全過程監管模式。
二是雙賬戶同步運行。重塑資金撥付流程,“零餘額賬戶”和原社區基本賬戶同步運行,分塊核算。一方麵夯實城區財政資金延伸管理責任,有效堵上事權和財權的錯位缺口,另一方麵壓實街道社區管理主體責任,強化相關責任人法紀意識和財經紀律。
三是多塊狀數據共享。依托數字化平台實現和紀委、民政、統計等部門的多塊狀數據雲端共享,實現多部門聯合監管和基層數據最多報一次,實現將社區財政資金全方位納入日常政務信息公開監管覆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