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期間,廣大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各參加單位積極運用提案履職盡責、建言獻策。截至2月19日21時,會議共收到提案636件,經審查,立案549件,其中集體提案82件。
本次會議的提案有三個特點:一是準備充分。廣大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堅持不調研不提案,提早選題、提早協商、提早提交。二是選題精準。堅持個人提案小切口、集體提案大視野。三是建議務實。市政協各界別組普遍加強對委員提案的集體研究、協同調研和質量把關,提案質量明顯提高。
本次提案中,經濟、科技方麵的提案有151件,占總數的27.5%。主要內容有:大力推進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臨空經濟示範區等重點區域建設;推進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建設,提高創新聯合體能級;加大智能物聯、生物醫藥等產業招引力度,加快未來產業布局;深化科創金融改革實驗區建設,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加強“老字號”傳承,重視預付式消費管理,創新數智消費場景;完善智慧旅遊服務平台,迭代升級傳統文旅項目,打造世界級旅遊樂園。
城建、城管、交通方麵的提案72件,占總數的13.1%。主要內容有:健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信息平台和相關標準規範;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優化地麵公交線路;加快未來社區建設,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綠色、生態、低碳方麵的提案29件,占總數的5.3%。主要內容有:加強西溪濕地保護與管理,加快錢塘江濕地生態修複,創建省級大灣區濕地公園;推廣應用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加快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綠色建築扶持力度,提升工程渣土資源化利用水平。
農業、農村方麵的提案39件,占總數的7.1%。主要內容有:重視農田地力提升,優化旱糧產業布局,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做強菜籃子基地;加強新型鄉村經營人才培養,推動涉農組織向農業服務業延伸,做強特色產業;深化“千萬工程”,加強河流生態化治理,建設全域汙水零直排區;加快村莊規劃編製,建立健全村莊發展數據庫;加強區、縣(市)協作,強化聯鄉結村、結對幫扶,打造一批共富村、共富帶、共富聯合體。
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方麵的提案177件,占總數的32.2%。主要內容有:積極引進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加快布局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深化亞運文明共建活動;鼓勵基礎教育跨區集團化辦學,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升級;深入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加大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推進工業遺存保護利用,推動非遺技藝傳承;優化醫療資源市域配置,推進中醫藥產業傳承發展,完善院前急救體係;加強醫療、養老等護理人才培養,推動醫養深度融合。
民主法製、社會治理方麵的提案81件,占總數的14.8%。主要內容有:加強融合型大社區治理,提升基層智治水平;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法規,支持共建產教合作聯盟,進一步加強領軍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定製;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健全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製度,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健全慈善信息平台,拓展慈善資金籌措方式;健全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推進應急物資商業儲備,深化平安杭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