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亞運”時代,杭州如何“更國際”?
時間:2024-01-31 10:52 來源:杭州日報 瀏覽次數:

杭州亞(殘)運會帶來的“餘熱”還在延續,當時針指向“後亞運”時代,杭州的國際化布局必將愈發風生水起。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杭州將把放大“後亞運”效應作為開放提升的關鍵之舉,持續放大亞運帶來的流量效應、集聚效應、乘數效應。要大力推進以“一城一地一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城市國際化。

國際舞台上的杭州魅力,體現在哪?未來將如何“更國際”?今年市兩會,代表委員們正為書寫“天下再識新杭州”的故事商榷、作序。


新體育

在運動中享受個人樂趣

探索產業發展

在亞運會的長尾效應中,體育事業的發展是最直接、最顯著的。杭州城市不僅在競技體育領域煥發著生機,同時也在群眾體育等方麵展現出了新的發展模式,為城市帶來了更多元、更具包容性的活力。

對於錨定高水平建設國際“賽”“會”之城的目標,市政協委員、浙江做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可歌認為,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努力,其中,“以政府為引導、社團為主體、全力發展群眾體育賽事”是關鍵的一環。

“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是激發市民參與熱情、提升城市體育氛圍的關鍵切入點。”羅可歌認為,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暖場表演所展現的全民參與熱情,以及類似“村BA”賽事的走紅出圈為例,都充分證明了群眾對體育賽事的巨大需求和參與熱情;亞運會提升了大家對體育的關注度,但各類體育活動的普及程度仍需加強,必須全麵挖掘和激發內生動力,讓體育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這也是“精神共富”的一項重要指標。

他建議,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製定相關政策,鼓勵和扶持體育社團的發展。另外,可以延伸體育賽事空間,實現城鄉全覆蓋。例如,舉辦鄉村馬拉鬆、社區跑等特色賽事,通過全域賽事的構建,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體育賽事中來。

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激發了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開展中考體育,一個重要目的也是為了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愛,養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但目前的中考體育並不能真正推動學生愛上運動,在內容和評價上亟需改進。”市人大代表、杭州市文海中學副校長顏石珍說。

當前杭州市中考體育主要分為跳躍類(跳繩和跳遠)、力量類(實心球、引體向上)、耐力類(跑步、遊泳),即俗稱的“跑跳投”。“在中考指揮棒影響下,大部分初中的體育課都在為中考體育做準備,但這些運動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感興趣的。”在顏石珍看來,為了中考拿高分,很多學生將原本充滿樂趣的運動異化為單調的跑跳投,枯燥的訓練容易消磨他們的運動熱情,難以真正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中考結束後,大部分學生不會再花很多心思在這些運動上。

“我在文海中學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學生們最喜愛的是球類運動,像籃球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很感興趣。但體育課時間留給孩子打球的時間少之又少。”顏石珍建議,能否豐富中考體育的項目類別和評判體係,將學生感興趣的球類運動納入進來,如測試籃球三分鍾投籃,排球一分鍾墊球,足球一分鍾繞杆,乒乓球一分鍾單人墊球等。“對多數學生來說,現在看起來隻是一次技能展示,但長遠來說可能成為一項終身愛好。”顏石珍說。

將球類運動納入中考體育,在其他城市已有先例。應試和分數絕不是目的,而是以此為載體,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真正實現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


新城市

做好精細化服務

挖掘更多元價值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對杭州來說,亞運會是競技,也是經濟,意味著基礎設施的更新、人才產業的集聚和軟實力的提升。從申辦成功至圓滿結束,借助亞運會,杭州城市能級實現快速躍升。

市政協委員、市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紅良有些自豪:為護航亞運盛會,市城投集團下屬水務、公交、能源、安居、城建等各業務板塊深度參與其中,統籌推進賽事側和城市側各項保障任務,不僅全方位錘煉了隊伍、收獲了榮光,更積累了一係列國際化水平的城市管理服務經驗。

“讓居民用水更放心更舒心,讓公交出行更準點更便捷,讓能源保障更多元更穩定,讓城市保障更智慧更安全,讓每位新老杭州人都住有宜居,這些都是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李紅良計劃好了,新一年,市城投集團將在精細化做好城市服務保障方麵持續深化。

同時,市城投集團還將主動融入城市發展大局,在產城融合、產業拓展等方麵重點發力:在硬件上,將加快錢江新城二期開發建設、城投未來中心、石塘天子嶺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未來產業發展體係;在軟件上,將深化校企、政企、企企合作,力爭在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與分支機構在杭落戶上取得新突破。“做杭州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引領者,為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紅良信心滿滿。

亞運場館的建設不是“一錘子買賣”。“後亞運”時代,這些亞運場館被賦予了更多元的價值。

市人大代表、杭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鄭偉,平常愛運動,自然就關心起了亞運場館的運營問題。

亞運場館在布局建設之初,杭州亞組委就充分考慮了場館的賽後利用,這些場館中的一部分,將被循環利用。但是,鄭偉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仍有部分場館的利用不夠理想,或未達到預期。

今年兩會,鄭偉帶來的議案《關於後亞運時代場館利用和城市能級提升的建議》中就提出,公共體育設施要注重公益性,更多的亞運場館應以免費或低收費標準向市民開放,這樣不僅會激發杭州市民的健身熱情,還能將這些場館和設施充分利用起來,確保“亞運記憶”載入城市發展史。

此外,他還建議,要堅持“一館一方案”“屬地管理為保障”原則,發揮屬地政府的作用,實現城市運行與場館運行無縫銜接。場館由屬地政府負責盤活場館功能,“誰家孩子誰家抱”。同時,亞運場館運營也可以嚐試采取“賽事引領+社會化運營”模式進行後期管理。一方麵引入頂級、國際級賽事,持續打響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口號;另一方麵,引入第三方專業運營團隊進行日常運營,克服大型賽事不連續的困難,把場館和設施充分利用起來。

在鄭偉看來,杭州還要把“因體育奔赴一座城”與宋韻文化、旅遊休閑之都完美融合,讓“體育讓生活更美好”輻射效應持續釋放,打造體育、文化、旅遊、賽會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鏈,持續擦亮國際級旅遊度假勝地“金名片”。


新消費

為文旅產業再添“一把火”

眾所周知,杭州亞運會的舉辦,給杭州帶來了巨大的即時流量與知名度,也為旅遊消費添了“一把火”。如何將“這把火”燒得更旺?

市人大代表、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鄭榮新注意到,去年起,淄博燒烤、貴州“村超”、哈爾濱冰雪旅遊相繼“出圈”,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明顯帶動和對城市形象的深遠影響。

“文旅產業也是杭州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後亞運’時代,我們理應通過係統策劃、綜合營銷,大力引進高級別體育賽事、會展和文娛活動,高水平重塑本土文旅會展活動品牌,努力實現杭州文旅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大會前,鄭榮新仔細盤點了全市資源後表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給杭州留下了30個訓練場館、56個競賽場館以及蕭山機場三期、杭州火車西站等一大批民生設施。如何把杭州的文化財富轉化為實在的發展紅利、讓亞運遺產在未來繼續熠熠生輝?他建議,可以從文旅信息精準推送、發揮杭州“網紅經濟”獨特優勢等方麵入手,不斷盤活社會資源,創造文旅爆點,以點帶麵服務經濟增長和城市形象宣傳。“相信這也是廣大杭州市民的熱切期盼。”鄭榮新說。

提升文旅融合科技賦能、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是市人大代表、杭州新僑飯店總經理竺麗萍多年來深耕文旅產業的思考。

作為一家有國企擔當的服務窗口企業,新僑飯店能做些什麼?亞運會閉幕時,新僑飯店推出了“小蓮花(造型)蛋糕”和“滿載而歸套餐”,均廣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同時,飯店還製作一麵火炬手專區文化牆,用這些獨特別致的產品和形式紀念杭州亞運、記錄飯店在亞運接待期間的精彩瞬間。

在竺麗萍看來,這些創意也是文旅產業的一部分。“‘後亞運’時代,要堅持‘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雙輪驅動,讓數字科技充分融入文化旅遊發展全過程,打造更多高品質文旅產品。”竺麗萍覺得,一方麵,要夯實數字文旅產業關鍵基礎環節供給。例如,麵向文旅機構、文創企業、設計團隊、非遺匠人等,搭建能夠複用共享、實時在線的文旅文創雲平台;另一方麵,要在體驗端再造旅遊體驗新場景,更好地提升城市文旅項目的可接入性和推廣效果。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折射的是城市生活品質。去年,“杭州是美食荒漠”的論斷一度甚囂塵上,引發了廣泛討論。

“杭州真的無法與美食畫上等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市政協委員、眾安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龔婭君認為,“美食荒漠”這個標簽並不適合杭州。在她看來,杭幫菜曆史悠久,口味偏清淡鮮美,也正因此,與一些遊客的口味偏好和預期存在差異,以致最終形成了許多人的誤解。在讓更多人了解杭幫菜的同時,本地餐飲業也要研究口味和偏好的變化,走出博采眾長、融合創新的路子。“通過加強宣傳推廣,推動本地餐飲業創新,保護傳承特色小吃,規範行業管理等方式,相信杭州一定能提升在美食領域的形象,為遊客市民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飲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