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鄧醫生,我最近壓力有點大。”“感謝您與我分享您的感受。壓力大很常見,您能跟我具體描述下是什麼讓您感到壓力大嗎?”這是建德市乾潭鎮下梓村村民在試著和“專家數字人”精神科醫生“鄧醫生”交流的場景。
這“專家數字人”到底是什麼?真的可以隔空問診嗎?人工智能與鄉村醫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記者走進“全國文明村”“3A景區村莊”“德文化示範村”的乾潭鎮下梓村一探究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下梓村的文化禮堂格外熱鬧,老人們聚集在文化禮堂內,圍著好幾個高科技設備,爭相體驗。
據建德市衛健局副局長邵純介紹,這些智能化的醫療設備是由杭州市衛健委科教處“牽線”引進的。為此,建德市衛健局專門以“桑梓情 健康行——未來鄉村 健康共富坊”啟動暨健康義診為主題,邀請企業家代表、杭州市衛健委科教處、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杭州市中醫院等醫療行業專家,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科技賦能鄉村建設,健康共富走向未來”的健康服務活動。
“這次引進的智能化設備,簡單易操作,哪怕沒有健康誌願者在邊上,老人也可以上手操作。” 邵純告訴記者,這些設備主要用於老年人認知障礙篩查、幹預、治療和康複等方麵,通過“數字人在鄉村”、光療法等一係列人工智能、現代化的先進手段實現。“比如前麵和村民對話的‘專家數字人’的‘鄧醫生’,原型就是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科專家鄧偉,現在可以用數字化的方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和專家‘麵對麵’聊天。”
“這種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數字醫療服務,在國內鄉村建設中並不多見。”乾潭鎮黨委書記王一葉說,“我們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推動鄉村醫療服務再升級、醫療資源配置更優化和未來鄉村建設更智慧,從而進一步助力全國文明村和未來鄉村建設,實現農村醫療服務水平和農民健康水平雙提高。”
作為本次活動的牽線人,杭州市衛健委科教處處長張瑩尹表示,近年來,數字賦能下的鄉村醫療發展潛力正逐漸釋放,智慧醫療造福基層百姓的前景值得期待,鄉村數字健康產業的藍海有待開掘。“下梓村作為一座生態村、文明村、非遺傳承村和休閑旅遊村,相信在‘健康村長’、智能醫療設備和現代化醫療技術的多重保障下,一定會更好地守護村民,實現‘健康共富’”。
走村不漏戶,戶戶有醫護。自建德市推行“健康村長”工作機製以來,目前已有80個村配上“健康村長”了。作為下梓村“健康村長”的建德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院長助理彭俊文說,下一步會借助這些智能化醫療設備,為安仁共富聯合體內6個村的老人進行認知障礙和慢性病篩查,更好更及時地預防老年病和慢性病的發生。
“下一步,我們會對鄉村醫療服務水平、能力、質量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下梓村為起點,積極推進基層醫療體係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醫療衛生服務,將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持續推動‘健康建德’建設工作。”建德市衛健局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