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淳安趕過來的,沒想到買完車就直接能登記上牌了。”近日,趙女士在紹興路汽車精品街購得新車,由查驗員直接引導到街區的共享服務站,經過實車查驗後,就在業務辦理大廳選起了車牌號碼。
談話間,工作人員向趙女士遞上了機動車臨牌和行駛證。總共125元的牌證費用,不過15分鍾時間,“省去了再跑車管所的時間,方便又省錢。”她高興地說。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紹興路汽車精品街銷售破億元,節後,街區的機動車登記共享服務站(以下簡稱“共享服務站”)也掀起了辦證熱潮。這也是全國首個機動車登記共享服務站,消費者可以一站式辦理機動車查驗、登記、臨牌核發等業務。
作為“中國特色商業街”,紹興路汽車精品街目前擁有17個知名汽車品牌,16家規上汽車銷售企業,街區年均汽車銷售4.7萬輛,銷售總額達109.1億元。新車銷售後,需要到市車管所辦理上牌,群眾多跑路、時間成本高;而銷售企業單獨建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則需要場地、人員、設備的投入。
一邊是群眾上牌不便利,一邊是企業建站負擔重,拱墅區以“共建共享”破題,圍繞政務增值化改革“一類事”,助推國字號汽車街區經濟生態環境優化,機動車登記共享服務站模式應運而生。
共享服務站打通了汽車銷售服務“最後一公裏”,不僅優化了消費者的購車體驗,也為車輛銷售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浙江元通之星銷售負責人範貴琴說,門店的場地太受限了,單獨開辟一個查驗點每個月投入起碼六七萬元,“共享服務站就設在街區內,服務迅捷而專業,客戶體驗感好,還能為我們企業節省一大筆運營費用。”
該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屬地組建、部門授權、商會自治、企業共享”的“四位一體”。東新街道騰挪了街區內低效閑置空間作為服務站選址,投入資金采購設備、網絡等主導建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開展業務指導、授權、監管,對服務標準進行把控;汽車街商會選派專員負責服務站日常工作;街區會員單位則安排專門的聯絡員,負責車輛上牌的接引工作,並對相關工作人員建立培訓、準入、考核等機製。
四方共建、共治、共享,從而實現汽車銷售企業涉企服務“一類事”集成辦理,將政務服務便民益企落到實處。目前,街區會員企業工作人員隻要登錄“紹興路智慧街區”小程序預約辦理時段,即可通過人臉識別開啟道閘,自主進行業務辦理。預計共享服務站全年可辦理8000台新車登記,壓縮單車上牌時間成本3小時以上。
“共享服務站改變了‘一店一站’模式,四方合力在街區內形成服務的閉環,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措施。”浙江汽車流通協會執行會長陳可人表示。
在日常辦事之外,共享服務站還將作為人才共享的一個集訓營地,助力街區汽車商會和企業培養管理人才、銷售人才。東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共享服務站,街道將進一步引導企業群眾共建共治,實現項目運營自循環,從而推動街區資源共享和發展共贏,持續擦亮國字號街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