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杭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4—2035年)》(征求意見稿),於2024年9月6日至2024年10月5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網上聽證欄目(https://minyi.zjzwfw.gov.cn/dczjnewls/dczj/idea/topic_17449.html)進行公示征集意見和建議,收到意見和建議6條,無效意見1條,有效意見5條,1條采納,其餘4條合並後部分采納。有效意見采納情況如下。
序號 | 反饋意見 | 采納情況 |
1 | 杭州沒有藍翅八色鶇、海南虎斑鴉分布,黃尾密鯝(現名黃尾鯝)、細鱗斜頜鯝、翹嘴紅鮊(現名翹嘴鮊)、蒙古紅鮊(現名蒙古鮊)和光唇魚都是常見經濟魚類,既不珍稀也不瀕危更不是國家保護物種,談不上重點保護對象。 | 采納。已將保護優先區中重點保護對象的描述刪除。 |
2 | 建議反饋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8月在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時指出,“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基於此發展中的國家性質邏輯,建議將“是典型的高度發達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調整為“是典型的高度發展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以確保杭州等中國城市的發展中性質與中國的國家性質一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議將“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品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調整為“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品質達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水平”,由此可做到與杭州市已邁入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見征求意見稿)的事實背景相銜接。 杭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物多樣性保護初顯成效(見征求意見稿)。從現在起到2035年,杭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還要更加深入、全麵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而不是淺嚐輒止,更不能另起爐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思想財富(可參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是發展生物多樣性的中國科學或中國自主知識體係。建議將“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公民科學”調整為“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科學”,避免“公民科學”的概念造成民眾對科學理解上的偏差。 相應地,建議將“發展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建立公民科學體係”調整為“發展生物多樣性中國科學”“建立生物多樣性中國自主知識體係”。 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理論、人的本質理論或人的全麵發展理論出發,生物多樣性不等於人或全民的多樣性。建議將“全民參與”與“不同人群參與”統一為“全民參與”,避免文件帶來不必要的社會分化意識。 | 部分采納,在文中做相應修改。“公民科學”一詞是"citizen science"的中文釋義,指公民參與式科學研究,包含了非職業科學家、科學愛好者和誌願者參與的科研活動,以公眾科學平台SciStarter (https://scistarter.org)為例,目前有2000多個項目在全球開展,其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最多,尤其是通過戶外或室內觀察方式記錄生物時空分布與行為等方麵的研究項目,如植物物候監測、鳥類調查、魚類調查、光汙染、水環境調查等。推動公民科學發展,與征求意見稿中提倡的“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基本原則相一致。“公民科學”這一概念注重全民參與,著眼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倡導的“中國科學”的重要組成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