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16/2024-275927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成文日期: | 2024-11-25 | |
發布單位: | 杭州市教育局 | 主題分類: | 教育 |
蔣應成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全市域推進中小學科學實驗建設項目的建議》(桐廬19號)收悉。經我局主辦,市科協會辦,現答複如下:
近年來,市教育局一直重視中小學科學實驗建設項目推進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校校有科學實驗室,並且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努力推進數字化實驗室、特色實驗室創建。今年,我市入選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富春七小等4所學校入選全國實驗校;上城區入選省實驗區,桐廬縣科技城未來學校等9所學校入選省實驗校。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健全政策保障機製
1.部門聯動,加強頂層設計。2006年,我市成立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2018、2021年相繼印發《杭州市加強基層科普和科學素質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杭州市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加強中小學生科學教育工作政策支持。
2.加大投入,保障經費到位。市教育係統2021-2023年在科學教育上共投入約5億元,包括科學實驗室、特色教室建設3.3億元,科學教師培訓、科研交流約4000萬元,扶持學生科學社團投入經費6500萬元,科創科普活動投入2000萬元,科學實踐教育部門協作1700萬元。三年來各類提質計劃、科學家(精神)進校園、實驗校示範校評定等科學教育項目824個。
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733所學校自主探索創建了(或在建)各類創新實驗室,項目總數(包括在建項目)達到1299個。目前,全市中小學教學儀器配備全部達標,理科教學儀器達到教育技術裝備標準配備要求的學校占比100%;配有移動學習終端的學校數達536所,占學校總數的61.3%,各類移動學習終端總數量68804台(套)。
(二)健全社會協同機製
1.多部門聯動科普宣傳形成常態。2019年起,杭州市連續四年實施“科普中國”推廣應用相關科普項目,構建科普中國推廣培訓講師團;持續開展“院士專家進校園”“杭州科學大講堂”等品牌活動;持續推進“科普中國”應用推廣,截至2023年10月,全市科普信息員累計達49.6萬餘人,傳播分享文章數累計超3815萬次,科普信息員量與傳播量均居浙江省地市首位、全國前列。
2.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科學教育初見成效。借助區位優勢,大力推進高校與高中深入合作,積極開發科學教育課程,如北航與杭二中聯合成立的“北航杭二聯合實驗室”;北航杭州研究院與杭高錢塘學校共建空天信特色實驗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學院與杭十四中簽訂了“星苗計劃”,邀請浙大城市學院的教師開設“人工智能”選修課程。
3.多方聯手搭建學生科技創新平台。市教育局聯動市科協、市科技局、團市委、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國棋院杭州分院、華數傳媒等單位等單位連續38年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連續14屆舉辦中小學生科技節,為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搭建展示平台。
(三)健全校內支撐機製
1.大力推進實驗室建設。截至2023年底,全市中小學校擁有各類實驗室和專用功能教室26269個,其中,普通實驗室3749個,創新實驗室1299個,學科教室3688個,功能教室17533個。
2.支持學生科學社團建設。目前,全市已有2952個學生科學社團,活動涵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多個領域。
3.課後服務科學類課程豐富。科學教育項目納入課後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共計609所,覆蓋率為69.36%;學生選擇科學教育項目課後服務共計16.9萬人;參與課後服務的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187個,提供科學教育課程5000餘門。
二、對有關建議的回複
(一)關於將全市域推進中小學科學實驗建設項目納入2024年工作計劃
我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後,我局已於4月上旬完成《杭州市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方案》,計劃通過3-5年努力,統籌推進科學教育提質工程、科技人才育苗工程和科創基地擴麵工程等重點任務,構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大中小學一體化科學教育課程體係、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係和家校社協同科學教育育人體係。
(二)關於在桐廬設立中小學科學實驗基地
我局已啟動科學教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行動,充分利用杭州市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擁有豐富的校外科教資源和科技企業的優勢,有效整合在杭高校、科技企業、科技場館等資源,計劃建設200個科學教育校外實踐基地,為中小學生提供科普教育資源、科技創新實驗室和導師。我們將積極指導並支持桐廬縣相關場館和企業,參選今年科學教育校外實踐基地的評審。
(三)關於在浙江新算力中心推出教育領域開放場景
依托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實踐成效和杭州數字之城優勢,我們立足城市大腦,積極推進“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建設,目前已建成“數智助學”、“數智優學”、“數智樂學”、“數智護學”係列應用場景,有力推進“教育智治”。我們將與浙江新算力中心等有關部門加強溝通,進一步拓展科學教育方麵的應用場景開發。
(四)關於構建中小學科學教育人才誌願服務庫
我們將通過與在杭高校、高新科技企業、科技場館合作,搭建杭州市科學教育師資大平台,支持鼓勵科學家、工匠、技能人才等校外導師進校,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組織500名中小學科學名師開展科普宣講、社團指導及活動指導;邀請100名高校、企業及場館的專家進校園,開展科普宣講活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落實200名科技輔導員指導學校建立科技社團,為學校科技競賽等活動提供專業指導。
(五)關於加強中小學教輔資料日常使用管理
我們將持續推進“雙減”,嚴格落實教輔“一科一輔”規定,嚴禁學校、教師或通過家委會強製或變相強製學生、家長購買教輔材料,給科學教育實驗時間做加法。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實施科學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行動。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體係,組織骨幹教師編製實驗清單,開展實驗教學教師技能評比活動;加強學科實踐,推進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提高學生探究和動手能力;開展科學教育精品課程賽課,評選一批科學精品課程;推進高中學校分類辦學,評選首批科技特色學校;探索科學教育多元評價方式,開展科學教育質量監測。
二是實施科學教育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行動。建立常態化市、區、校三級科學教育教研機製,開展市級科學骨幹教師培訓,培育一批科學教育名師;定向培養農村學校科學教育優秀師資,有中小學的鄉鎮選樹至少有一名科學領軍教師;成立首批20個市級中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舉辦市級中小學科學教師教學和實驗技能大賽。
三是科學教育數字化平台建設行動。整合豐富各類數字化教學資源,建立共享的數字化資源庫,積極開發一批科學教育數字化教學平台。
四是開展學生科學社團精育行動。有針對性扶持學生科學社團發展,評選首批優秀科技類社團,並擬在市中學生社團文化節增設科學社團比賽項目。
衷心感謝您對杭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葉佳傑 電話:1380650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