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16/2024-27592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成文日期: | 2024-11-25 | |
發布單位: | 杭州市教育局 | 主題分類: | 教育 |
項海剛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大力推進青少年“營地教育”的建議》(上城35號)收悉。經我局主辦,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團市委會辦,現答複如下:
一、已開展的工作
1.優布局強宣傳,推動基地(營地)發展
一是合理規劃陣地布點。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等,推動跨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形成串點成線、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目前杭州市級研學基地全覆蓋,為全市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提供菜單式服務。二是開展基地(營地)活動宣傳。會同市文廣遊局加大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相關政策動向的解讀,宣傳介紹各基地和營地以及開展相關活動的情況,發掘和報道一批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典型經驗、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研學旅行的良好社會環境。
2.立足杭州實際,推進研學旅行工作
一是挖掘整合“第二課堂”資源。充分利用黨委政府主導、財政經費補助、場館資源整合、學生免費參加的校外陣地——青少年學生“第二課堂”,通過“一館一課程”項目建設和星級場館認定機製,進一步豐富校外研學資源,鼓勵中小學生利用寒暑假、春秋假等節假日參與“第二課堂”研學活動。二是注重打造研學旅行特色。鼓勵各地充分利用好本區域特色,如淳安縣大墅鎮立足本地生態資源,以自由野研學營地為依托,積極打造大墅鎮“研學小鎮”特色研學課程,探索產業共生和區域共富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富陽區洞橋鎮創新“營地+”跨界模式,相繼引進杭州(國際)青少年洞橋營地、山也度·塘灣裏、少年軍洞橋營地等項目。三是加強基地(營地)課程建設。要求每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根據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有針對性地開發自然類、曆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活動課程,每門課程內容時間跨度不少於1個小時。指導推動跨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形成串點成線、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為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提供菜單式服務,打造營地輻射式研學線路。
二、下一步工作
1.持續深化校外營地教育課程建設
一是深挖研學資源,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發掘周邊研學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提高課程質量。二是借力開發課程,不斷調整優化人員結構,同時積極借助外部專家力量,充實課程研發力量。三是提升知名度,加大營地教育的社會宣傳力度,讓更多學生參加校外研學實踐活動,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2.持續加強校外營地的日常管理
市場監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強研學機構食品安全監管,嚴格開展食品安全監測和抽檢,做好相應保障工作。消防部門加強消防安全巡查,特別是對校外營地的日常消防檢查和培訓,要求營地定期開展消防隱患排查、消防逃生演習等工作。公安部門加強日常治安管理,對校外營地的住宿登記、人員聚集管理等開展定期檢查,確保活動安全。
3.持續推進校外營地教育多元發展
圍繞“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文化之旅”“活力之旅”主題,探索推動公共資源和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積極打造滿足青少年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營地研學旅行線路,提高青少年綜合能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衷心感謝您對杭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葉春 電話:8958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