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02489516/2024-275930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成文日期: 2024-11-25
發布單位: 杭州市教育局 主題分類: 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關於杭州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富陽9號建議的答複
時間:2024-11-25 20:55      來源:杭州市教育局      瀏覽次數:

俞民平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創新郊區縣(區)高端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機製,服務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建議》(富陽9號)收悉。經我局主辦,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會辦,現答複如下:

一、已開展的主要工作

我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努力構建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強調職業教育在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中的核心作用,為本市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一)擴充資源,夯實職教類型地位

2023年,市本級職業教育投入21.27億元,占市本級教育投入總支出的22.47%。全麵落實生均撥款製度,其中市本級高等職業教育生均達1.5萬元/生,居全省領先水平。全市範圍內,各區縣也紛紛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支持本區域職業教育的發展。

2022年至2024年,我市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擴充,6所中職學校校區相繼落成啟用。強化縣域職業教育力量,新建臨安職教中心與西湖職高國家產教融合中心。目前,我市所有縣域內職業學校均已達到辦學條件標準,校園麵積、教學設施等硬件條件均有顯著優化,直接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未來三年內,區縣職業教育資源還將進一步得到改善,規劃新建多個重點項目,包括富陽職高大青校區、富陽區技工學校新校區、餘杭科技職高、喬司職高東校區、淳安縣育才中學擴建校區等,郊區縣(區)高端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二)優化布局,動態調整專業結構

根據我市經濟發展特點,緊盯新技術和新興產業趨勢,增設了一批新專業,淘汰了部分落後專業。引導高等院校加快傳統學科與數字技術融合交叉項目建設、鼓勵職業院校推廣普及智能製造類專業課程體係、支持中職教育暢通人才培養通道。

2023年,我市高職院校新增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應用等43個朝陽專業。2022年至2024年,我市共有24所中職學校新開設了44個新興專業,其中區縣中職學校新增的新興專業多達30個。當前我市中職學校專業布點總數327個,涵蓋了16大行業,涉及45個專業類別,確保了在校生數專業分布與我市主導產業需求相匹配。

(三)適應變革,暢通人才成長通道

持續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近年來,我市中職畢業生升學比例顯著提升,五年間增長近20個百分點,2023年達到84%,提前達成省設定的至2027年中職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80%的目標。同年,中職畢業生升讀本科院校的人數突破至1379人,中職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橋梁更加穩固。2024年,我市五年製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達到約11500人,相比2023年增長了25%以上。同時,中本一體化人才培養也有新的突破,富陽區職業教育中心與浙江藥科職業大學聯辦“生物製藥工藝”中本班,中職學生升學路徑進一步拓寬。

積極探索校企一體化育人新模式。參與職業教育1+X證書製度改革,杭州所有中職學校全部參與試點工作,涉及65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與試點學生每年累計達1.2萬餘人次。

(四)校企合作,以產促教共贏發展

優化“政行校企”合作機製,發揮“政府引導、行業牽頭、校企互動”作用,聚焦“415X”先進製造業、“315”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需求,深入推進產教融合,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舉辦“訂單班”“冠名班”,計劃到2027年,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舉辦“訂單班”“冠名班”超100個。

深化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試點以來,累計培育國家級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2家、省級33家;省級產教融合示範基地5個;省級產教融合工程項目16個;省級產教融合聯盟1家、市級5家;省級產學研合作育人協同項目18個。2021年以來,通過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各層次職業院校深度合作,建設50多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現代產業學院,形成不同層次人才培養梯隊。如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與阿裏巴巴合作共建全國首家“橙點數字經濟產業學院”,蕭山技師學院與東軟教育共建“數字產業學院”,中策職校與杭州飲食服務集團、省餐飲協會聯合成立杭幫菜產業學院。各產業學院全方位培育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夯實數字經濟人力資源保障。

(五)育訓並舉,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貫徹“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並重”的法定要求,麵向包括企業職工在內的社會各類人員開展相關職業技能培訓,2023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培訓(32學時以上)完成156342人次,有效提升全市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23年投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3686萬元,2024安排3720萬元,用於支持實施新時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打響“名城工匠”品牌,重點聚焦智能互聯、生物醫藥、高端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等重點領域,大規模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迭代“浙派工匠”數字化應用。

(六)政策護航,提高人才生活品質

放寬技能人才落戶條件。2023年,會同市公安局、市委人才辦等部門,製定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杭政辦函〔2023〕33號)。其中,對於技能人才落戶提出:45周歲以下具有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二級及以上證書)、3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三級證書),在市區工作且已由工作單位正常繳納6個月及以上社會保險(不含補繳),並在市區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技能人才,可在市區辦理落戶。技能人才落戶時可隨遷配偶、未成年子女,不受婚齡條件限製。

製定出台“春雨計劃”,解決包括高端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在內的廣大新市民和青年群體在杭就業、住房、生活等方麵困難,包括強化就業創業支持、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係、有效提高生活品質、構建完善城市合夥人製度等四大領域舉措。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完善政策供給、創新機製體製,深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培養更多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推動技能型社會快速發展。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製度賦能體係升級。當前,我市正著手研究製定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1+X”政策體係。體係將以《關於加快構建杭州市現代職業教育體係的行動方案(暫名)》為核心,輔以係列不同領域的配套子政策。通過綜合性政策措施,全麵推動職教體係的優化升級,推進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

二是深化產教融合,強化頭雁引領效應。推進產教融合“五個一批”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吉利集團、萬向集團等作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企業的輻射效應,加大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培育。統籌政府部門、行業企業、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的資源,探索建立產教融合研究院。加速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學院,促進企業與學校間的學區互動合作平台構建,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生態係統。

三是升級培養體係,推動高端人才培育。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升級”行動計劃,持續擴大中高職一體化及中本一體化培養規模。目標至2027年,我市通過長學製教育模式招收的學生比例將達到中職總招生的65%以上,計劃平均每年遞增7個百分點。鼓勵並支持區縣中職學校積極探索中高職一體化、中本一體化的教育模式。持續暢通發展通道,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學曆層次,打造一支複合型高端技能人才隊伍。

衷心感謝您對杭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職成教處 宋小華      電話:8958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