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气象台4月8日14时10分发布的市区天气预报:今天下午到夜里多云到晴;明天多云转阴,傍晚到夜里局部有阵雨;后天阴转多云。今天下午到夜里偏南风3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2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9度,明天平均相对湿度65%。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热搜词:
索引號: 002489516/2024-275939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成文日期: 2024-11-25
發布單位: 杭州市教育局 主題分類: 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關於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115號提案的答複
時間:2024-11-25 21:07      來源:杭州市教育局      瀏覽次數:249

民進市委會:

您在市十二屆政協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進一步深化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推動我市數字更好賦能教育的建議》(市115號)收悉。經我局主辦,現答複如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科教興國戰略任務。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要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在此背景下,您提出的提案非常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一、智慧校園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一)綜合場景提供了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的係統支撐

近年來,基於杭州城市大腦2.0的總體架構,杭州建設了一係列“智慧教育”綜合應用場景。目前,“智慧教育”已完成“2-114N(12)”任務建設。“2”為兩端賦能——麵向市民服務的浙裏辦入口“學在杭州”教育服務集成和麵向管理者的浙政釘“智慧教育”工作台。“114”為建成一個數字駕駛艙、一個數字底座,並完成構建“數智助學”“數智優學”“數智樂學”“數智護學”四大場景。“N”表示在此框架下不斷擴展應用,目前已上線“入學早知道”等12個應用。杭州城市大腦2.0智慧教育綜合應用場景建設為全市中小學校推進智慧教育提供全量教育數據及市級場景係統支撐。

(二)優質資源提供了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的內容要素

“杭州美好教育雲”數字資源服務平台為資源課程、名師網絡工作室、數字家校、網絡學習空間等在線教育應用提供了平台支撐和內容要素。“共享優課”創立了杭州特色的數字資源品牌,2023年在線學習總量達800餘萬人次,當前正持續推進多類別的優質資源建設,如2023年新增同步課程555門,總量累計達1999門;省級“基礎教育精品課”95節,其中62節入選部級“基礎教育精品課”,在全市形成了種類豐富、學段全覆蓋的優質資源庫。“問道名師”在線答疑係統免費為學生提供了課後輔導、心理谘詢等在線學習指導服務。由平台、資源和在線服務構建起的立體式數字資源服務體係有力支撐了城鄉區域和學校之間的優質資源共享,助力教育共富。

(三)試點創新引領著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的迭代升級

杭州市2015年起開展智慧校園示範校創建工作,至2020年,全市總共439所中小學、幼兒園被評為杭州市智慧教育示範校。2020年,杭州市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將其中的優秀成果編印成《杭州市智慧教育示範校優秀成果集(2015-2020)》一書並進行了總結推廣。為加快學校數字化改革探索與實踐步伐,全麵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校園治理的融合創新,2021年,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下發了《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關於組織開展杭州市數字教育標杆學校創建第一批申報工作的知》(杭教辦計〔2021〕112號),啟動培育和樹立數字教育創新學校工作,引領全市同類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迭代升級。

二、下一步將推進的相關工作

提案在分析了本市智慧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之上,非常有建設性地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智慧校園架構的頂層設計;二是加強地方政府對智慧校園建設的引導作用;三是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校園的“軟實力”。我們將根據這些建設性的建議,下一步就智慧校園建設相關要求,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實施四項工程,夯實智慧校園建設基礎

2015-2020年,杭州市教育信息化經曆了兩輪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實施了《杭州市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信息化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2023年,浙江省教育廳印發了《浙江省數字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通知。麵對國家政策引領的新導向、省數字教育推進的新要求、杭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杭州市教育局於2024年4月8日印發了《杭州市數字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實施方案明確了四項實施工程12個建設任務:一是實施“數智強基”工程,構建更智能、更安全的數字教育支撐體係;二是實施“數智治理”工程,構建更精準、更高效的數字教育治理體係;三是實施“數智優學”工程,構建更優質、更普惠的數字教育應用體係;四是實施“數智人才”培育工程,構建更完備、更專業的數字教育人才體係。

(二)創建引領標杆,全麵推進智慧校園迭代建設

杭州市將智慧校園建設工作貫穿於四個“數智工程”之中,重點從學校新基建、學校治理、教育教學以及師生數字素養等四個維度作了總體的部署與任務安排。整體思路可概括為“省級指南標準,標杆試點引領,區域部署認定,全麵迭代建設”。

“省級指南要求”對杭州新一輪智慧校園迭代建設提出了具體內容和標準要求。2022年11月,浙江省教育係統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浙江省普通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南(試行)》,指南從校園基礎設施、校園資源數據、校園應用服務、師生信息素養、保障體係及特色發展等六個方麵對智慧校園建設作了全麵的具體要求。杭州市將立足區域特點,根據指南要求推進迭代建設。

“標杆試點引領”指2021年啟動並分三批推進杭州市數字教育創新學校的創建工作,到2027年前將建成不少於100所創新校,為智慧校園建設樹立標杆。2023年已完成第一批創建學校的驗收及推廣,2024年將完成第二批創建學校的驗收評估,同時開啟第三批市級數字教育創新校的創建遴選工作。

“區域部署認定”“全麵推進迭代”是落實杭州新一輪智慧校園替代建設的具體舉措。2023年,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杭州市中小學智慧校園認定工作的通知》(杭教辦發展〔2023〕146號),啟動了智慧校園新一輪的建設工作。通知明確要求以區域為單位部署推進建設,並形成“建設——認定”的閉環工作要求,確保智慧校園迭代建設不流於走過場。通知同時提出了具體的建設要求:至2027年前,全市智慧校園建成率不低於95%,對於教育水平高的區域要求達到全覆蓋。

(三)創新引導機製,提升中小學校數字“軟實力”

杭州市非常重視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工作,在《杭州市數字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對教師數字素養和學校信息化領導力作了專門部署,要求構建“以校為本、立足課堂、應用驅動、實踐創新”的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機製,並開展市級數字教育“十佳”“百優”典型案例和市級“數智優師”選樹活動,引領教師數字賦能專業發展;建設教師職業生涯全周期數字檔案,多維度精準生成“教師畫像”,賦能教師發展。全麵實施中小學校首席信息官(CIO)製度,實現中小學校首席信息官、數字專員全覆蓋,教育管理部門首席數據官、數字專員100%配備。

三、進一步加強相關保障工作

杭州市教育局已對數字教育及智慧校園建設部署了新一輪行動,在後續四年中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組織保障。

(一)強化統籌,完善組織保障

強化教育數字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的數字化轉型組織架構,建立統籌推進、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製。實施各級數字教育應用試點示範,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先進經驗,輻射帶動區域智慧校園的替代升級。

(二)加大投入,落實要素保障

統籌優化經費支出結構,保障數字教育建設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的經費投入。支持數字教育創新(標杆)校創建智慧校園迭代建設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基於區域數字教育的要素保障,落實智慧校園新型基礎建設的投入,落實學校數據、人才、裝備等要素的保障。

(三)認定評估,強化成效保障

加強智慧校園迭代建設的認定評估,構建學校科學、先進、適切的教育數字化配套環境。形成校、區、市、省為一體的智慧校園建設認定估機製,形成按時彙總、報送數據和工作進展、及時研究新情況與新問題的工作氛圍。同時,根據省建設指南,由學校屬地管理教育機構為主,以國家監測平台為主要依據,推動建設和應用成效的監測與效果評估的數據化、實時化和常態化。

衷心感謝您對杭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錢 峰       電話:87077103

国家部委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党委各部门网站 市政府各部门网站 区县(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郑重声明
网站标识码:3301000005
备案:浙ICP备 05000003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1397
主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本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