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744126298/2024-275712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成文日期: 2024-11-05
發布單位: 市委金融辦(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委金融工委 主題分類: 其他
杭州市委金融辦關於市十二屆政協三次會議138號提案的答複意見
時間:2024-11-05 15:31      來源:中共杭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杭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瀏覽次數:

民革市委會:

貴委在市第十二屆政協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深入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感謝貴委對我市金融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對建議中的內容,我辦會同市數據局、上城區政府、蕭山區政府等單位進行了研究,現結合工作實際,將相關內容回複如下:

一、關於“高水平供給,回歸金融價值服務實體經濟”的建議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多年來,我辦持續實施融資暢通工程,著力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製造業等重點行業以及全市重點項目融資力度。2023年,全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分別新增805億元、2006億元,餘額增速分別為22.3%、20.6%,均顯著高於各項貸款增速。二是深入實施鳳凰行動升級版,推動優質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2家,其中21家為民營企業。截至2023年底,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302家,穩居全國第四。三是加快推進科創金融改革,依托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契機,探索科創金融專營機構認定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科創金融產品服務,推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科創企業信貸規模擴麵增量。截至2023年底,我市科創貸款達3353.45億元,同比增長22.5%,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誠如貴委所言,提供高水平的金融供給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後續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是強化政策保障,製定並實施《加快金融要素保障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聚焦現代金融產業發展,提升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質效。二是修訂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綜合評價辦法,深化市政府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機製,引導在杭金融機構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機製。三是加快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優化科創金融供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科創企業服務力度,力爭推動科創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二、關於“推進一體化,構建金融生態發展格局”的建議

我辦突出新興金融先發優勢,積極推動金融發展生態日趨完善。在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方麵,我辦依托浙江省股交中心總部在杭優勢,支持省股交中心以杭州為總部,深化區域性股權市場浙江創新試點,與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建立互聯互通機製。2023年,成功獲批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在做大在杭金融機構方麵,我辦積極支持並推動在杭金融機構總部通過增資、爭取金融牌照等方式做大做強。2023年支持連通公司增資15.6億元,杭州銀行、浙商銀行等在杭銀行機構總部也正籌劃增資事宜。2023年,我市更是出台獎勵政策,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按其向社會募集資金補充實收資本1%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下一步結合貴委的建議,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區域性股權市場浙江創新試點,建設完善科創助力板、生物醫藥板、科創人才板、專精特新板、共同富裕板,建立健全與三大交易所及新三板之間的“專板對多層”掛牌機製。二是推進創投股權和私募股權份額轉讓平台建設,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建立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相適應的報價轉讓係統與機製。三是加快落實金融機構增資獎勵政策,釋放政策紅利,助力在杭金融機構通過增資做大做強。

三、關於“業態高端化,打造特色金融總部基地”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契機,以杭州金融城、錢江世紀城為核心,強化金融機構招引集聚,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金融業態2000餘家,省級以上銀證保持牌金融機構超300家。省股權交易中心、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杭州產權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平台,浙江銀保監局、浙江證監局等金融監管部門均設在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區,目前,港灣核心區已是全省金融機構總部的集聚高地。2023年,為進一步強化金融資源集聚,我們出台了《關於建設現代金融創新高地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及配套獎勵細則,其中對持牌金融機構總部、金融控股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落戶我市明確給予財政獎勵,同時對於管理規模超百億的資產管理機構總部給予一次性獎勵,進一步提升金融招商政策吸引力。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引新育強,進一步引導推動更多金融機構總部在港灣落地。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加快推動現代金融高地政策落地兌現,提升政策兌現便利化程度,釋放政策紅利,為屬地招商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強化市區聯動,優化金融招商機製,推動上城區、蕭山區等港灣核心區域,精研金融賽道布局,做好項目盯引,加強靶向招商、清單招商、敲門招商,爭取落地更多優質的金融產業項目。

四、關於“挖掘大數據,激活金融發展科技動力”的建議

杭州作為金融科技的先發城市,一直以來,始終堅持將科技賦能金融作為我市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點特色,據《2023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杭州金融科技消費者體驗指標連續6年全球第一。在數字金融產業方麵,先後成功招引世界銀行全球數字金融中心、螞蟻集團全球總部、連通公司(全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中資管金融科技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數字金融項目落戶杭州,連連數字成功赴港上市,數字金融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強化。在金融數據整合方麵,市數據局依托市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已歸集、編目公積金中心、市金投集團、銀行的部分批量數據和接口,比如杭州市委貸銀行網點信息、浙江杭州工商銀行抵押權登記信息查詢、浙江杭州聯合銀行抵押注銷結清信息查詢、浙江杭州浙商銀行注銷信息查詢等,為省、市、區各級單位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為進一步整合資源挖掘數據潛力,市金投集團成立了數據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組建市數據集團。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堅持數字賦能,推動數字金融大力發展。一是大力推進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杭州國際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中心。二是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繼續拓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進一步提升數字人民幣應用的行業覆蓋麵、縣域貫通度、群眾體驗感,打造杭州數字人民幣應用標誌性場景,提升杭州數字人民幣試點辨識度。三是有力承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和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組織做好試點項目申報認定,以試點為契機,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五、關於“推進網格化,優化金融發展服務環境”的建議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裏”是要為企業和民眾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近年來,圍繞提升金融便利度,我們積極發力。一是依托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契機,以一線分支機構為重點,組織開展科創金融專營機構認定工作,推動科創金融服務專業化、便捷化觸達科創企業。2023年,共認定科創金融專營機構21家。二是組織在杭金融機構開展“百行萬企共依存同發展”金融助力穩經濟行動,號召金融顧問送政策入企、送服務上門,金融機構的2萬名金融顧問累計服務超18萬家企業,投放信貸總額超4300億元。三是創新打造杭州金融綜合服務平台,聚焦服務民營與小微企業,基於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打造形成一個集金融超市、融資撮合、信用服務等多功能一站式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截至2023年底,平台已累計幫助11.3萬家企業撮合融資金額超3211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科技賦能金融,迭代升級杭州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打造集金融供需對接、政策宣傳等功能於一體的金融基礎設施平台,鼓勵金融機構、相關部門和區、縣(市)依托平台,創新惠企產品和服務,暢通銀企對接通道。二是全麵推行數字人民幣與電子支付條碼互通,推動各銀行機構、支付機構大力推廣支持數字人民幣受理的聚合收款設備,打造智能化、便捷化支付環境。

六、關於“擴展核心區,整合金融港灣周邊潛力”的建議

為進一步融入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大局,2021年,我們積極推動省裏將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區沿江擴麵,擴麵後核心區範圍得到有力拓寬:錢塘江北岸從錢江新城向東延伸至錢江新城二期,向西延伸至望江新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錢塘江南岸從錢江世紀城向西延伸至杭州市濱江區沿江區域。2023年,我辦牽頭聯合省金融局、錢塘江金融港灣相關地市,在上城區建設完成錢塘江金融港灣服務中心,打造浙江和杭州現代金融服務的重要窗口。

為進一步整合周邊潛力,提升核心區發展能級,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好用好錢塘江金融港灣服務中心,強化與錢塘江金融港灣相關城市的交流合作,提升杭州作為港灣核心區的影響力。二是推動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區、金融特色小鎮等金融集聚區與城西科創大走廊等科創資源集聚區的聯動,促進產融合作,提升核心區金融輻射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