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飯碗”何以裝進更多“餘杭糧”
時間:2024-12-11 09:57 來源:杭州日報 瀏覽次數:

4.jpg


崇化村雜交晚稻千畝示範片。


日前,在2024年浙江省雜交晚稻千畝示範片高產競賽中,餘杭區瓶窯鎮崇化村的雜交晚稻千畝示範片憑借其高產量摘得桂冠。這是餘杭區水稻高產示範片畝產連續兩年奪得全省第一。

今年因高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水稻產量普遍受到影響。但作為“農業強區”的餘杭,糧倉根基依然很穩,其增產豐收的底氣源自哪裏?

近年來,餘杭區依托中國水稻所等科研力量,示範推廣甬優、浙粳優等高產優質品種。“這次奪魁的示範片種植的品種主要有甬優31、甬優33。後者抗高溫特性明顯,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依然能保持高產量、優質量。”餘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嘉禾香一號”“浙禾香二號”等一批高產穩產、優質綠色的水稻新品種也在餘杭相繼推出。目前,餘杭全區優質稻占比達到75%以上。

有了“良種”,“良技”也要跟得上。在促進糧食節本增效的過程中,餘杭區大力推廣水稻精準播種機插、精量穴直播、側深施肥、水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等農業科技,並加快升級水稻育秧和加工設備。截至目前,餘杭已開設了多個優質“稻產加銷”一體化稻米加工中心,在良渚、徑山、瓶窯、中泰等多地推廣水稻機插疊盤出苗育供秧技術。

同時,數字化的應用服務也在撬動農技推廣的新發展。今年9月,餘杭區上線了禹上三農“醫”點通平台。該平台整合了農業係統和社會農業組織的高素質農業技術人才,可為全區農戶提供“線上掛號+線下問診”的農技服務。目前,該平台的相關技術團隊已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服務100餘次。

在科學、高效的糧食生產模式下,餘杭區捷報頻傳。今年,餘杭區共落實中央糧油規模生產主體單產提升項目8個、省級糧油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片10個、市級優質高產高效示範區3個。相比上一年,今年餘杭新增糧油作物示範麵積10867畝,示範帶動麵積大幅增長。

廣袤田疇,新一年的豐收正在孕育。接下來,餘杭區將繼續做好高產攻關工作,為浙江“飯碗”注入更多“餘杭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