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專欄 > 重要專題 > 政府開放日 > 公民走進機關
以全市衛生健康現代化為翼,繪就高品質生活美好圖景
時間:2024-12-09 09:01      來源:健康杭州      瀏覽次數:

640.png

“截至目前,杭州完成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30000餘劑次、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30萬人次,建成基層生育谘詢門診50個,升級改造區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14家,在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醫、防、護’兒童健康管理中心92家。”近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結果出爐,市衛生健康委交出高分成績單。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來自民生保障的溫暖底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以“幸福助老”“快樂成長”“溫暖守護”等民生實事為載體,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實效回應民生期盼,潤澤杭城百姓。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健康杭州一諾千金。這一年,從智慧醫療到整體智治,從善育在杭到小月齡托,從西部補短到醫療集團矩陣,從衛生城市到健康城市樣板市,全市衛生健康係統始終緊扣“深化改革、強基固本、提質增效”主題主線,紮實推進“六個衛健”體係建設,奮力打造衛生健康領域共同富裕和衛生健康現代化先行市,繪出一幅幅幸福示範標杆城市高品質生活的美好圖景。


護好“老弱幼”及育齡群體

一體推進全齡友好社會擦亮健康共富底色

“我們是雙職工家庭,產假結束就沒人帶娃了,所以在孩子5個月大時就決定送托。”家住拱墅區的派派媽媽從寶寶3個月大時便開始尋找小月齡托班,最後選擇了濱江區的通寧托育園。半年過去,寶寶從不會爬到能扶著走,再到聽懂語言交流,一係列變化讓她倍感欣喜。

作為人才流入型城市,杭州一直把“幼有善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減輕年輕人養育負擔,減少托育服務供給盲區,補齊托育人才培養短板。

640.jpg

今年,市衛生健康委以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範項目為載體,落實全市新建居住區同步規劃配建嬰幼兒照護服務用房343處,建成社區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托育機構350家,總托位數達5.9萬個,每千人托位數達4.7個,2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已達5539個;累計發放孕產、育兒補助1.59億元,向西部地區發放嬰幼兒養育照護券,為全市普惠托育機構統一購買托育責任險,經驗做法先後8次在全國及省市重要會議上交流發言。

立足普惠、優質、均衡,杭州一體推進生育友好以及兒童、青年、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推動全齡友好邁向新高度。

當下,麵對保障“老弱幼”及育齡群體這道民生基本題,杭州給出的答案持續向高點躍進。全市完成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30077劑次、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30萬人次,建成基層生育谘詢門診50個;開展全市心理健康百場講座活動,實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第二代長效針劑免費治療工作;杭州市縣鄉三級推出50餘項個性化生育支持措施,打造新型婚育文化主題公園(街區)20個,新建五星級母嬰室20個。

640 (1).jpg


名醫、名院就在百姓“家門口”

市屬公立醫院一體化管理推動西部補短

總建築麵積31.3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床位數1200張,已完成主體結構中間驗收,今年年底前將陸續完成智能化工程、暖通空調、淨化工程等專項招標。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城東新院區項目迎來進展,計劃提前到2026年6月完工。屆時該院將建設成為輻射錢江新城二期,融醫教研防為一體、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水平研究型、國際化、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如何讓優質醫療資源離百姓近一點、再近一點?市衛生健康委直麵百姓新需求、回應新期待,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加快推進重點民生項目工程,打造市屬醫療集團新矩陣,為健康共富行動增添新福祉。

640 (2).jpg

今年,市一醫院“一院五區”、市紅會醫院“一院兩區”管理一體化、服務同質化、學科差異化成效初步顯現。市一醫院融合院校領先優勢,率先成立運動神經元、阿爾茨海默病等罕見病診療中心;市九醫院轉型為中西醫結合類別,獲批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錢塘院區;市三醫院臨平院區項目通過立項審查;市四醫院濱江院區按年底開工目標有序推進;市九醫院二期工程開工後進展順利。

如今,在家門口就看上“名醫、名科、名院”的夢想已照進現實。

隨著桐廬一院升格為市級三甲醫院並啟動運營,高質量實施衛生健康公共服務西部補短提升工程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在市屬醫院下沉幫扶指導下,西部35家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完成提檔升級,919家村衛生室規範化率達100%,52輛醫療巡回服務車開到百姓家門口,“固定+流動”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係更加完善,助力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640 (3).jpg

杭州是一座力求城鄉等值的城市,當下,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杭州市縣域醫共體、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步伐走在全省前列。在城市優質醫療資源“雙循環”管理下,患者精準上轉同比提高51.3%,建成慢性病一體化門診165家,基層營養指導工作站30個,體重管理門診54個。

640 (4).jpg


智慧醫療迭代讓看病“少跑路”

數字化變革加速健康體係整體智治

“動動手指,藥品就配送到家了,真的很方便。”馬先生笑著說。一到秋冬換季,馬先生就容易皮膚幹燥起皮。今年,他在手機上通過杭州市互聯網醫院進行複診配藥。市三醫院的接診醫生根據馬先生的症狀,為其開具了尿素乳膏。從攜帶各類檢查單排隊掛號,到帶著一部手機走遍醫院,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馬先生親曆杭州市就醫場景數字化變革全過程。

640 (5).jpg

迭代升級市互聯網醫院、全國首創“七碼合一”疫苗身份證、全市域推廣“家醫有約”綜合服務平台、全省率先建設中醫藥文化數字健康生活館……這一年,市衛生健康委深化城市大腦2.0智慧醫療係統建設,撬動衛生健康行業治理現代化,一係列改革成果讓百姓可見、可感、可及。

640 (6).jpg

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杭州一直在路上。

醫患溝通更方便了。利用微信即時通訊優勢,“家醫有約”綜合服務平台線上+線下服務簽約居民436.77萬人,健康服務新模式逐步形成。

就醫更舒心了。市互聯網醫院開發特色應用專區,日訪問量超20萬人次。6家醫院承擔浙江未來醫院試點場景建設任務。“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被國家數據局納入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服務更智能了。全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全覆蓋,實際使用率超70%,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能力。10個“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通過國家部委驗收。

急救設施布局更均衡了。今年,杭州將在公共場所新增AED(自動體外除顫儀)720台,累計8800餘台,達到70.3台/10萬人;新(改)建急救站點28個,配置救護車輛32輛。

640 (1).png

人民健康水平是檢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尺。如今的杭州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底不斷織密,人民群眾更健康。杭州公共健康治理能力位列全國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榜首,榮獲世界衛生組織授予的“世界無煙日獎”,並受邀在博鼇亞洲論壇“健康城市市長論壇”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圓桌論壇上交流發言。在2023年度健康浙江考核中,全市5個區縣進入全省前十,全市健康社區覆蓋率達到95.5%,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5.41%,位居全國前列、全省第一,健康杭州聲譽持續增強。

640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