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杭州如何探索?
時間:2024-02-01 10:45 來源:杭州日報 瀏覽次數:

1月31日下午,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閉幕會上通過了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建議案——《關於厚植曆史文化名城優勢 古今融合中外互鑒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作出杭州探索的建議》。

文化是一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獨特韻味與精氣神。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自古以來就以“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享譽世界,坐擁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和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

“厚植曆史文化名城優勢,古今融合,中外互鑒,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作出杭州探索”,既是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入學習貫徹,也是杭州在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頭的應有之義。

建議案從7個方麵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堅持思想鑄魂、廣泛凝聚共識,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探索者;賡續曆史文脈、彰顯時代價值,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示範者;涵養人文精神、打造文化地標,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促進者;繁榮文化事業、推進精神富有,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推動者;突出創新融合、壯大文化產業,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奮鬥者;深化文明創建、擦亮最美底色,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加強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當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傳播者。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建議案提出,要立足五千年宏闊的曆史坐標,加強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研究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踐研究,完善多層次宣傳傳播體係,通過落實“第一議題”製度、辦好“杭州論壇”報告會、拓展“好聲音”“堂前燕”“新村夜話”等宣講品牌,運用動漫、短視頻等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廣泛凝聚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共識與力量。

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建議案提出,要實施曆史文脈賡續行動,擦亮中華文明的杭州標識。其中具體講到,將良渚遺址建設成為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心;支持錢塘江古塘·潮文化景觀、天目窯遺址群等申遺;建立全市曆史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推進跨湖橋、良渚、臨安城遺址、泗州造紙遺址等考古發掘;高水平打造沉浸式的文化傳承展示中心,活態展現典籍中的杭州、文物中的杭州、遺跡中的杭州。

如何涵養曆史與現代共融、傳統與時尚交錯、質樸與絢麗兼具的鮮明城市品格?建議案提出一係列“新”思路——打造文化新IP、建設文化新地標、創作文化新精品。在新IP上,既要打造具有杭州特色、中國氣派、國際影響的超級文化IP,也要分類開發一批彰顯西湖文化、大運河文化、富春山居的文化IP;在新地標上,要充分發揮杭州國家版本館、之江文化中心等項目的牽引作用,推動文化、藝術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區域文化發展高地;在新精品上,要優化完善文藝創作生產機製,打造具有鮮明杭州特色和標識的現象級文學、影視、音樂、美術等文藝精品。

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設依靠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推動文化持續繁榮的助推器。建議案提出,要著眼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發展各項文化事業,在公共文化服務普惠均衡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優質文化服務資源供給,實現人民群眾精神財富的極大豐富。比如,加快表演藝術場館布點建設,完善城市書房建設標準和服務規範,大力推進嵌入式體育場地建設,打造“15分鍾品質生活圈”;統籌農家書屋+新華書店+鄉村博物館等建設,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微空間,弘揚鄉土精神、傳承地域文化;辦好農村“我們的村歌”“我們的村舞”“我們的村禮”“村BA”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用好用活農村文化大禮堂。

文化產業為文化繁榮持續注入新動能。建議案提出,實施“文化+”的創新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會展、餐飲等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設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搶占文化產業發展的製高點,形成頭雁領航、強雁跟進、雛雁密布的人文經濟地圖。

此外,建議案還提出,要紮實開展群眾性、人文類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良家風、厚養淳樸民風、培育清正社風,引導廣大市民積極踐行文明新風尚。同時,要深化杭州亞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作用,探索構建覆蓋體育賽事、國際會議、文旅體驗、融媒傳播等一體化傳播體係;拓展國際傳播渠道,通過短視頻、紀錄片等國際化表達、年輕化敘事的方式,打響杭州科創、杭州製造、杭州服務、杭州消費等杭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