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786/2024-0064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公開日期: | 2024-03-15 | |
發布單位: | 市統計局 | 主題分類: | 統計 |
杭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杭州調查隊
2023年,杭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力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推動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全市經濟穩進向好,亞(殘)運會成功舉辦,創新動能不斷積聚,社會事業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城市能級躍上新台階。
一、綜合[1]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0059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7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5667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14045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為1.7:28.3:70.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61129元(按年平均彙率折算為22866美元)。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26.5萬元/人[3],規模以上工業勞動生產率為40.3萬元/人。
圖1 2019-2023年全市生產總值及增速
據2023年全市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2.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54.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4.2%;常住人口出生率為6.7‰,死亡率為5.4‰,自然增長率為1.3‰。全市戶籍人口860.6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2.9萬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2%。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3%,服務價格上漲0.9%。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與上年持平,衣著價格上漲2.0%,居住價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3.1%,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5%,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0%。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購進價格分別比上年下降1.2%和5.1%。
表1 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
指標 | 2022年 | 2023年 |
居民消費價格 | 2.4 | 0.2 |
其中:食品煙酒 | 2.7 | 0 |
衣著 | -0.1 | 2.0 |
居住 | 0.9 | -0.5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1.6 | 0.4 |
交通通信 | 4.6 | -2.3 |
教育文化娛樂 | 6.4 | 3.1 |
醫療保健 | -0.6 | 1.5 |
其他用品及服務 | 1.9 | 3.0 |
全年新設立各類市場經營主體36.5萬戶,比上年增長26.7%,其中新設企業15.3萬戶,個體工商戶21.2萬戶,分別增長14.6%和37.1%。年末在冊市場經營主體187.5萬戶,其中企業96.1萬戶,個體工商戶90.9萬戶。
全年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增加值預計占GDP的比重為40.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5675億元,比上年增長8.5%,占GDP的比重為28.3%。五大產業生態圈(剔重)營業收入18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智能物聯、高端裝備、綠色能源產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7.0%、3.9%和12.3%,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分別下降11.2%和8.1%。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1.2%。年末私營企業87.0萬家,占企業總量的90.6%。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6132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88.5%,實現增加值255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8.6%。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1.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貨物出口4047億元,增長9.4%,占全市貨物出口的75.8%,比上年提高4.0個百分點。
二、農業和農村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57億元,比上年增長3.7%。糧食播種總麵積93.3千公頃、增長0.2%,總產量55.2萬噸、增長4.2%;蔬菜種植麵積103千公頃、增長2.4%,總產量360萬噸、增長2.6%;水產品總產量18.6萬噸,增長4.5%;生豬出欄145萬頭,增長10.3%。
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全年建成綜合示範型未來農場3家、特色提升型未來農場11家。累計培育強村公司524家、聯動村社1208個。實施“飛地”抱團項目127個,抱團村數1129個。籌措落實協作幫扶資金5.44億元,安排區縣(市)協作和“聯鄉結村”項目324個。打造縣域富民優勢特色產業鏈10條,全產業鏈產值212億元。全年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97億元,經營性收入154億元,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96.6%。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4984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55億元,增長2.4%。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2.6%和7.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0%、45.6%和53.8%。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5%。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6.3%,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7%。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786億元,下降0.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8.1%,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8556億元,增長1.8%,新產品產值率42.3%,工業產品產銷率98.3%。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118.6%、39.8%和147.2%。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686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4%。
四、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652億元,比上年增長2.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65億元,增長11.0%。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71億元,比上年增長5.2%。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6350億元,增長3.7%;餐飲收入1321億元,增長12.8%。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2.1%,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8.9%;石油類零售額增長2.2%;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長較快,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4.2%和19.6%,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分別增長93.7%和20.8%。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增長9.5%。
全年各類商品市場522個,全年交易額3653億元。
圖2 2019-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五、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31.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9.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6%。從投資投向看,工業投資增長29.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30.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73.3%、27.0%和22.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4.5%;民間項目投資增長8.6%;交通投資下降50.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11.6%。商品房銷售麵積1448萬平方米,增長3.9%,其中住宅銷售麵積1202萬平方米,增長2.9%。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8030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出口5339億元,增長3.7%;進口2691億元,增長11.3%。從主要出口市場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2311億元,增長9.2%;對美國出口增長12.2%;對歐盟出口下降5.6%。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4.4%,占出口總額的46.9%。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分別增長557.9%、37.3%和55.0%。
全年服務貿易出口1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
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1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出口1211億元,增長20.1%。
表2 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增速
指標 | 金額(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貨物貿易進出口額 | 8030 | 6.1 |
出口 | 5339 | 3.7 |
其中:機電產品 | 2502 | 14.4 |
高新技術產品 | 837 | -19.6 |
其中:民營企業 | 4047 | 9.4 |
其中:美國 | 958 | 12.2 |
歐盟 | 994 | -5.6 |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 2311 | 9.2 |
進口 | 2691 | 11.3 |
全年新引進外商投資項目1066個,其中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8個。實際利用外資8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製造業利用外資45.4億美元。全年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5個,累計已有137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杭投資239個項目。
年末全市設立各類境外投資企業(機構)3411家,比上年增長13.6%。國際經濟合作完成營業額21.4億美元,增長48.4%。全年境外總投資99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38.5億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93.6億美元,增長6.2%。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46億元,比上年增長25.0%。
全年貨運量4.5億噸,比上年增長3.5%。客運量1.6億人次,增長67.3%。至年末蕭山國際機場開通航線254條,其中國際航線48條,比上年增加14條。民航旅客吞吐量4117萬人次,增長105.5%。
表3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和客運量
指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全社會貨運量 | 萬噸 | 44667 | 3.5 |
鐵路 | 萬噸 | 454 | -6.7 |
公路 | 萬噸 | 35243 | 0.4 |
水路 | 萬噸 | 8925 | 18.4 |
民航 | 萬噸 | 45.9 | 3.1 |
全社會客運量 | 萬人次 | 16443 | 67.3 |
鐵路 | 萬人次 | 9553 | 113.9 |
公路 | 萬人次 | 4111 | 0.3 |
水路 | 萬人次 | 698 | 187.9 |
民航 | 萬人次 | 2081 | 104.3 |
年末社會機動車保有量442萬輛,比上年增長6.7%。非營運汽車保有量413萬輛,增長15.9%,其中私人汽車327萬輛,增長0.8%。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459億元,其中快遞業務收入367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7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900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675萬戶,年末5G基站3.5萬個。
八、財政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7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稅收收入2348億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36億元,增長3.7%,其中民生支出2065億元,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75%以上。
圖3 2019-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增速
全年金融業增加值2490億元,比上年增長7.7%。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7589億元,增長11.5%,其中住戶存款增長18.3%,非金融企業存款增長10.3%。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8642億元,增長9.5%。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42244億元,增長12.8%;住戶貸款26021億元,增長4.3%。
表4 2023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及增速
指標 | 年末數(億元) | 比上年末增長(%) |
各項存款餘額 | 77589 | 11.5 |
其中:住戶存款 | 23431 | 18.3 |
非金融企業存款 | 35194 | 10.3 |
各項貸款餘額 | 68642 | 9.5 |
其中:住戶貸款 | 26021 | 4.3 |
企(事)業單位貸款 | 42244 | 12.8 |
其中:短期貸款 | 12071 | 14.4 |
中長期貸款 | 25887 | 12.2 |
年末上市公司302家,其中境內上市228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2家,IPO融資113億元。年末創業板上市公司67家,當年新增4家。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59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861億元,分別增長6.5%和16.5%。全年各類保險賠付支出381億元,增長12.6%。其中,財產險賠付247億元,人身險賠付134億元,分別增長20.5%和0.3%。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97元,比上年增長5.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7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80元,增長6.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67,比上年縮小0.04。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5520元,增長11.7%。
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129元,比上年增長7.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4103元,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5133元,增長9.9%。
表5 2023年居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標
指標名稱 | 全體居民 | 城鎮常住居民 | 農村常住居民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73797 | 5.0 | 80587 | 4.6 | 48180 | 6.6 |
工資性收入 | 43269 | 5.1 | 47092 | 4.7 | 28844 | 6.7 |
經營淨收入 | 7656 | 5.5 | 6631 | 5.6 | 11521 | 6.0 |
財產淨收入 | 9761 | 4.3 | 11802 | 3.9 | 2057 | 5.8 |
轉移淨收入 | 13112 | 4.9 | 15062 | 4.4 | 5758 | 8.0 |
人均消費支出 | 50129 | 7.9 | 54103 | 7.5 | 35133 | 9.9 |
年末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846萬人、803萬人、716萬人和587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市統一調整到每人每月350元,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至平均每人每月1259元。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8.7萬人,全年發放困難家庭救助金12.4億元。
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機構250個、兒童福利機構8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722家。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1744張,為獨居老年人安裝“安居守護”智能安全監測設備5435戶。
全年發行各類福利彩票34.9億元,比上年增長36.2%。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生產總值之比為3.9%[4]。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243億元,增長16.9%,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9.2%,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全年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3.2萬件,比上年增長6.2%。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41件,增長1.6%。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5.3萬件,增長24.8%。
年末培育認定研發中心5985家,其中省級2234家,市級375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59家,其中國家級65家。眾創空間210家,其中國家級85家。全年技術交易總額1589億元,比上年增長49.8%,連續3年榮獲省“科技創新鼎”。
年末全市擁有普通高等學校40所,在校學生6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萬人,其中研究生12.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72.5%;普通高中101所,在校學生14.5萬人;職高和中等專業學校40所,在校學生6.95萬人;初中307所,在校學生29.4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為99.8%;小學515所,在校學生76.2萬人;幼兒園1074所,在園幼兒37.3萬人。新增托班幼兒9325人,其中普惠托班幼兒7960人,占比達到85.4%。新組建跨區域教共體85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總覆蓋率達94.4%。
十一、文化旅遊、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年末全市文化館(含省)16個,公共圖書館(含省)16個,博物館(紀念館)8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8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8項。全年拍攝電視劇7部218集。年末有線電視注冊用戶321萬戶。
全年旅遊休閑產業增加值10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0%。旅遊總收入1705億元,增長22.7%;旅遊總人數11269萬人次,增長39.0%,其中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6.6萬人次[5]。年末各類旅行社1079家,星級賓館93家,其中五星級22家,A級旅遊景區117個,其中5A級3個。
全年健康產業增加值1627億元,比上年下降0.9%。年末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626個,其中醫院414個。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6.1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3萬人,注冊護士7.2萬人。各類醫療機構床位10.0萬張,其中醫院床位9.5萬張。全市醫療機構完成診療人數16431萬人次。
杭州運動員全年獲得國際比賽獎牌47枚,其中金牌30枚,銀牌10枚;全國比賽獎牌422枚,其中金牌169枚,銀牌128枚。成功舉辦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45個國家(地區)11830名運動員參加亞運會、開展賽事5607場,44個國家(地區)3038名運動員參加亞殘運會、開展賽事2913場。杭州運動員創造佳績,共獲19枚亞運會金牌和23枚亞殘運會金牌。
全年新建嵌入式體育場地2098片、68.5萬平方米,新建省級基層場地設施186處、環浙步道505.6公裏,亞運場館賽前賽後常態化惠民開放。
全年銷售體育彩票71.3億元,比上年增長41.0%。
十二、城市建設
年末境內公路總裏程16622公裏,其中高速公路878公裏,臨建高速(臨安於潛至建德安仁段)、杭紹甬高速公路杭紹段(杭州段)主線建成通車。年末市區公共交通運營線路1371條。新開通地鐵車站5座,運營總裏程516公裏,全年地鐵客運量13.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43.6%。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8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9%。其中,全行業用電796億千瓦時,增長5.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91億千瓦時,下降1.5%。全年新(改)建城市公園65個,其中亞運主題公園30個,新增城市綠地822萬平方米,綠地開放共享總麵積3738公頃。新建成停車泊位17.3萬個,其中公共泊位1.4萬個。
十三、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市區年平均氣溫18.7℃,總降水量1167.2毫米。
全年市區空氣優良天數308天,優良率84.4%。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0.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6微克/立方米。市控以上斷麵水質III類以上比例保持100%,首獲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無廢城市”清源杯,入選首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森林覆蓋率達65.35%[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比上年增長2.5%,單位增加值能耗與上年持平。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7起、死亡106人,分別比上年下降7.9%和4.5%。
公報注釋:
[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三次產業劃分執行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2012)》。
[3]2023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預計數。
[4]根據浙江省統計局對2022年GDP最終核實結果,2022年杭州市R&D經費與GDP之比相應修訂為3.81%;2023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預計數。
[5]2021年開始,浙江省國內旅遊接待主要指標按照文化和旅遊部製定、國家統計局批準(國統製〔2020〕186號)的《全國文化文物和旅遊統計調查製度》中的《地方接待國內遊客抽樣調查方案》進行總體推算,旅遊接待相關數據為預計數。
[6]2022年起,森林覆蓋率采用國標口徑,不再采用省標口徑。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社保局;市場經營主體、各類商品市場、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管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未來農場、強村公司、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錢江海關;低保、社會服務和救助、福利彩票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公路裏程、公交運營線路數據來自市交通局;航空客貨運量、通航線路數據來自蕭山機場;地鐵運營數據來自市地鐵集團;停車泊位數據來自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生態建設、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各類事故發生起數、死亡人數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實際利用外資、外商投資數據來自市投資促進局;對外承包工程、服務貿易數據來自市商務局;用電量數據來自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戶籍人口、機動車擁有數據來自市公安局;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市郵管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保險業數據來自中國保監會浙江監管局;博物館、紀念館數據來自市園林文物局;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技術交易總額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電視劇、賓館、旅遊景點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上市公司數據來自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市醫療保障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森林覆蓋率數據來自市林業水利局;電話用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5G基站數據來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價格、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杭州調查隊;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