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促進基層應急管理與消防安全的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濱江區長河街道積極探索“應消一體、站隊一體、防消一體”的新模式,整合各類力量資源,創新機製,全麵優化基層應急消防指揮協同體係,為基層安全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
一是應消一體:整合資源,提升應急響應能力。以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專項整治為突破口,將應急管理與消防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形成統一的指揮體係和響應機製。實施“一社一方案”策略,規範架空層的停車秩序,並增設電動自行車充停場所。在小區增設硬隔離花箱和安全提示牌,推進門廳過道硬隔離設施,有效提升停車區域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規範性。今年共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夜查行動4次,派出79個檢查組,集中檢查住宅小區71個、自建房50幢、“三合一”、沿街門店等場所498處,電動自行車經營網點53個、維修店鋪61家,累計現場清理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數量481輛,整改各類消防安全隱患81個,有效預防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事故,提升了社區的消防安全水平。
二是站隊一體: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有效整合應急消防管理站與應急救援隊伍,構建一支反應迅速、行動專業、管理規範的消防救援力量。街道已建成區域性消防救援站12個,社區級消防救援站10個,近期還將提升改造4個社區消防工作站,並新建1個社區消防救援站。同時,組織網格員進行係統應用專業培訓,有效提高基層人員隱患排查的能力和質效。“站隊一體”的創新模式,確保了在火災等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立即調動專業隊伍,采取科學、有序的措施進行處置,顯著提升了應急救援的專業性和時效性。
三是防消一體:預防為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注重將消防安全管理與火災預防有機結合,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機製。通過紮實推進基層執法工作,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專項行動,累計排查“九小場所”2509家,高層建築624幢,規上企業“兩堂一舍”58家、人員密集場所74家,整改各類消防安全隱患共782處。同時,通過開展“拆窗破網、暢通生命通道”專項排查,排查隱患點220餘處,拆除43處違規設施,通過內部開啟方式整改67處。“防消一體”的模式,使得街道在火災預防和隱患整改方麵取得顯著成效。
四是創新實踐:多措並舉,提升治理效能。在“應消一體、站隊一體、防消一體”的模式下,濱江區積極探索治理創新,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成立園區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麵負責園區安全生產、綜合治理等工作。以華業科技園為中心,建設互聯網產業園消防區域站,進一步夯實消防工作基礎。依托園區治理中心“一長二員”隊伍,健全隱患排查整改閉環機製。已開展各類安全生產自查14次,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31處。充分發揮園區區域微型消防站作用,開展消防演練4次,安全培訓教育1次,築牢園區安全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