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專欄 > 重要專題 >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 全麵落實“六保”任務 > 六保 > 保基層運轉
淳安縣汾口鎮聚焦“三建三提” 探索站隊一體應急消防治理新模式
時間:2024-08-12 15:58      來源:杭州市應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瀏覽次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增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淳安縣汾口鎮抓住基層源頭,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聚焦應急預警能力、應急響應能力、應急減災能力,築牢應急管理的“前沿陣地”。

一是建立應急指揮中心,提升應急預警能力。信息線索互通互享。將應急消防管理站日常工作融入“141”基層治理體係,設置鎮域應急消防專線,整合升級“雪亮工程”建設,設置監控攝像頭點位560個,實現村社全覆蓋,其他重點領域、重點場所、重點路段實現100%全覆蓋。應急指揮雙腦聯動。構建綜合信息指揮室、應急消防救援指揮室雙腦聯動模式,完善預警信息共享、分析研判、指揮處置、力量增援等協同機製,進一步織密織細轄區安全預警信息網。隱患治理宣防結合。以基層網格隊伍為抓手,組建專職消防隊、隱患排查隊、消防宣防隊、便民服務隊四支宣防隊伍,開展沿街店鋪、九小場所、電動自行車、多業態經營場所排摸整治及安全五進宣傳,前移風險防範關口,構建群防群治防線。截至目前,聯動穩妥處置火災11起,救援17起;開展安全生產谘詢活動30餘次,分發各類宣傳資料2500餘份,開展平安巡防近2000公裏。

二是建強應急救援陣地,提升應急響應能力。打造占地麵積500的基層應急消防管理場所,設置專職隊員15名,配備液壓破拆工具、空氣呼吸器等專業設備和2輛消防車,規範化完成辦公室、資料室、詢問室、指揮室、應急物資倉庫等陣地建設。以“站隊融合、防救結合、以防為主、救早滅小”為目標,加強與社會救援隊伍、森林消防隊、民兵、村警等應急力量的磨合錘煉,形成“一呼百應”的應急救援模式,共協同處置應急救援事件26起。麵對重大險情,建立三級包保責任製,由聯片領導、聯村幹部、村社幹部形成聯防聯控防線,各包村組下沉一線,駐村協助開展應急搶險工作,實行“定村、定人、定責”清單化管理。特別是汛期,排查隱患點位154處,轉移人員35人。

三是建設應急防控體係,提升應急減災能力。完善應急管理組織架構。組建“2+1+N”應急消防管理組織體係,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和鎮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由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各業務線分管領導擔任,拓展應急管理參與度。建立副書記統管、應急管理站長統籌“安全生產、消防安全、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等工作,業務線中層配合的應急管理體係,下設五個專項工作組,強化應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安全生產、自然災害事故防救“一體化”體係的高效運行。落實風險隱患閉環整改。定期專題研究安全生產工作,以“安全隱患督查”優化職能加強安全監管鏈條。加強同部門協調聯動,構建自上而下、全麵覆蓋的安全生產責任鏈條。上承市、縣部門數據,梳理形成隱患監管“三張清單”,並配套安全隱患“十日曝光管理機製”,督促落實隱患閉環整改,有效消除監管問效盲區。突出區塊聯保救援體係。積極響應“縣域統保、大鎮保片、小鎮聯保、村社自保”的應急消防安全防控體係,各村設立應急救援分隊,村書記為各村應急消防管理主要負責人,由村兩委、誌願者組成10人小隊,承擔應急值班、應急信息收集和上傳下達、應急響應和協助救援任務。將43個村社劃分為9個片區,製定塊狀消防救援網格,形成塊狀輻射型救援力量,全力構建“135快速救援圈”“15分鍾快速應急響應救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