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建德市梅城鎮積極貫徹落實應急消防治理體係建設工作要求,認真對標建設標準和上級工作部署,聚焦應急消防管理站、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達標核心任務,進一步梳理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具體措施,全麵夯實基層應急管理和消防工作基礎。
一、整合力量,構建高效應急體係。5月22日,出台《梅城鎮應急消防管理體係建設實施方案》,通過整合原安監辦、防指辦、森防辦等機構職責,應急消防管理站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力量的有效整合。同時建立以鎮黨委書記和鎮長為雙組長的應急消防管理領導小組,形成了強有力的領導體係,並第一時間明確由具體班子成員分管、應消站統籌,配足執法人員,按照邊建設、邊運行、邊實戰、邊提高的思路,實行實體化運作,解決“上麵統、下麵分”的問題,確保了工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
二、強化指揮,提升應急統籌效率。建立健全指揮體係,及時整合應急救援力量。一是一個口子出指令。按照“應消一體、站隊一體、防消一體”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提升指揮處置效率。二是各條業務抓落實。按照“三必管”的要求,對業務辦公室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定期督辦、聯合檢查、高效反饋,及時完成檢查排查、事件處置、整改閉環。三是專業隊伍保安全。專業的事情專人做,我們強化鎮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統籌聯合鎮森林消防隊、村社民兵等隊伍,確保在麵對各類突發事件召之即來,高效應急處置。在新安江水庫泄洪工作期間,鎮應消站全方位參與到防汛救災過程中,通過提前預警、有序組織、迅速反應,在危險區域巡查排摸、突發事件處理、受災人員轉移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6月24日晚上11點半,鎮應消站按照要求,組織職能辦公室完成定川門、澄清門、福運門以及城東閘門的及時關閉,並於6月25日淩晨1點半最高水位來臨之前,通宵組織完成1500個沙袋的堆放加固,成功避免了洪水倒灌城內,守護了古城百姓安全。
三、數智結合,提升風險發現能力。依托“智在嚴州”平台係統,迭代升級了“17治理”平台,完善了智慧消防、智慧防汛等功能,以全鎮現有的視頻監控係統為基礎,增設了山塘水庫、避災安置點、河流要點、地質災害點等地的視頻監控23處,並統一接入數字治理協調中心,提升了風險點位出現險情時的發現、預警能力。同時,在集鎮居民、遊客密集的“九小場所”布置安裝了煙感報警器800餘隻,通過接入智慧消防係統,實現自動報警等功能。通過數字大腦對各類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實時監管、分析研判、快速處置,實現了信息的及時傳遞和高效反饋。
四、夯實基礎,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一方麵,充實基層網格力量。完善末端響應機製,在全鎮設置75個網格,並配置相應網格長和專職網格員,將村社幹部、網格長、網格員等作為事件處置區域責任人,確保在突發情況、重大事項發生時人員能夠快速到位,有效應對。另一方麵,強化物資硬件儲備。以鎮村避災安置點建設和鎮村應急物資倉庫建設為重點,完成了全鎮18處避災安置點建設,11處完成規範化建設,同時協調部分酒店賓館作為儲備安置場所,形成了較強的避災安置能力。加強全民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力度,發放宣傳手冊1000餘冊,張貼相關海報60餘處,完成執法案件62件,提升了防災抗災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