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建築工地揚塵數字化治理水平,市建委主動作為,圍繞揚塵監測數據共享、預警處置、長效管理等方麵,通過“四個強化”,加速形成整改閉環,進一步提高監管效能。
(一)強化係統功能,實現數據共享、分析一體化
克服數據壁壘,在將“杭州市揚塵在線監測數據係統”源數據導入“杭州市智慧工地實名製管理應用係統”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監管要求,同步進行係統二次開發。
截至目前,已在我委係統中實現全市建築工地揚塵監測三項關鍵指標(預警次數、處置速度、離線時長)的實時抓取、分類排名。
(二)強化分級管控,提升揚塵監管水平
一是針對揚塵監測月度預警8次內、處置超時24小時內、設備離線48小時內的工地,以短信提醒方式,督促項目負責人立即整改。二是針對預警次數(超時時長)大於上述範圍的工地,監督人員第一時間赴現場檢查,對揚塵管控確不到位的,予以主體信用扣分。
從最新數據來看,全市建築工地10月揚塵監測預警次數較8月減少43%,設備離線48小時以上的工地數較8月減少90%。
(三)強化控塵措施,提高現場管控能力
一是發文明確圍擋、外架噴淋的設置位置、噴頭數量、噴射角度、維保要求,推廣使用塔吊、基坑噴淋及高空旋轉噴霧。二是針對噴淋無法覆蓋的區域,使用霧炮降塵;場內施工便道,使用灑水車降塵。三是上述控塵措施除每2小時固定開啟外,還應結合揚塵監測預警,隨時開啟。
(四)強化部門聯動,構建長效管理機製
建立與生態環境部門的會商機製,暢通數據共享,完善預警、處置閉環,壓實主體責任,探索優化設備銷號條件,針對完工、長期停工等情況,在落實揚塵管控措施的前提下,做好設備銷號條件“一事一議”,持續將揚塵監測打造為工地揚塵數字化治理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