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森:港大浙科院院長獲歐洲科學院院士銜
近日,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港大浙江研究院)院長賀子森教授獲歐洲科學院院士銜,以表揚他在結構性金屬化學領域上的卓越成就和貢獻。
漫漫學術生涯,獲銜隻是一小步
賀子森(Andy Hor)教授的學術生涯開始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並在2015年移居香港之前,擔任過新加坡A*STAR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的執行董事。
賀子森先後畢業於帝國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並在耶魯大學進行過博士後階段的研究。被授予倫敦大學科學博士(D.Sc. )、新加坡國立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研究員、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等職銜。
至2018年12月,賀子森發表逾四百三十五篇國際論文,督導的博士、理學碩士及研究生逾百人。他的研究團隊多年從事配位和有機金屬複合物、異核和多核聚集體及原子簇、金屬有機骨架和分子材料等研究。
大園路北,研究院裏默默耕耘
如今,賀子森教授在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擔任院長一職。
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是香港大學(港大)科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院在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臨安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於2012年12月注冊成為港大駐浙民辦非企業單位。
賀子森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在有機金屬材料及異質金屬催化兩個領域,從事新分子設計、合成和結構分析,研究分子或分子材料的活動和屬性,以設計出新分子、開創新分子功能及落實應用。
這些分子物質是研發工業化學品、藥物催化劑的基礎,並將應用於開發能源和環境上,他亦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研發了金屬-空氣和金屬-硫化物電池」,作為應用於電動汽車的新一代綠色電池,並在電池材料領域申請了多項專利。
此次歐洲科學院向賀子森頒授教授院士銜,意在表揚他於結構性金屬化學領域中的成就和貢獻。
賀子森教授表示,他的科研理念與歐洲科學院頒授院士獎項的主導原則不謀而合。最具顛覆性的科技,必定是從其相關科學的最根本層麵所開創出來。此次獲獎是對他在前沿基礎科學被開發、轉移並應用為新技術等研究上所作努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