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創新 >> 人才風采

纖納光電為何一年三破世界紀錄?“每分每秒,都在和世界同行賽跑” --姚冀眾博士

發布日期:2019-11-12 13:56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
分享:

“真想把每一分鍾都掰成兩分鍾來用”,對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冀眾博士來說,2017年過得太快了,“每分每秒,都在和世界同行賽跑”。令人自豪的是,他們跑贏了。2017年,姚冀眾帶領創業團隊三破世界紀錄,刷新了中國企業在光伏新材料領域的全球高度。

當姚冀眾頂著蓬鬆的“鳥窩頭”出現在記者麵前時,記者還以為他剛睡醒,他的同事對此卻是習以為常,“大概又忘了梳頭,不過這有什麼關係。”

這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本科拿的是浙江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雙學士,後來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姚冀眾和校友顏步一博士、楊暘博士聯合創辦了纖納光電。短短兩年多時間,公司業已成長為行業翹楚。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纖納光電研製的鈣鈦礦光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提高至17.4%,繼2017年2月和5月兩破世界紀錄後,第三次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新材料光伏電池的世界紀錄。

據了解,鈣鈦礦作為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嚐試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後,從此大放異彩。因為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商業價值巨大。近年,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如牛津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日本鬆下、夏普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力爭早日實現量產。年輕的纖納光電,致力於成為一家商業化新型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科技型創新公司。

2017年10月,姚冀眾憑借在該領域的成功實踐,順利通過了“浙江省高層次人才”答辯,成為一名年輕的專家。“對我來說,這是對纖納光電這家年輕公司的認可和鼓勵。”他說。

才俊自遠方來

正如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017年最讓姚冀眾高興的收獲是,纖納光電迎來很多誌同道合的夥伴。

“他現在回澳洲去處理房產了,處理完之後就紮根杭州了。”姚冀眾嘴裏的“他”,是公司剛引進的一名海歸博士。“他擅長對太陽能電池的模擬建模和理論計算,他的加入讓公司核心創業團隊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姚冀眾說。

姚冀眾告訴記者,新創業夥伴長期在澳洲讀書工作,早已在澳洲成了家。“有一天,在我們越洋聊天時,他對我說‘在這裏,我幾乎可以看到20年後的自己,但國內的發展一日千裏’。我對他說‘回來看看吧’。”

不過,回國後,他並沒有直接來杭州,而是在北京、深圳、上海、蘇州等城市考察了一圈,甚至還在深圳創業比賽中獲獎,達到了孔雀計劃評選要求,這意味著他可以獲得一筆數額不菲的人才獎勵。在姚冀眾的不斷鼓勵下,他在2017年11月份來到杭州, 在了解了杭州的人才引進政策和纖納光電的發展後,毅然決定將夢想安在杭州。

“他本身是帶著項目回來的,現在項目就放在公司內部孵化。”姚冀眾說,創業的這幾年,一直受到許多校友的關注,公司每一次新紀錄的打破,都對校友們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

東北女孩盛睿博士,本來已經在牛津大學找到了很好的職位,最後還是決定回國,也在2017年正式加入了纖納光電團隊。“2015年纖納光電成立時我就來參觀過一次,2016年暑假再來時,公司發展速度竟然這樣快,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沒有任何猶疑,我決定留下。”她說。

就這樣,人才引人才,纖納光電核心創業團隊從2015年公司剛成立時的3名海歸博士,發展到現在的6名海歸博士。“他們的加入,大大增強了團隊的實力,加速了纖納光電進步的速度。另一方麵,隨著公司不斷進步,還會有更多後來者加入。”他說。目前,纖納光電研發團隊25人,其中60%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

政府助圓創業夢

2017年的尾聲,姚冀眾領銜的纖納光電收獲了一個全新的開始。12月22日,纖納團隊正式從原來的辦公地址,搬到杭州未來研創園B座209。二樓是辦公區域,旋轉樓梯下到一樓是生產車間。“雖然第一期麵積不大,隻有2000平方米的廠房,但對我們來說,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它意味著纖納光電從一家純研發的公司轉向研發製造公司。”說話間,他掩飾不住興奮和激動。

采訪當天,記者隨他來到一樓生產車間,一個個無塵的功能區域按照工藝流程需要,有序布置。“這是生產車間,寬敞多了。之前的實驗室非常狹小,多幾個人做研發都轉不過身來。”他說。

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原來的辦公場地已遠遠無法滿足需要,公司急需一處築夢新址。為了合適的地址,姚冀眾從2017年年初就開始尋覓。找了不少地方都沒有合適的。在得知纖納光電團隊的需要後,杭州市餘杭區海創園十分重視,安排專人為纖納光電物色新址。很快,一批批備選新址迅速送到姚冀眾麵前。經過精心挑選,姚冀眾相中了現在的地方——既可以滿足辦公需求,也可以布置生產空間。

為了讓纖納光電團隊能盡快入駐,海創園督促相關方麵加班加點配合纖納的施工隊,隻用了2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原本需要4個月的工作量。“短短兩年多的創業時間裏,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杭州良好的氛圍,公司和我們個人成長的每一步,都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精心嗬護。我感覺,在這裏有很多人幫我們追逐夢想。”姚冀眾說。

在車間,記者看到很多正在調試中的設備。“設備已經到位了,接下來就是產線的總體調試。這些都是設備廠商按照我們的需求定製的,精度非常高。通過它們,我們的光伏鈣鈦礦材料可以像你們報社印刷報紙一樣,一張一張‘打印’出來,實現批量生產。”他這個比方,十分形象。

走在車間裏,姚冀眾仿佛一位未來設計師,對這裏的一切都成竹在胸。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當前,浙江正在奮力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人才強省”工作導向,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發展浙江的生動局麵正在形成。

人才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隨著浙江人才新政25條、高水平建設人才強省33條等政策的落實,浙江在引才、聚才、留才方麵同向發力,走在了打造全國“人才生態最優省份”前列。

除了高層次人才,浙江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還吸引其他各類創新人才紛紛紮根浙江。目前,浙江人才資源總量達1075萬人,提前5年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數。



纖納光電為何一年三破世界紀錄?“每分每秒,都在和世界同行賽跑” --姚冀眾博士

時間:2019-11-12 13:56

“真想把每一分鍾都掰成兩分鍾來用”,對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冀眾博士來說,2017年過得太快了,“每分每秒,都在和世界同行賽跑”。令人自豪的是,他們跑贏了。2017年,姚冀眾帶領創業團隊三破世界紀錄,刷新了中國企業在光伏新材料領域的全球高度。

當姚冀眾頂著蓬鬆的“鳥窩頭”出現在記者麵前時,記者還以為他剛睡醒,他的同事對此卻是習以為常,“大概又忘了梳頭,不過這有什麼關係。”

這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本科拿的是浙江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雙學士,後來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姚冀眾和校友顏步一博士、楊暘博士聯合創辦了纖納光電。短短兩年多時間,公司業已成長為行業翹楚。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纖納光電研製的鈣鈦礦光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提高至17.4%,繼2017年2月和5月兩破世界紀錄後,第三次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新材料光伏電池的世界紀錄。

據了解,鈣鈦礦作為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嚐試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後,從此大放異彩。因為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商業價值巨大。近年,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如牛津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日本鬆下、夏普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力爭早日實現量產。年輕的纖納光電,致力於成為一家商業化新型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科技型創新公司。

2017年10月,姚冀眾憑借在該領域的成功實踐,順利通過了“浙江省高層次人才”答辯,成為一名年輕的專家。“對我來說,這是對纖納光電這家年輕公司的認可和鼓勵。”他說。

才俊自遠方來

正如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017年最讓姚冀眾高興的收獲是,纖納光電迎來很多誌同道合的夥伴。

“他現在回澳洲去處理房產了,處理完之後就紮根杭州了。”姚冀眾嘴裏的“他”,是公司剛引進的一名海歸博士。“他擅長對太陽能電池的模擬建模和理論計算,他的加入讓公司核心創業團隊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姚冀眾說。

姚冀眾告訴記者,新創業夥伴長期在澳洲讀書工作,早已在澳洲成了家。“有一天,在我們越洋聊天時,他對我說‘在這裏,我幾乎可以看到20年後的自己,但國內的發展一日千裏’。我對他說‘回來看看吧’。”

不過,回國後,他並沒有直接來杭州,而是在北京、深圳、上海、蘇州等城市考察了一圈,甚至還在深圳創業比賽中獲獎,達到了孔雀計劃評選要求,這意味著他可以獲得一筆數額不菲的人才獎勵。在姚冀眾的不斷鼓勵下,他在2017年11月份來到杭州, 在了解了杭州的人才引進政策和纖納光電的發展後,毅然決定將夢想安在杭州。

“他本身是帶著項目回來的,現在項目就放在公司內部孵化。”姚冀眾說,創業的這幾年,一直受到許多校友的關注,公司每一次新紀錄的打破,都對校友們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

東北女孩盛睿博士,本來已經在牛津大學找到了很好的職位,最後還是決定回國,也在2017年正式加入了纖納光電團隊。“2015年纖納光電成立時我就來參觀過一次,2016年暑假再來時,公司發展速度竟然這樣快,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沒有任何猶疑,我決定留下。”她說。

就這樣,人才引人才,纖納光電核心創業團隊從2015年公司剛成立時的3名海歸博士,發展到現在的6名海歸博士。“他們的加入,大大增強了團隊的實力,加速了纖納光電進步的速度。另一方麵,隨著公司不斷進步,還會有更多後來者加入。”他說。目前,纖納光電研發團隊25人,其中60%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

政府助圓創業夢

2017年的尾聲,姚冀眾領銜的纖納光電收獲了一個全新的開始。12月22日,纖納團隊正式從原來的辦公地址,搬到杭州未來研創園B座209。二樓是辦公區域,旋轉樓梯下到一樓是生產車間。“雖然第一期麵積不大,隻有2000平方米的廠房,但對我們來說,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它意味著纖納光電從一家純研發的公司轉向研發製造公司。”說話間,他掩飾不住興奮和激動。

采訪當天,記者隨他來到一樓生產車間,一個個無塵的功能區域按照工藝流程需要,有序布置。“這是生產車間,寬敞多了。之前的實驗室非常狹小,多幾個人做研發都轉不過身來。”他說。

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原來的辦公場地已遠遠無法滿足需要,公司急需一處築夢新址。為了合適的地址,姚冀眾從2017年年初就開始尋覓。找了不少地方都沒有合適的。在得知纖納光電團隊的需要後,杭州市餘杭區海創園十分重視,安排專人為纖納光電物色新址。很快,一批批備選新址迅速送到姚冀眾麵前。經過精心挑選,姚冀眾相中了現在的地方——既可以滿足辦公需求,也可以布置生產空間。

為了讓纖納光電團隊能盡快入駐,海創園督促相關方麵加班加點配合纖納的施工隊,隻用了2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原本需要4個月的工作量。“短短兩年多的創業時間裏,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杭州良好的氛圍,公司和我們個人成長的每一步,都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精心嗬護。我感覺,在這裏有很多人幫我們追逐夢想。”姚冀眾說。

在車間,記者看到很多正在調試中的設備。“設備已經到位了,接下來就是產線的總體調試。這些都是設備廠商按照我們的需求定製的,精度非常高。通過它們,我們的光伏鈣鈦礦材料可以像你們報社印刷報紙一樣,一張一張‘打印’出來,實現批量生產。”他這個比方,十分形象。

走在車間裏,姚冀眾仿佛一位未來設計師,對這裏的一切都成竹在胸。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當前,浙江正在奮力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人才強省”工作導向,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發展浙江的生動局麵正在形成。

人才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隨著浙江人才新政25條、高水平建設人才強省33條等政策的落實,浙江在引才、聚才、留才方麵同向發力,走在了打造全國“人才生態最優省份”前列。

除了高層次人才,浙江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還吸引其他各類創新人才紛紛紮根浙江。目前,浙江人才資源總量達1075萬人,提前5年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