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02489444/2024-16023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24-12-04

發布單位: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政務公開

共建幸福圈 邁向同城化 | 杭州都市圈2024年度培訓暨工作推進會舉行

發布時間: 2024-12-04 14:27:48

來源: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

11月27日至29日,杭州都市圈2024年度培訓暨工作推進會在紹興柯橋舉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和《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深入研討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杭州都市圈加快協同發展,交流典型經驗,分享合作案例,共商下步重點。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7個城市以及所屬相關區(縣、市)部門、15個專委會和8個聯席會議相關負責人參加。

杭州都市圈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杭州都市圈起步比較早、融合度比較深、區域發展相對比較均衡,如何認識把握新特征新要求,在現有基礎上乘勢加快都市圈發展,是本次學習培訓的重點。會議專門邀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浙江組組長潘克鬆對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情況和重點任務進行解讀,邀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城鎮發展研究所經濟師程振波作《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與工作展望》專題輔導,邀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高級經濟師柯敏對《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進行解讀。

去年1月,《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發改委函複同意並由省政府正式印發;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與會人員一致感到,要站在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思考謀劃杭州都市圈乘勢發展,在原有工作基礎上,抓住機遇、強化使命、爭取主動、創新實踐,全力推進《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落實,高標準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杭州都市圈試點工作,優化完善都市圈發展體製機製,合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勤圈、培育梯次配套的產業圈、構建幸福便利的生活圈。

如何更加活躍地開展都市圈工作,培訓期間還安排了廣州深圳都市圈經驗模式對杭州都市圈發展的借鑒、長三角地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打造區域科創中心、杭州都市圈市民體驗和品牌培育、都市圈宣傳報道、都市圈區域數據交易、智慧農業智能感知技術與裝備等案例分享推介,給大家開闊思路、提供了學習借鑒。

融入杭州都市圈,周邊城市各有高招

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包括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宣城七城市。近年來,各城市相互協同、共融發展,全麵落實《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工作部署,整體推進杭州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規劃階段性目標和任務進展良好。會上,部分城市分別介紹了融入都市圈發展情況和下步打算。

柯橋區圍繞杭紹一體化先行區建設,加速打造“杭紹光電穀、臨空智創城”,發布光電信息產業“創十二條”人才專項政策,對“關係在杭州、工作在紹興”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優惠價格房源及通勤費用全額補貼。截至今年上半年,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累計客運量4246萬人次,其中杭紹跨城客運量2791萬人次,占比達65.7%。

德清縣今年提出高水平推進“都市德清”建設,實現“與杭同城”。該縣與杭州的高鐵通勤距離已縮短至13分鍾,在建的杭德市域鐵路將與杭州地鐵10號線直接換乘。今年7月,德清與杭州、桐鄉以聯合體形式入選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首批國家應用試點。上個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莫幹山院區門急診全麵試運行,浙江省中醫院德清院區的主體結構初具雛形。

桐鄉市依托崇福、洲泉、大麻、河山四鎮建設融杭經濟區,去年經濟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超四成。今年,該市進一步構建“指揮部+集團”工作機製,正式成立融杭指揮部,完成融杭集團股權劃轉並優化組織架構和運行機製。同時,製定《桐鄉市融杭經濟區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融杭快速通道貫穿工程”“融杭城市軌道突破工程”等十大融杭標誌性工程,加快推進融杭交通規劃編製。

宣城市積極謀劃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與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聯動發展,參與推進“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建設。此外,與杭州都市圈城市簽訂市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協議5份,績溪縣與杭州市臨安區共同打造皖浙天路旅遊合作創新區,廣德市與湖州市安吉縣簽訂全國首個村級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黃山市積極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合作,與杭州聯合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推動《2024年度“浙皖合作十件事”》《2024杭黃兩市合作事項清單》印發實施。今年以來與杭州市聯合推出8條“杭黃世界級廊道黃金遊線”,互通參與高水平體育賽事活動11場。

推動同城化,讓都市圈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站在新的起點上,杭州都市圈如何把握發展機遇?與會人員形成共識,杭州都市圈各城市將緊扣“同城化”和“以人為本”兩個關鍵詞,不斷鞏固深化,持續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產業圈和幸福便利的生活圈,合力推動《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落地落實。

在交通共聯上,隨著三大交通樞紐全麵落實,杭州西站、蕭山機場三期建成投用,京杭運河二通道實現全航道貫通,杭州都市圈已建成暢通便捷的航空網、軌道網、公路網、水運網。杭州-柯橋、杭州-海寧2列城際通勤列車“一票同站換乘”,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已在都市圈各成員城市設立航站樓,都市圈高速公路環線體係基本完備。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 李忠 攝

在產業協作上,德清、安吉、桐鄉、海寧、柯橋、諸暨等區縣市經過十幾年的融杭發展,已經發展成熟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湖嘉紹各地將大力推進杭海國際數字貿易新城、桐鄉融杭經濟區、安吉“兩山”科創園等產業合作平台建設,通過運營莫幹智穀、諸暨島等“杭州飛地”,進一步構建“項目孵化在杭州,產業化在周邊”發展格局。

在民生共享上,聚焦都市圈群眾和企業的“身邊事”,不斷釋放同城化帶來的發展紅利。德清高級中學設立學軍班,紹興市的中小學與杭州學校簽約合作或組建聯盟。浙大兒院莫幹山院區、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紹興院區等項目紛紛落地生根,都市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已達99%以上。臨平、錢塘、海寧三地攜手推進毗鄰區域智慧稅務信息共享、跨城通辦、統一執法、聯合監管等涉稅事項一體化工作機製。

打印

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2489444/2024-16023

發布機構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文號

發布日期

2024-12-04

共建幸福圈 邁向同城化 | 杭州都市圈2024年度培訓暨工作推進會舉行

發布日期: 2024-12-04 14:27

瀏覽次數:

11月27日至29日,杭州都市圈2024年度培訓暨工作推進會在紹興柯橋舉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和《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深入研討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杭州都市圈加快協同發展,交流典型經驗,分享合作案例,共商下步重點。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7個城市以及所屬相關區(縣、市)部門、15個專委會和8個聯席會議相關負責人參加。

杭州都市圈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杭州都市圈起步比較早、融合度比較深、區域發展相對比較均衡,如何認識把握新特征新要求,在現有基礎上乘勢加快都市圈發展,是本次學習培訓的重點。會議專門邀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浙江組組長潘克鬆對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情況和重點任務進行解讀,邀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城鎮發展研究所經濟師程振波作《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與工作展望》專題輔導,邀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高級經濟師柯敏對《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進行解讀。

去年1月,《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發改委函複同意並由省政府正式印發;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與會人員一致感到,要站在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思考謀劃杭州都市圈乘勢發展,在原有工作基礎上,抓住機遇、強化使命、爭取主動、創新實踐,全力推進《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落實,高標準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杭州都市圈試點工作,優化完善都市圈發展體製機製,合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勤圈、培育梯次配套的產業圈、構建幸福便利的生活圈。

如何更加活躍地開展都市圈工作,培訓期間還安排了廣州深圳都市圈經驗模式對杭州都市圈發展的借鑒、長三角地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打造區域科創中心、杭州都市圈市民體驗和品牌培育、都市圈宣傳報道、都市圈區域數據交易、智慧農業智能感知技術與裝備等案例分享推介,給大家開闊思路、提供了學習借鑒。

融入杭州都市圈,周邊城市各有高招

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包括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宣城七城市。近年來,各城市相互協同、共融發展,全麵落實《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工作部署,整體推進杭州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規劃階段性目標和任務進展良好。會上,部分城市分別介紹了融入都市圈發展情況和下步打算。

柯橋區圍繞杭紹一體化先行區建設,加速打造“杭紹光電穀、臨空智創城”,發布光電信息產業“創十二條”人才專項政策,對“關係在杭州、工作在紹興”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優惠價格房源及通勤費用全額補貼。截至今年上半年,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累計客運量4246萬人次,其中杭紹跨城客運量2791萬人次,占比達65.7%。

德清縣今年提出高水平推進“都市德清”建設,實現“與杭同城”。該縣與杭州的高鐵通勤距離已縮短至13分鍾,在建的杭德市域鐵路將與杭州地鐵10號線直接換乘。今年7月,德清與杭州、桐鄉以聯合體形式入選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首批國家應用試點。上個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莫幹山院區門急診全麵試運行,浙江省中醫院德清院區的主體結構初具雛形。

桐鄉市依托崇福、洲泉、大麻、河山四鎮建設融杭經濟區,去年經濟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超四成。今年,該市進一步構建“指揮部+集團”工作機製,正式成立融杭指揮部,完成融杭集團股權劃轉並優化組織架構和運行機製。同時,製定《桐鄉市融杭經濟區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融杭快速通道貫穿工程”“融杭城市軌道突破工程”等十大融杭標誌性工程,加快推進融杭交通規劃編製。

宣城市積極謀劃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與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聯動發展,參與推進“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建設。此外,與杭州都市圈城市簽訂市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協議5份,績溪縣與杭州市臨安區共同打造皖浙天路旅遊合作創新區,廣德市與湖州市安吉縣簽訂全國首個村級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黃山市積極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合作,與杭州聯合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推動《2024年度“浙皖合作十件事”》《2024杭黃兩市合作事項清單》印發實施。今年以來與杭州市聯合推出8條“杭黃世界級廊道黃金遊線”,互通參與高水平體育賽事活動11場。

推動同城化,讓都市圈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站在新的起點上,杭州都市圈如何把握發展機遇?與會人員形成共識,杭州都市圈各城市將緊扣“同城化”和“以人為本”兩個關鍵詞,不斷鞏固深化,持續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產業圈和幸福便利的生活圈,合力推動《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落地落實。

在交通共聯上,隨著三大交通樞紐全麵落實,杭州西站、蕭山機場三期建成投用,京杭運河二通道實現全航道貫通,杭州都市圈已建成暢通便捷的航空網、軌道網、公路網、水運網。杭州-柯橋、杭州-海寧2列城際通勤列車“一票同站換乘”,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已在都市圈各成員城市設立航站樓,都市圈高速公路環線體係基本完備。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 李忠 攝

在產業協作上,德清、安吉、桐鄉、海寧、柯橋、諸暨等區縣市經過十幾年的融杭發展,已經發展成熟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湖嘉紹各地將大力推進杭海國際數字貿易新城、桐鄉融杭經濟區、安吉“兩山”科創園等產業合作平台建設,通過運營莫幹智穀、諸暨島等“杭州飛地”,進一步構建“項目孵化在杭州,產業化在周邊”發展格局。

在民生共享上,聚焦都市圈群眾和企業的“身邊事”,不斷釋放同城化帶來的發展紅利。德清高級中學設立學軍班,紹興市的中小學與杭州學校簽約合作或組建聯盟。浙大兒院莫幹山院區、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紹興院區等項目紛紛落地生根,都市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已達99%以上。臨平、錢塘、海寧三地攜手推進毗鄰區域智慧稅務信息共享、跨城通辦、統一執法、聯合監管等涉稅事項一體化工作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