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關於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報告
杭教法規〔2022〕2號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杭州市教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教育改革,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護航“美好教育”。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依法履職優化教育政務服務
一是積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牽頭實施學校建設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全市新建中小學、幼兒園104所,新增學位9.67萬個。學前教育普惠率、公辦率穩步提升,分別達到90.02%、76.29%;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達到92.11%。深化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全市新增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結對學校(校區)175家,教共體覆蓋所有鄉村學校和73%的鎮區學校。
二是全麵落實“雙減”政策。牽頭組建實體化運作的市級“雙減”工作專班,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從嚴規範校外培訓機構辦學,壓茬推進培訓機構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牽頭製定《義務教育階段營利性學科類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轉登工作指引》《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實施辦法(暫行)》,積極引導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兩轉一注銷”,提前完成義務教育段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100%的目標。全麵推行義務教育段課後服務工作,實現學校、學段、有需求的學生三個“全覆蓋”,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學校作業管理。據教育部“雙減”監測平台調查統計,近98%的義務教育段學生及其家長對校內減負提質成效表示滿意。
三是紮實推進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製定《杭州市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實施“教育有數”行動。聚焦“雙減”工作,建設“安心培訓”應用場景,集成全市學科類培訓機構基礎數據,提供“選課程、簽合同、繳退費、評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功能,實現培訓預付費資金全鏈路監管。開發“入學預警和學區地圖”應用場景,集成看學校、查政策、搜學區、知預警等功能,一個場景滿足學生家長多樣化需求。上線全國首創的“榮譽教師碼”,實現線上申請、刷碼免費乘車功能,累計申領2.5萬餘人。
(二)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
一是規範重大行政決策行為。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化管理製度,製定公布《杭州市教育局2021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清單》,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製定《關於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
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和行政機關合同管理。組織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全麵清理工作,決定廢止5件,宣布失效2件,繼續有效14件。實施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9件次、備案3件次。加強行政機關重大合同合法性審查,審查合同130份,涉及金額1267萬餘元,有效預防合同糾紛。
三是強化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隊伍建設。聘請法律顧問3人、公職律師2人。加強履職平台建設,促進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重大決策、合同審查、信訪處理、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三)嚴格規範行政執法
一是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實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部署,對民辦學校設立、變更和終止審批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深化鞏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取消證明實行告知承諾製事項1項,16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全市通辦”。市本級實施行政許可4598件,在2021年度全市行政執法案卷集中評查中,我局報送的行政許可案卷被評為優秀案卷。
二是加強行政監管。牽頭市“雙減”專班監管執法組持續在周末和節假日組織常態化執法檢查,組織26批次抽查、檢查和專項督導,暗訪校外培訓機構600餘家。會同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市本級民辦中小學“雙隨機”抽查。會同市場監管、民政、消防救援等部門製定民辦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跨部門雙隨機”抽查計劃,指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422家民辦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抽查。
三是深化執法監督。開展全市教育係統執法案卷評查,舉辦教育係統法治建設培訓班,推動教育行政執法水平不斷提升。聘請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5名,主動邀請執法監督員參與監督執法案卷評查、法治政府考核評議、開學工作執法檢查等工作。
(四)加強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
一是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組織機關幹部全員參加公務員雲講堂學法,全員完成6個課時。通過幹部大會、暑期讀書會、支部會議、處務會議、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等多種形式,全年組織集中學法11次。機關幹部全部通過2021年網上學法用法考試。組織機關幹部憲法宣誓5人次。
二是推進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組織參加第六屆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1名學生獲得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1等獎,68.5萬餘名中小學生參加“憲法小衛士”在線學習憲法活動,800多所中小學在國家憲法宣傳周組織開展“憲法晨讀”。組織杭州市中小學生憲法主題藝術評展等活動,參賽作品達9000多件。遴選25名中小學一線法治課教師參加全國中小學教師網絡法治教育培訓,推動法治教育提質增效。
三是開展公辦中小學章程備案工作。研製公辦中小學章程參考樣本和公辦幼兒園章程樣本,印發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參考。組織開展教育係統事業單位章程製定(修訂)工作,推動全市公辦中小學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備案,教育係統其他事業單位在2021年底前完成章程備案,進一步夯實依法治校基礎。
四是加強風險管理。會同市委政法委開展“雙減”工作社會風險評估,會同相關部門穩妥做好非正常關停校外培訓機構涉穩處置,實施幫扶措施。強化行政調解,依法應對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全年被行政複議2起、被行政訴訟1起,未發生行政複議被糾錯或行政訴訟敗訴。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治教有待進一步深化。部分地方教育立法存在不符合不銜接不適應法律規定、中央精神、實際情況問題,部分行政規範性文件需要修訂,規範民辦教育發展需要結合我市實際製定配套政策。
二是行政執法有待進一步加強。教育領域綜合執法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機構需要加快設置,執法骨幹需要進一步培養。
三是法治教育有待進一步強化。機關幹部和學校管理人員學法用法需要進一步壓實責任、創新載體,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進一步提升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
一是加強對教育法治建設的領導。局黨委多次召開會議,對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點、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等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分解工作任務,落實主體責任。印發《杭州市教育局202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將依法行政納入年度教育業績考核指標,督促區、縣(市)教育局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多次深入學校調研指導依法治校工作。
二是帶頭學法用法。落實領導班子“會前學法”製度,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年學法4次,重點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及教育法、行政處罰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監察法實施條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
三是自覺接受法治監督。依法接受人大監督,主要負責人向市人大報告2020年度依法履職情況,接受市人大評議。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辦理檢察院司法建議書1件,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製度,出庭應訴率100%。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帶頭落實領導幹部年度述法製度。
四、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是深化依法治教。配合做好《杭州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修訂,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提升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開展民辦中小學章程修訂工作,規範民辦學校決策機構成員備案管理,穩妥推進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結合中小學校領導體製改革,推動直屬學校健全完善以學校章程為核心的管理製度。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招生實施辦法,優化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入學信息發布和預警機製。不斷完善中考中招政策,規範民辦普通高中跨區域統籌招生。
二是加強教育行政執法。建立健全校外培訓監管機構,加強校外培訓監管執法,嚴格查處隱形變異違規培訓行為。實施民辦中小學、民辦專修學院、校外培訓機構跨部門隨機抽查,加強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落實“大綜合一體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積極對接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推進教育行政處罰事項劃轉銜接工作。
三是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落實教育領域“證照分離”改革舉措,積極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推進教育領域信用建設。繼續優化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堅持需求導向、效果導向,迭代升級“安心培訓”應用場景,加大“入學早知道”應用場景綜合集成與推廣應用力度,謀劃建設“共享優課”應用場景,打造有杭州特色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新生態。
四是優化法治教育宣傳。製定教育係統“八五”普法規劃。加大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民法典、行政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促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強化“以案釋法”,落實教育係統“共享法庭”建設。推進青少年“精準普法”,精心組織學生“學憲法講憲法”係列活動,開展法治課教師輪訓,豐富法治教育宣傳形式,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普法的針對性、趣味性、互動性。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培訓。
杭州市教育局
202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