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

來源:浙江省教育廳  發布日期:2023-10-07 10:17:12  瀏覽次數:

各市、縣(市、區)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4號)、《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教材廳函〔2023〕3號)等文件精神,圍繞教育強國建設相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浙江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意義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特有的教育體製機製優勢。長期以來,全省各級教研機構圍繞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教材研究、考試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等問題積極工作,在提升教師執教能力、推動我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越紮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後勁就越足。作為基礎教育教研部門,要錨定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立足新時代、緊扣新課程、探索新教法、落實新評價,積極深化教學改革,落實五育並舉,及時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為全麵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專業指導和支撐。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新時代全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為促進浙江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專業支撐。

主要任務是:健全省、市、縣、校四級聯動的新時代教研體係,建設一支高素質教研隊伍,創新教研機製和方法,不斷提升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學生全麵發展、服務教育管理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創建教育強國背景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先行省、示範省。

三、健全四級教研工作體係

在國家基礎教育教研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省、市、縣、校四級教研工作體係建設。省教育廳教研室要加強對全省教研工作的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不斷提升浙江省教研工作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教研機構若已與其他機構合並或合署,仍應在統一的教育事業單位內相對獨立設置,或保持教研機構的相對完整性與獨立性。教研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各級各類學校、各類教育和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協作,引導和鼓勵各方力量參與支持教研工作,不斷拓展教研工作新的空間。

四、提高教研人員綜合素質

教研隊伍是保證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執教能力的核心支撐力量,必須下大力氣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研隊伍。

配齊教研人員。各地要根據核定編製,結合本地基礎教育事業規模和國家規定的課程門類,按學段、學科配齊配足專職教研員,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配備跨學科的綜合教研員。各級教研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兼職教研員。

優化管理機製。各地要對照國家專業標準,進一步健全省、市、縣三級教研人員的準入標準和遴選機製,確保教研人員政治素質過硬、教育理念先進、事業心責任感強、專業素養高、職業道德良好。優化教研隊伍年齡結構,積極引進優秀年輕教師充實教研隊伍,確保教研事業後繼有人。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探索建立教研員定期到中小學任教製度,加強教研員與一線學校的聯係。完善教研員考核機製和退出機製,對不履行教研職責、違背師德師風或有其他不適宜繼續從事教研工作行為的,應及時調整出教研隊伍。

健全研修製度。全省各地要建立教研員全員專業研修製度,並納入教師“國培計劃”“省培計劃”,每位教研員每年參與不少於72學時的教研員專業研修,不斷提升學科研究能力。探索建立教研員到上級機關鍛煉、到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掛職、到橫向部門交流等研修培養機製,多渠道提升學科研究能力和政策把握水平。

保障待遇地位。教研員專業技術職稱原則上執行中小學教師職稱係列,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社會科學研究等係列。各地要充分考慮教研員崗位專業要求高等特殊性,適當提高教研機構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要依法依規保障教研員工資、評優、評先等待遇,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研隊伍創造良好條件。

五、深化基礎教育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的課程承載著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規定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誌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是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載體。

各級教研機構要把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學科教材的研究作為主責主業,深入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改革的內涵實質、基本要義,深入研究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學科特點和要求,著力探索靜態知識向動態能力轉化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範式,不斷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要加強對新課程新課標的研究和闡釋,引導各級各類學校更加關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評,全麵落實五育並舉要求。

要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深入挖掘各學科的育人元素,積極推行“課程思政”,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係。要參與、指導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不斷豐富學校課程體係,服務學生多樣化發展。加強科學教育,提高科學教育的研究水平和科學教師教學水平,研究加強科技、閱讀、勞動、實踐等課程建設,為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夯實課程基礎。

六、加強教學研究和指導

課堂是落實課程的陣地,教學是實施課程的途徑。加強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研究和指導,是增強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執教能力的重要途徑。

各級教研機構要基於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麵研究推進教學方式變革。深入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導和引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強化學生意識、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更加聚焦核心素養培養、注重跨學科育人、突出實踐教學導向,探索從知識本位到素養導向的教學轉型,倡導和推行啟發式、問題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學方式,深化項目化學習,推進課程融合和學科滲透,全麵提高教學的綜合育人價值。

加強學校教學管理的研究與指導。指導基層學校明確教學要求、落實教學常規、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創新作業形式,促進作業與課堂教學的聯係,提高作業效率,鞏固深化“雙減”成果。推廣提升“好課多磨”等行之有效的教學研討模式,聚焦課堂教學的難點和新教師的弱項,通過專家引領、案例分析、互動研討、教學反思等方式,指導幫助教師有效提升執教能力和對課程標準的把握能力。堅持重心下移、服務一線,積極通過送教助教、對口幫扶、蹲點指導等方式,幫助鄉村、海島及薄弱地區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七、積極探索基礎教育評價改革

科學正確的教育評價,是堅定教育初心、落實教育使命、實現教育目標的指揮棒和風向標,引領著整個教育活動按客觀規律和教育科學辦學治校。各級教研機構要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體係,秉持科學的教育評價標準,推動開展注重素養立意的教學評價研究,積極主動地引導全省基礎教育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糾正以犧牲教育的未來發展換取當下暫時質量的做法。

深化推進中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健全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製度。規範區域與學校考試管理,加強考試評價和考試命題研究,減少考試頻次,更加注重過程性、實踐性、發展性、增值性評價,推動考試科學全麵地體現素質教育導向。

八、鞏固提升校本教研

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是全員化、常態化、實務化的教研活動。各級教研機構要加強校本教研研究,提升教研策劃水平,積極指導校本教研活動,推動各級各類學校依托自身優勢和特色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學校要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推進學科基地建設,創設新型學習空間,營造濃厚教研氛圍,逐步形成各級教研員專業化研究為引領、教師實踐性教學研究為基礎、社會化群眾性研究為支撐的大教研格局。各級教研機構要把提升校本教研質量納入工作範疇,切實加強業務指導和業績考評。及時總結與推廣優秀校本教研典型。

九、擴大教研對外開放和交流

開放帶來進步,交流促進發展。各級教研機構要跳出教研看教研、立足全局看教研、放眼長遠看教研,不斷拓寬教研工作視野和格局,深化教研開放和交流。積極承擔起紐帶、橋梁責任,推動區域、學校之間的教研交流,啟迪、激發、學習、借鑒廣大基層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智慧,為提升教研質量注入新的活力。加強與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育技術部門等單位的合作,加強省際教研交流。鼓勵與國(境)外教育機構開展學術交流、教學研討,支持教研員出國(境)訪問交流、學習培訓。建設好《浙江教學研究》雜誌、“浙江教研論壇”、浙江教研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及時宣傳交流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典型經驗。

十、推進教研工作數字化應用

著力提升教研員和教師隊伍的數字素養,加強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研究,充分利用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積極探索“互聯網+教研”新模式。迭代建設覆蓋各學段、各學科的課程教學資源,豐富充實“學在浙江”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教學研究,積極試點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與學方式變革,為“輕負高質”教學助力賦能。優化“線上直播+線下研討”網絡研訓、名師網絡工作室組團研訓等模式,開展常態化網絡教研活動,擴大優質教研活動輻射力。推動數字化虛擬教研室建設,整合全省教研資源,實現“人人、時時、處處”教研共享。

十一、推動教研課題培育成為教學成果

各級教研員要著眼於教的實踐和研的職責,積極謀劃參與課題研究,並努力培育轉化為教學成果項目。要緊緊圍繞解決基礎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創造性地提出科學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積極付諸教育教學實踐。教研機構要更加重視教研課題的立項和指導,並結合實際積極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教學成果項目。支持教研員組織若幹學校和教師,圍繞教育教學重大實踐問題進行長期、整體的改革和實踐。鼓勵教研員申報教學成果獎,對於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的項目持有人,可以有一次機會直接申報參加正高級職稱評審,不受申報名額限製。加大教學成果獲獎項目的推廣力度,更好地發揮優秀教學成果的示範引領作用和參照借鑒價值。省教育廳每年確定若幹教學研究和政策研究招標課題。

十二、加強和改進對教研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地要充分認識教研工作對於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對教研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教研機構和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麵的重要作用。把教研工作納入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範疇,定期研究改進提升教研水平的政策措施。要把教研工作經費納入本級教育事業經費預算,足額保障教研工作的需要,並對中小學校開展教研工作給予經費支持。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教研工作納入督導評估體係,督促地方政府履行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職責。

浙江省教育廳

2023年8月25日

浙江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

來源:浙江省教育廳  發布日期:2023-10-07 10:17  瀏覽次數:

各市、縣(市、區)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4號)、《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教材廳函〔2023〕3號)等文件精神,圍繞教育強國建設相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浙江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意義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特有的教育體製機製優勢。長期以來,全省各級教研機構圍繞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教材研究、考試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等問題積極工作,在提升教師執教能力、推動我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越紮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後勁就越足。作為基礎教育教研部門,要錨定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立足新時代、緊扣新課程、探索新教法、落實新評價,積極深化教學改革,落實五育並舉,及時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為全麵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專業指導和支撐。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新時代全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為促進浙江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專業支撐。

主要任務是:健全省、市、縣、校四級聯動的新時代教研體係,建設一支高素質教研隊伍,創新教研機製和方法,不斷提升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學生全麵發展、服務教育管理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創建教育強國背景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先行省、示範省。

三、健全四級教研工作體係

在國家基礎教育教研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省、市、縣、校四級教研工作體係建設。省教育廳教研室要加強對全省教研工作的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不斷提升浙江省教研工作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教研機構若已與其他機構合並或合署,仍應在統一的教育事業單位內相對獨立設置,或保持教研機構的相對完整性與獨立性。教研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各級各類學校、各類教育和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協作,引導和鼓勵各方力量參與支持教研工作,不斷拓展教研工作新的空間。

四、提高教研人員綜合素質

教研隊伍是保證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執教能力的核心支撐力量,必須下大力氣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研隊伍。

配齊教研人員。各地要根據核定編製,結合本地基礎教育事業規模和國家規定的課程門類,按學段、學科配齊配足專職教研員,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配備跨學科的綜合教研員。各級教研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兼職教研員。

優化管理機製。各地要對照國家專業標準,進一步健全省、市、縣三級教研人員的準入標準和遴選機製,確保教研人員政治素質過硬、教育理念先進、事業心責任感強、專業素養高、職業道德良好。優化教研隊伍年齡結構,積極引進優秀年輕教師充實教研隊伍,確保教研事業後繼有人。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探索建立教研員定期到中小學任教製度,加強教研員與一線學校的聯係。完善教研員考核機製和退出機製,對不履行教研職責、違背師德師風或有其他不適宜繼續從事教研工作行為的,應及時調整出教研隊伍。

健全研修製度。全省各地要建立教研員全員專業研修製度,並納入教師“國培計劃”“省培計劃”,每位教研員每年參與不少於72學時的教研員專業研修,不斷提升學科研究能力。探索建立教研員到上級機關鍛煉、到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掛職、到橫向部門交流等研修培養機製,多渠道提升學科研究能力和政策把握水平。

保障待遇地位。教研員專業技術職稱原則上執行中小學教師職稱係列,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社會科學研究等係列。各地要充分考慮教研員崗位專業要求高等特殊性,適當提高教研機構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要依法依規保障教研員工資、評優、評先等待遇,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研隊伍創造良好條件。

五、深化基礎教育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的課程承載著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規定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誌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是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載體。

各級教研機構要把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學科教材的研究作為主責主業,深入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改革的內涵實質、基本要義,深入研究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學科特點和要求,著力探索靜態知識向動態能力轉化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範式,不斷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要加強對新課程新課標的研究和闡釋,引導各級各類學校更加關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評,全麵落實五育並舉要求。

要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深入挖掘各學科的育人元素,積極推行“課程思政”,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係。要參與、指導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不斷豐富學校課程體係,服務學生多樣化發展。加強科學教育,提高科學教育的研究水平和科學教師教學水平,研究加強科技、閱讀、勞動、實踐等課程建設,為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夯實課程基礎。

六、加強教學研究和指導

課堂是落實課程的陣地,教學是實施課程的途徑。加強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研究和指導,是增強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執教能力的重要途徑。

各級教研機構要基於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麵研究推進教學方式變革。深入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導和引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強化學生意識、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更加聚焦核心素養培養、注重跨學科育人、突出實踐教學導向,探索從知識本位到素養導向的教學轉型,倡導和推行啟發式、問題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學方式,深化項目化學習,推進課程融合和學科滲透,全麵提高教學的綜合育人價值。

加強學校教學管理的研究與指導。指導基層學校明確教學要求、落實教學常規、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創新作業形式,促進作業與課堂教學的聯係,提高作業效率,鞏固深化“雙減”成果。推廣提升“好課多磨”等行之有效的教學研討模式,聚焦課堂教學的難點和新教師的弱項,通過專家引領、案例分析、互動研討、教學反思等方式,指導幫助教師有效提升執教能力和對課程標準的把握能力。堅持重心下移、服務一線,積極通過送教助教、對口幫扶、蹲點指導等方式,幫助鄉村、海島及薄弱地區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七、積極探索基礎教育評價改革

科學正確的教育評價,是堅定教育初心、落實教育使命、實現教育目標的指揮棒和風向標,引領著整個教育活動按客觀規律和教育科學辦學治校。各級教研機構要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體係,秉持科學的教育評價標準,推動開展注重素養立意的教學評價研究,積極主動地引導全省基礎教育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糾正以犧牲教育的未來發展換取當下暫時質量的做法。

深化推進中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健全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製度。規範區域與學校考試管理,加強考試評價和考試命題研究,減少考試頻次,更加注重過程性、實踐性、發展性、增值性評價,推動考試科學全麵地體現素質教育導向。

八、鞏固提升校本教研

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是全員化、常態化、實務化的教研活動。各級教研機構要加強校本教研研究,提升教研策劃水平,積極指導校本教研活動,推動各級各類學校依托自身優勢和特色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學校要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推進學科基地建設,創設新型學習空間,營造濃厚教研氛圍,逐步形成各級教研員專業化研究為引領、教師實踐性教學研究為基礎、社會化群眾性研究為支撐的大教研格局。各級教研機構要把提升校本教研質量納入工作範疇,切實加強業務指導和業績考評。及時總結與推廣優秀校本教研典型。

九、擴大教研對外開放和交流

開放帶來進步,交流促進發展。各級教研機構要跳出教研看教研、立足全局看教研、放眼長遠看教研,不斷拓寬教研工作視野和格局,深化教研開放和交流。積極承擔起紐帶、橋梁責任,推動區域、學校之間的教研交流,啟迪、激發、學習、借鑒廣大基層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智慧,為提升教研質量注入新的活力。加強與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育技術部門等單位的合作,加強省際教研交流。鼓勵與國(境)外教育機構開展學術交流、教學研討,支持教研員出國(境)訪問交流、學習培訓。建設好《浙江教學研究》雜誌、“浙江教研論壇”、浙江教研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及時宣傳交流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典型經驗。

十、推進教研工作數字化應用

著力提升教研員和教師隊伍的數字素養,加強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研究,充分利用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積極探索“互聯網+教研”新模式。迭代建設覆蓋各學段、各學科的課程教學資源,豐富充實“學在浙江”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教學研究,積極試點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與學方式變革,為“輕負高質”教學助力賦能。優化“線上直播+線下研討”網絡研訓、名師網絡工作室組團研訓等模式,開展常態化網絡教研活動,擴大優質教研活動輻射力。推動數字化虛擬教研室建設,整合全省教研資源,實現“人人、時時、處處”教研共享。

十一、推動教研課題培育成為教學成果

各級教研員要著眼於教的實踐和研的職責,積極謀劃參與課題研究,並努力培育轉化為教學成果項目。要緊緊圍繞解決基礎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創造性地提出科學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積極付諸教育教學實踐。教研機構要更加重視教研課題的立項和指導,並結合實際積極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教學成果項目。支持教研員組織若幹學校和教師,圍繞教育教學重大實踐問題進行長期、整體的改革和實踐。鼓勵教研員申報教學成果獎,對於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的項目持有人,可以有一次機會直接申報參加正高級職稱評審,不受申報名額限製。加大教學成果獲獎項目的推廣力度,更好地發揮優秀教學成果的示範引領作用和參照借鑒價值。省教育廳每年確定若幹教學研究和政策研究招標課題。

十二、加強和改進對教研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地要充分認識教研工作對於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對教研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教研機構和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麵的重要作用。把教研工作納入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範疇,定期研究改進提升教研水平的政策措施。要把教研工作經費納入本級教育事業經費預算,足額保障教研工作的需要,並對中小學校開展教研工作給予經費支持。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教研工作納入督導評估體係,督促地方政府履行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職責。

浙江省教育廳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