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關於印發2023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發文字號:杭教〔2023〕1號
各區、縣(市)教育局(社發局),各市屬高校、直屬學校(單位)、專修學院:
現將《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1日
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點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省委十五屆二次全會、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內生動力,全麵實施“學有優教”工程,促進教育共優共享,加快構建具有杭州特色的高質量教育體係,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發揮好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助力杭州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範例。
一、突出黨建統領,築牢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本保障
1.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持續全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培根鑄魂育新人”係列活動載體,引導全市教育係統堅定不移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教育改革發展實現新突破。加強係統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製度化、規範化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教育師生、指導實踐的工作體係。
2.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充分發揮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職能作用,強化對重大教育決策、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統籌推進、督促檢查,係統謀劃教育高質量發展“1+N”政策舉措,全麵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有序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優化中小學黨建工作管理體製。深入開展“提標增能、提質增效”行動,推動中小學黨建與教育事業、師生需求、屬地黨建等深度融合。加強對市屬高校、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的指導,完善“黨建+”工作機製,推動黨建工作體係躍遷升級。
3.鍛造過硬先鋒隊伍。實施幹部奮進“兩個先行”能力提升行動,以黨性觀念強、專業素質強的“雙強型”標準,選優配好直屬學校“關鍵少數”。全麵推進中小學名校長培養工程,常態化開展“最強領頭雁”選樹活動,帶動教師隊伍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批精品黨課和黨課微視頻,形成市、區(縣、市)兩級黨課資源庫,高質量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深化“雙培雙帶”工程和“崗位建功”行動,推動黨員在日常教育教學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4.堅定不移全麵從嚴治黨。準確把握新形勢新特征新任務,嚴格落實“兩個清單”、政治生態建設狀況自查、“一崗雙責”履職報告等製度,凝聚縱深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的最大合力。實施第二輪清廉學校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構建清廉學校建設“五全”格局。完善學校“三單一圖”監管模式,鞏固“一校一策”廉政風險防控網,更高標準培育一批教育係統清廉建設的優秀典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防止反彈回潮、隱形變異、疲勞厭戰。立足舉一反三、長效常抓,深入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確保小微權力規範運行。加強審計監督,促進教育係統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
5.做好意識形態、宣傳及統戰工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紮實推進教育係統意識形態工作“123456”機製,進一步加強校園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切實加強黨委對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強化“杭州教育發布”平台和教育新媒體聯盟建設,完善信息宣傳工作機製。健全教育輿情監測、報告、處置機製,做好教育熱點引導和應對工作。進一步強化黨外教師思想政治引領,支持民主黨派有計劃做好組織發展工作。
6.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強化“大安全”觀念,嚴格落實校園安全穩定工作責任,不斷提升防範和化解各類重大風險的能力。圍繞“平安護航亞運會”行動,推進“智安校園”建設,落實問題隱患查改閉環管理工作機製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自我評估工作,常態化開展安全專題教育提醒和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擴大“校園及周邊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蓋麵,完善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協調機製,進一步優化校園周邊環境。聚焦存量化解、源頭治理,開展全市教育係統信訪突出問題集中治理專項行動。加強各類教育考試組織管理工作,嚴守考試安全防線。
二、突出立德樹人,構建完善“五育融合”育人體係
1.夯實思想根基。深化“小課堂·大社會”思政課堂教學改革,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最憶杭州》,聯動思政實踐活動,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創新用活各類載體,打造青少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陣地,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中學生青苗學院培訓、文明校園創建、誌願服務等德育實踐活動,賡續紅色血脈。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師專職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深入實施教師全員家訪行動,培養一支熱愛學生、樂於奉獻、業務精湛的德育工作隊伍。
2.深化減負提質。深入推進“雙減”工作,健全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機製,嚴查隱形變異學科類違規培訓,加快推進非學科類培訓分類管理,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到100%。以試點培育、主題研討、案例評選、課程展示等活動載體為抓手,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推進作業管理和評價改革,全麵提升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深化普通高中“雙新”國家級示範區示範校建設,加強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優化教學實施,提升高考、學考備考成效。
3.提亮“三育”特色。推進落實杭州市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工作係列實施辦法,打造一批“三育”名師工作室、特色品牌學校和實踐基地。完善學生體育、藝術賽事統籌管理和一體化運行機製,深入開展陽光大課間、藝術實踐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2—3項運動技能和2項以上藝術技能。積極推進實施體育家庭作業,全麵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推動杭州市中小學生家庭勞動教育清單落地落實,實行學年“勞動周”製度。積極開展與“五育融合”相結合的主題研學旅行、第二課堂活動。
4.嗬護身心健康。嚴格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舉措,進一步完善校園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和機製。持續推進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加強中小學校衛生(保健)室建設,專職校醫配備率達到90%以上。紮實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中小學生總體近視率逐年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管理監督責任,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體係。實施青少年陽光成長行動,積極構建社會、家庭、學校、衛生機構聯動的兒童青少年心理服務體係,建強學校心理谘詢室,中小學專職心理教師配備率達90%以上。以“互聯網+家校共育”為重心,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全市數字家長學校認定比例達65%。
5.同心助力亞運。結合教育特點,創新工作載體,廣泛動員開展“‘藝’起迎亞運”藝術展演、“我是亞運小主人”文明實踐、“全民學英語 藝啟迎亞運”(少年版)等迎亞運主題活動,同頻共振推進教育係統迎亞運宣傳工作,營造師生參與亞運、服務亞運、奉獻亞運的濃厚氛圍。全力打造精幹高效的文彙學校草地擲球場館運行團隊,確保高質量完成亞殘運會相關賽事服務保障工作。組織開展好“迎亞運”係列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競賽,完善學校體育場地(館)向社會開放工作機製,助推“全民健身、共享亞運”。
三、突出共富目標,辦好更公平更優質的基礎教育
1.擴大學前教育普惠優質供給。全麵做好《杭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三輪行動計劃》收官工作,謀劃新一輪學前教育發展配套政策。實施普惠性幼兒園增量擴容計劃,加大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力度。製定推進幼兒園“托幼一體化”工作實施意見,積極挖潛增設普惠托班。推動各區、縣(市)建立公辦園成本分擔機製。深化幼兒園城鄉互助共同體建設,提升農村幼兒園辦園水平。
2.促進義務教育全域優質均衡。加強市域統籌力度,深入推進跨區域名校集團化(城鄉教共體)建設,強化優質教育資源輻射效應。優化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入學信息發布和預警機製,完善“長幼隨學”機製,全麵保障持有居住證的隨遷子女享有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鞏固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成果,指導各區、縣(市)平穩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工作。
3.構建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格局。製定直屬學校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實行分層分類管理,促進新名校集團化戰略可持續發展。實施西部區、縣(市)普通高中質量提升係列行動,加強教科研指導,開展聯合師訓,提供助考服務,推進西部區、縣(市)普通高中與市屬高中深化跨層級集團化辦學。強化教育公平導向,完善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和中考加分政策。進一步規範民辦普通高中跨區域統籌招生和學籍管理。支持引導條件成熟的普通高中特色辦學錯位發展,培育一批分類辦學特色高中試點學校。
4.強化特殊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出台《杭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進一步健全學前到高中學段銜接的特殊教育服務體係,高質量普及殘疾兒童少年15年基礎教育。優化完善特殊教育資源配置,新增2所特殊教育學校通過省級標準化評估驗收。推進融合教育擴麵提質,開展資源教室創建評估和“回頭看”,優化送教上門服務。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培訓和基本功大賽,推進融合教育送教下鄉。
四、突出服務效能,助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創新活力
1.加快推動高等教育跨越發展。深入實施“三名工程”,支持西湖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深化本科生招生專項改革,推進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支持國科大杭高院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主校區建設,產出重大科研成果;支持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學院)建設,正式啟用新校園,開展招生培養工作。謀劃新一輪市屬高校內涵式發展支持舉措,強化市屬高校提檔升級的政策機製保障。支持杭州師範大學爭創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浙大城市學院爭創全國“百強”大學。支持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拓展辦學空間,爭辦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支持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加強內涵建設,發揮開放大學辦學優勢。
2.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進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加大統籌力度,優化職業高中布局。優化中高職一體化和中本一體化人才培養管理,長學製技術技能人才招生占中職(不含技校、中專)招生比例不低於33%。強化產教協同對接,推進市級技能集訓基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積極承接國家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培養項目。健全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製,推動職業院校開設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緊缺專業。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積極開展麵向中小學生的職業體驗與勞動教育實踐。
3.持續完善終身教育服務體係。紮實推進“銀齡關愛”行動,加快優化各地老年教育機構資源布局,實現全市鄉鎮(街道)老年學校全覆蓋,村(社區)老年學堂覆蓋率達到35%。積極創建省老年教育優質(示範性)校。持續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普及活動。服務人的終身發展和“擴中提低”,全麵實施社會人員學曆技能雙提升行動,支持職業院校擴大麵向社會的職業培訓規模。積極培育創建學習型社區,推進社區教育品牌建設。
4.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製定教育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科學謀劃全麵提升杭州教育對外開放能級的係列舉措。支持中小學校主動對接境外“姐妹學校”,聯合開展以“杭州亞運會”為主題的線上線下交流活動,推進國際理解教育。有序啟動疫情後師生出國(境)訪問,支持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國際競賽,組織校長、骨幹教師海外研修活動。遴選認定第二批杭州市教育對外開放窗口學校。壓實學校主體責任,實施外籍教師聘任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支持迪拜中國學校穩妥有序高質量辦學。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杭州都市圈、杭甬“雙城記”區域教育交流合作。
五、突出係統集成,切實加強高質量教育體係支撐力量
1.持續推進教育資源增量擴容。發揮基礎教育係列布局規劃先導作用,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為抓手,高標準建設一批中小學、幼兒園,緩解教育資源結構性供需矛盾。加快推進直屬學校項目建設,確保滿足市區高中入學高峰需求。建成投用杭州第十四中學青山湖學校、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雙橋校區,竣工杭州高級中學臨平新城學校、杭州第二中學富春學校,開工建設杭州學軍中學桐廬學校。
2.全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修訂印發《杭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師德師風負麵清單(2023年版)》,完善師德專題教育、師德常態管理和師德監督檢查製度體係,推進落實常態化、全過程、閉環式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學校教職工編製統籌配置機製,提高教職工編製使用效益。謀劃新一輪強師惠師舉措,進一步完善教師先進典型選樹機製和教育領域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探索實施中小學校長、班主任星級製改革,完善教師職業禮遇製度。深化中小學名師培養工程,打造結構合理、活力迸發的教育人才梯隊。組織市域組團式教育對口服務調研評估,加強典型案例提煉推廣。紮實推進“教育共富”名師鄉村工作室重塑升級工作,擴大名優教師輻射引領作用。
3.全麵提升智慧教育建設水平。積極承接城市大腦2.0建設任務,製定實施杭州市“智慧教育”工作方案,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數智支撐。推進教育數據全量全要素歸集,建成教育大數據倉,完善市級主題數據庫。建設集監測、分析、研判等功能於一體的教育數字駕駛艙,助力科學決策、精準治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關鍵小事”,打造數智助學、數智優學、數智護學、數智樂學四大綜合場景,建設標誌性應用12個。上線“學在杭州”教育服務平台,不斷完善入學入園、網絡學習、成長支持、安全防護等一站式數智服務。
4.提高依法治理能力。開展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培育行動,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進學校”活動,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係列活動,實現爭創“憲法衛士”中小學校全覆蓋。廣泛宣傳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探索教育重點領域執法監管新機製,全麵增強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能力。加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隊伍建設,法治副校長每學期至少一次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依法實施民辦學校審批和管理,統籌雙隨機抽查、重點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
5.深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紮實推進省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加強對區、縣(市)尤其是西部地區的針對性指導,引導學校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型。持續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創建工作,省級評估通過比例分別達到35%、65%。優化市對區、縣(市)政府教育履職督導評價指標體係和工作機製,保障教育優先發展。強化政府行為和部門聯動,完善“雙減”督導工作機製,實現以督促減、以督增效。積極指導各區、縣(市)配合做好縣域基礎教育生態監測和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工作,科學運用監測結果。
六、突出惠民務實,用心用情辦好教育民生實事
1.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72所、新增學位6.1萬個。
2.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麵向2—3歲幼兒托班,新增普惠托位1500個。
3.保障符合條件的義務教育段隨遷子女100%入學,其中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到86%;新增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50個以上。
4.創新發展“雙減”背景下的課後服務模式,積極引入優質社會資源,新增課後服務課程300門以上。
5.擴大優質高中招生規模,市區優質高中招生計劃數較2022年增加2800名以上。
6.完成成人中等學曆提升1.6萬人,大專及以上學曆提升6.5萬人;職業院校年度社會培訓量不少於11萬人次。
7.新建71所老年學校,培育省級老年教育優質(示範校)8所,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培訓不少於10萬人次。
8.實施兒童青少年正脊行動,為53萬名義務教育段學生開展正脊篩查。
9.優化校園體育場地(館)開放服務,實現“一卡多場館預約、刷臉刷卡掃碼入校”,力爭場地(館)開放數達1000個以上,
10.深化“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校園及周邊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蓋全市500所小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