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計劃

  

來源:杭州市教育局  發布日期:2024-06-02 18:35:37  瀏覽次數:

2024年,市教育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錨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戰略目標,繪好路線圖、當好施工隊,紮實推進“六大工程”:

(一)實施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工程。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打造理論學習、教育循跡、曆史文化、科技創新、生態文明五大類優質實踐基地,構建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國旗下的誦讀”“童心向黨”“傳承紅色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係列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體美勞陣地建設,培育市級各類體、美、勞特色品牌學校,建設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美育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切實增強學校“五育融合”育人成效。

(二)實施教育資源優化保障工程。2024年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6萬個。推進杭高臨平學校、杭二中富春學校、學軍中學桐廬學校建設,確保2024年秋季投用。充分利用重點工程月調度工作機製和市級三大國企集中代建專業力量,加快推進高中建設重點工程項目,確保按時高效推進。持續加大對西部區縣教育公共服務補短提升力度,深化跨區域教共體建設和“組團式”教育對口服務,加強核心城區與西部區縣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按照“科學評估、應留必留、先建後撤、積極穩妥”的原則,做好西部地區小規模學校撤並工作。

(三)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創優工程。加大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力度,帶動區域教育品質全麵提升。完善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係,深化托幼一體化集成改革,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95%以上。推進初中提質強校行動,進一步激發初中辦學活力。以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為抓手,深化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優化育人方式,推動分類辦學,在滿足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科技創新人才“育苗計劃”,探索高校、科研機構與中學聯合開展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

(四)實施職業教育優化提升工程。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製,積極參與 1+X 證書製度試點,推進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積極探索職業教育人才貫通培養機製,持續擴大五年製招生計劃規模;積極爭取省教育廳的支持,中本一體化招生規模力爭有所突破。加大統籌力度和謀劃布局,推動西部區、縣(市)開展區域中高職一體化試點。

(五)實施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工程。深化“三名”工程建設,支持西湖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支持國科大杭高院、杭州北航國際創新研究院高質量發展。“一校一策”支持市屬高校建設,支持杭師大爭創“雙一流”,夯實一流學科建設基礎,實現博士點數增長;支持浙大城市學院爭創全國“百強”大學,完成2021年-2023年“創百強”三年行動評估總結並推進落實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杭職院“申本創大”,推動杭職院建德校區順利開工。實施高校基礎設施提質工程。

(六)實施教育改革攻堅工程。深入推進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發揮示範先行作用。啟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統籌校內校外資源,促進中小學生科學素養整體提升。深化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隊伍建設,探索分類實施星級評定改革,加大正向引領激勵力度。持續鞏固“雙減”工作成果,紮實開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清朗環境專項行動,做好“輕負高質”教學改革,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推進教育部信息技術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建設,做好試點成果總結提煉。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杭州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計劃

  

來源:杭州市教育局  發布日期:2024-06-02 18:35:37  瀏覽次數:

2024年,市教育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錨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戰略目標,繪好路線圖、當好施工隊,紮實推進“六大工程”:

(一)實施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工程。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打造理論學習、教育循跡、曆史文化、科技創新、生態文明五大類優質實踐基地,構建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國旗下的誦讀”“童心向黨”“傳承紅色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係列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體美勞陣地建設,培育市級各類體、美、勞特色品牌學校,建設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美育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切實增強學校“五育融合”育人成效。

(二)實施教育資源優化保障工程。2024年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6萬個。推進杭高臨平學校、杭二中富春學校、學軍中學桐廬學校建設,確保2024年秋季投用。充分利用重點工程月調度工作機製和市級三大國企集中代建專業力量,加快推進高中建設重點工程項目,確保按時高效推進。持續加大對西部區縣教育公共服務補短提升力度,深化跨區域教共體建設和“組團式”教育對口服務,加強核心城區與西部區縣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按照“科學評估、應留必留、先建後撤、積極穩妥”的原則,做好西部地區小規模學校撤並工作。

(三)實施基礎教育提質創優工程。加大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力度,帶動區域教育品質全麵提升。完善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係,深化托幼一體化集成改革,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95%以上。推進初中提質強校行動,進一步激發初中辦學活力。以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為抓手,深化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優化育人方式,推動分類辦學,在滿足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科技創新人才“育苗計劃”,探索高校、科研機構與中學聯合開展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

(四)實施職業教育優化提升工程。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製,積極參與 1+X 證書製度試點,推進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積極探索職業教育人才貫通培養機製,持續擴大五年製招生計劃規模;積極爭取省教育廳的支持,中本一體化招生規模力爭有所突破。加大統籌力度和謀劃布局,推動西部區、縣(市)開展區域中高職一體化試點。

(五)實施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工程。深化“三名”工程建設,支持西湖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支持國科大杭高院、杭州北航國際創新研究院高質量發展。“一校一策”支持市屬高校建設,支持杭師大爭創“雙一流”,夯實一流學科建設基礎,實現博士點數增長;支持浙大城市學院爭創全國“百強”大學,完成2021年-2023年“創百強”三年行動評估總結並推進落實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杭職院“申本創大”,推動杭職院建德校區順利開工。實施高校基礎設施提質工程。

(六)實施教育改革攻堅工程。深入推進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發揮示範先行作用。啟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統籌校內校外資源,促進中小學生科學素養整體提升。深化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隊伍建設,探索分類實施星級評定改革,加大正向引領激勵力度。持續鞏固“雙減”工作成果,紮實開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清朗環境專項行動,做好“輕負高質”教學改革,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推進教育部信息技術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建設,做好試點成果總結提煉。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