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杭州市教育局微博:@新浪

上城区:课后服务“行中学”

来源:浙江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4-06-24 15:11  浏览次数:2389

6月7日,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内,一年一度的“红领巾金牌讲解员”评比活动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的绘画展区有一幅葫芦花瓶图。葫芦的上半部分画的是凤凰,下半部分画的是龙,寓意著龙凤呈祥……”二(3)班学生邵睿媛正声情并茂地讲解著面前的作品,为了这次评选,她已经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

邵丹是此次评选活动的负责教师。她回忆,自从学校发布了招募令,报名的火爆程度出乎意料,“人数比往年翻了一倍”。讲解员的角色之所以受欢迎与学校打造“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分不开。据了解,2022年,学校与杭州市上城区政协文史研究会、上城区教育局、南星街道和辖区企业等多方联动,构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习中心。“学生不仅从中可以学到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收获文化自信心和成就感,综合素养也得到进一步提高。”邵丹说道。

胜利山南小学的“双减”实践是杭州市上城区坚持推行“行走学习”,实施“走校·走馆·走社会”课后服务模式的缩影。随著“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这样的“行走学习”如今在上城区的校园里随处可见。

“群星闪闪走读杭州”是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的金字招牌。从2012年起,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设了“第三教育空间”,即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融入自然。比如,低段学生通过探究杭州地方风光体验自然界的神奇;中段学生以探访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为主,在活动中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高段学生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杭州市澎致小学与未来社区杨柳郡共同开设了浙江省首个“儿童议事厅”,在这里,儿童成为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从每月定期开展的“家庭日”活动到社区里的“垃圾清理百日坚”的志愿者工作,从设计开发寒假作业到营造社区里的宋韵氛围,“儿童议事厅”通过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自“双减”以来,杭州市紫阳小学的课后服务课程多了一门“自然笔记”。教师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各种动植物,寄居蟹、捕蝇草、蝴蝶兰……对紫阳小学的学生来说,校园就好似植物大观园。在这里,他们既能与各种小型生物“亲密接触”,见识到各类中草药,更有机会认识普陀鹅耳枥、伞花木、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凭著自身的地理优势,学校还分别开设了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昆虫园、百草园和珍稀植物园四大园区。从今年开始,学校联合街道等多方资源,结合二十四节气中的生物多样性特色资源,推出了立春农耕、探趣惊蛰、跟著诗经找野菜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沉浸式生物多样性体验。

为了破解学位相对紧张的难题,杭州市濮家小学主动对接街道社区,将音乐和美术课搬进了社区的幸福邻里坊,从而腾挪出更多教室满足新生入学需求。目前,学校利用幸福邻里坊的场地每周开展艺术、科技等学生社团活动47节次,服务学生1500余人次。此外,学校还与上城区少年宫携手推出了艺术创想、乐动心声、模型启智等14门课程。

上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深入推进上城区学习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全区统整分散在各校的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空间,丰富学生校际互动的课后服务内容。此外,上城区还发布了首批百家“星级博物馆”,整合全区146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编织校馆资源网,积极打造“15分钟行走学习圈”,让学生行走於校际、场馆间,让学习发生在活动之中。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

上城區:課後服務“行中學”

來源:浙江教育報  發布日期:2024-06-24 15:11  瀏覽次數:2389

6月7日,杭州市勝利山南小學內,一年一度的“紅領巾金牌講解員”評比活動正在緊張進行中。“我們的繪畫展區有一幅葫蘆花瓶圖。葫蘆的上半部分畫的是鳳凰,下半部分畫的是龍,寓意著龍鳳呈祥……”二(3)班學生邵睿媛正聲情並茂地講解著麵前的作品,為了這次評選,她已經足足準備了一個多月。

邵丹是此次評選活動的負責教師。她回憶,自從學校發布了招募令,報名的火爆程度出乎意料,“人數比往年翻了一倍”。講解員的角色之所以受歡迎與學校打造“皇城根:優秀傳統文化山南學研基地”分不開。據了解,2022年,學校與杭州市上城區政協文史研究會、上城區教育局、南星街道和轄區企業等多方聯動,構建了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學習中心。“學生不僅從中可以學到優秀傳統文化,更能收獲文化自信心和成就感,綜合素養也得到進一步提高。”邵丹說道。

勝利山南小學的“雙減”實踐是杭州市上城區堅持推行“行走學習”,實施“走校·走館·走社會”課後服務模式的縮影。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推進,這樣的“行走學習”如今在上城區的校園裏隨處可見。

“群星閃閃走讀杭州”是杭州采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的金字招牌。從2012年起,學校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設了“第三教育空間”,即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融入自然。比如,低段學生通過探究杭州地方風光體驗自然界的神奇;中段學生以探訪曆史古跡和名人故居為主,在活動中增強對祖國曆史文化的認同感;高段學生注重結合生活實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杭州市澎致小學與未來社區楊柳郡共同開設了浙江省首個“兒童議事廳”,在這裏,兒童成為社區治理體係的重要參與者。從每月定期開展的“家庭日”活動到社區裏的“垃圾清理百日堅”的誌願者工作,從設計開發寒假作業到營造社區裏的宋韻氛圍,“兒童議事廳”通過家校社協同教育的方式,盡最大努力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自“雙減”以來,杭州市紫陽小學的課後服務課程多了一門“自然筆記”。教師會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身邊各種動植物,寄居蟹、捕蠅草、蝴蝶蘭……對紫陽小學的學生來說,校園就好似植物大觀園。在這裏,他們既能與各種小型生物“親密接觸”,見識到各類中草藥,更有機會認識普陀鵝耳櫪、傘花木、珙桐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憑著自身的地理優勢,學校還分別開設了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昆蟲園、百草園和珍稀植物園四大園區。從今年開始,學校聯合街道等多方資源,結合二十四節氣中的生物多樣性特色資源,推出了立春農耕、探趣驚蟄、跟著詩經找野菜等一係列體驗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沉浸式生物多樣性體驗。

為了破解學位相對緊張的難題,杭州市濮家小學主動對接街道社區,將音樂和美術課搬進了社區的幸福鄰裏坊,從而騰挪出更多教室滿足新生入學需求。目前,學校利用幸福鄰裏坊的場地每周開展藝術、科技等學生社團活動47節次,服務學生1500餘人次。此外,學校還與上城區少年宮攜手推出了藝術創想、樂動心聲、模型啟智等14門課程。

上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深入推進上城區學習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全區統整分散在各校的學習資源,共建共享活動空間,豐富學生校際互動的課後服務內容。此外,上城區還發布了首批百家“星級博物館”,整合全區146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編織校館資源網,積極打造“15分鍾行走學習圈”,讓學生行走於校際、場館間,讓學習發生在活動之中。

网站标识码:3301000025

备案:浙ICP备05013495号

浙公网安备:33010302000269号

电话: 0571-87077801

主办:杭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