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鄉土資源 汲取育人養分

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日期:2024-07-19 09:50  瀏覽次數:

“‘巾幗井’是我們村的‘奮鬥自強井’,如今雖然我們已經不再用這口井灌溉,但‘巾幗井’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成我們美麗鄉村的真實畫卷。”近日,在山東省高密市鬆興屯村的葡萄園裏,一群孩子一邊學習葡萄修剪技術,一邊聽村支書徐林收講述“巾幗井”的故事。

1973年,鬆興屯村遭遇嚴重幹旱。該村20多名婦女自發成立打井隊,手挖肩扛,曆時7個多月,硬是靠人力打出了一口深22米、直徑8.5米的大口井,解決了全村飲水和灌溉難題。當年,縣委、縣政府獎勵村民一台柴油機,並表彰命名該井為“巾幗井”。此後,鬆興屯村從貧困落後的村莊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將葡萄種植做成了全國品牌。

如今,“巾幗井”成為高密重點打造的研學基地之一。為建起學生身邊的思政育人長廊,高密還挖掘並打造劉墉故居、鄭公祠、前塚子頭遺址等70多處研學基地。

“我們實施‘雙減雙增’行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素質培養,在全市統一規劃設計研學路線15條,打造精品研學課程100節,構建起融彙紅色教育、勞動教育等不同主題的素質培養實踐體係。”高密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明輝介紹。

目前,高密在各鎮街、機關、企業建立30餘個“思政教育示範基地”,在15個鎮街開設“寶德書院”村級輔導室90處,編排創作出一批富有地方鄉土氣息的思政課程,92所中小學開展鄉村紅色研學累計3萬多人次。

走進高密市薑莊鎮各中小學校園,處處可見紅色非遺納入校本課程、校校設立非遺工作坊、非遺傳承人定期到校現場教學等景象。“我們依托非遺文化優勢,以紅心思政為底色,探索出一條‘紅色非遺’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的‘心’路徑。”談起薑莊教育的轉型發展,薑莊鎮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李雲然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基地,高密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裏,建起了民俗民藝展覽體驗中心和傳統節日文化長廊。在高密全市,有107所中小學開設高密茂腔、九五拳、半印半畫年畫等非遺傳習實踐課程。

“近年來,我們以鄉土文化為根基,以紅色文化為主線,串聯起全市911個村的309個鄉村思政育人基地,打造出融鄉土文化、非遺文化、紅色傳承為一體的鄉村思政育人體係,讓思政育人在高密大地上深入踐行。”高密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宣傳部部長管延升表示。

深挖鄉土資源 汲取育人養分

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日期:2024-07-19 09:50  瀏覽次數:

“‘巾幗井’是我們村的‘奮鬥自強井’,如今雖然我們已經不再用這口井灌溉,但‘巾幗井’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成我們美麗鄉村的真實畫卷。”近日,在山東省高密市鬆興屯村的葡萄園裏,一群孩子一邊學習葡萄修剪技術,一邊聽村支書徐林收講述“巾幗井”的故事。

1973年,鬆興屯村遭遇嚴重幹旱。該村20多名婦女自發成立打井隊,手挖肩扛,曆時7個多月,硬是靠人力打出了一口深22米、直徑8.5米的大口井,解決了全村飲水和灌溉難題。當年,縣委、縣政府獎勵村民一台柴油機,並表彰命名該井為“巾幗井”。此後,鬆興屯村從貧困落後的村莊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將葡萄種植做成了全國品牌。

如今,“巾幗井”成為高密重點打造的研學基地之一。為建起學生身邊的思政育人長廊,高密還挖掘並打造劉墉故居、鄭公祠、前塚子頭遺址等70多處研學基地。

“我們實施‘雙減雙增’行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素質培養,在全市統一規劃設計研學路線15條,打造精品研學課程100節,構建起融彙紅色教育、勞動教育等不同主題的素質培養實踐體係。”高密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明輝介紹。

目前,高密在各鎮街、機關、企業建立30餘個“思政教育示範基地”,在15個鎮街開設“寶德書院”村級輔導室90處,編排創作出一批富有地方鄉土氣息的思政課程,92所中小學開展鄉村紅色研學累計3萬多人次。

走進高密市薑莊鎮各中小學校園,處處可見紅色非遺納入校本課程、校校設立非遺工作坊、非遺傳承人定期到校現場教學等景象。“我們依托非遺文化優勢,以紅心思政為底色,探索出一條‘紅色非遺’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的‘心’路徑。”談起薑莊教育的轉型發展,薑莊鎮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李雲然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基地,高密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裏,建起了民俗民藝展覽體驗中心和傳統節日文化長廊。在高密全市,有107所中小學開設高密茂腔、九五拳、半印半畫年畫等非遺傳習實踐課程。

“近年來,我們以鄉土文化為根基,以紅色文化為主線,串聯起全市911個村的309個鄉村思政育人基地,打造出融鄉土文化、非遺文化、紅色傳承為一體的鄉村思政育人體係,讓思政育人在高密大地上深入踐行。”高密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宣傳部部長管延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