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現發布《2022年度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一、綜述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省委市委全會以及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和美麗杭州建設,連續7次榮獲美麗浙江考核優秀,6次榮獲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榮譽“大禹鼎”。

水環境質量方麵,市控以上斷麵水質優良比例為100%,同比持平;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麵考核結果優秀,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大氣環境質量方麵,空氣優良率為83.3%,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1%;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5%;臭氧濃度1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9%。

二、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一)水環境

1、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市控以上斷麵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以及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比例均為100%,同比持平。

錢塘江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100%,幹、支流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比例為100%。

運河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100%,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的比例為100%。

苕溪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100%,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的比例為100%。

西湖平均透明度為1.25米。湖區內監測點位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

千島湖平均透明度為4.47米。湖區內監測點位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

2、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優,14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點位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與2021年同期持平,水質保持穩定。

3、地下水水質狀況

全市7個國控地下水監測點位狀況,其中曲院風荷、龍井村2個監測點位為Ⅲ類水質,新開元和百井坊兩個監測點位為Ⅳ類水質,臨江高新區和建德高新產業園兩個風險點位為Ⅳ類水質,虎跑監測點位為Ⅴ類水質,定類指標為pH。

4、入海斷麵環境狀況

入海監測斷麵(七堡斷麵)全年水質保持II類,年均高錳酸鹽指數為1.8毫克/升、氨氮為0.15毫克/升、總磷為0.055毫克/升、總氮為1.95毫克/升,優於考核目標要求(Ⅲ類)。

(二)大氣環境

1、環境空氣質量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評價,杭州市區(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平區、錢塘區、富陽區和臨安區,下同)2022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304天,同比減少17天,優良率為83.3%,同比下降4.6個百分點。

杭州市區細顆粒物(PM2.5)達標天數為354天,同比減少8天,達標率為97.0%,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其餘3個縣(市),即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分別為340天、359天、349天,優良率分別為93.2%、98.4%、95.6%。

2022年杭州市區主要汙染物為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17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和3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日均濃度第95百分位數為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臭氧(O3)超過國家二級標準。

與2021年相比,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5.5%和5.9%;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日均濃度第95百分位數與去年持平;細顆粒物(PM2.5)、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則同比上升,上升幅度分別為7.1%和4.9%。

其餘3個縣(市),桐廬縣和淳安縣主要汙染物為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分別為148微克/立方米和134微克/立方米,臭氧超標天數分別為20天和5天。建德市的主要汙染物為臭氧(O3)和細顆粒物(PM2.5),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為136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兩項汙染物的超標天數均為8天。

2、酸雨

2022年杭州市酸雨率38.7%,同比下降2.3百分點。全市降水pH值範圍為3.84~7.72,pH年均值為5.35。杭州市酸雨程度處於中等偏輕水平,總體較2021年略有改善,大部分地區處在非酸雨、輕度酸雨區。

表1 杭州市酸雨區分布情況一覽表

年度

非酸雨

輕度

中度

較重

2021

杭州市區(餘杭)、建德市

杭州市區(上城、拱墅、西湖、濱江、蕭山、錢塘、富陽、臨平、臨安)、桐廬縣

淳安縣

/

/

2022

杭州市區(餘杭、臨平、富陽)、建德市

杭州市區(上城、拱墅、西湖、濱江、蕭山、錢塘、臨安)、桐廬縣

淳安縣

/

/

備注:2022年僅采用pH值進行評價。

3、降塵

2022年杭州市區降塵為2.99噸/(平方千米×30天),其餘3個縣(市)降塵為1.21~2.35噸/(平方千米×30天)。

(三)聲環境

杭州市聲環境質量狀況良好,全市環境噪聲的主要來源是交通和社會生活噪聲。

1、區域環境噪聲

杭州市區區域環境噪聲為55.7分貝,質量等級為一般;其餘3個縣(市)區域環境噪聲為51.1分貝~57.2分貝,桐廬縣、淳安縣質量等級為較好,建德市質量等級為一般。

2、功能區噪聲

杭州市區及3個縣(市)各類標準適用區晝間噪聲均達標。

3、道路交通噪聲

杭州市區道路交通噪聲66.3分貝,質量等級為好;其餘3個縣(市)道路交通噪聲64.9分貝~65.0分貝,質量等級均為好。

三、措施與行動

(一)水汙染防治工作

水生態環境保護。完成17個省控斷麵所在河道水質走航排查,製定實施“一河(湖)一策”方案。積極應對2022年夏秋季節錢塘江藍藻水華,成功守住飲用水源安全,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完成13個城鎮“汙水零直排區”示範鎮(街道)建設,完成2個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建德高新技術產業園和錢塘區醫藥港小鎮入選2022年浙江省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標杆園區培育名單。實施城鎮汙水處理廠新擴建項目6個,完成城鎮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提標改造7個。新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513個,完成標準化運維8005個,行政村治理覆蓋率達到91.8%。完成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麵積86.6萬畝,建成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12條。完成錢塘江、苕溪、運河水生態環境健康評價,創建美麗河湖44條,水美鄉鎮26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18.6公裏,建成河湖生態緩衝帶37.85公裏。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完成富春江、水濤莊、苕溪等8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完成全部9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基礎調查,開展勘界定標和電子圍欄建設,共安裝標識牌516個、界樁78個、監控點156個、預警係統18個、電子界樁37個。按照“全省首個、全國一流”的標準,啟動街口國控斷麵超級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

海洋環境保護。印發實施《杭州市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杭州市入海汙染源(排口)分類監測、溯源、整治實施方案》《杭州灣-杭州段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重點推進入海河流氮磷治理管控,以錢塘區河莊街道四工段直河為試點,開展氮磷控製專項研究。推進入海排汙口監測、溯源,實現杭州7個重點入海排汙口在線監測全覆蓋。完成杭州錢塘區(西岸)現行段生態海岸帶建設,推進錢塘江及周邊灣區濕地建設。

(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全麵打好“藍天保衛戰”。出台《杭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印發實施《關於〈杭州市重點領域機動車清潔化綠色積分實施細則(試行)〉的補充通知》。強化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多汙染物協同治理,完成水泥超低排放改造9個、VOCs治理改造434個,淘汰國三及以下柴油車17744輛,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替代258台。

全力應對汙染天氣。建立健全日常和汙染天氣閉環管理機製,製定實施《杭州市汙染天氣應對工作機製》和大氣汙染防治雙“20條措施”,推進市、區、鎮、村四級縱向聯動和同級部門橫向協同,部門協同檢查18萬人次、發現處置問題1.7萬個。發布汙染天氣預警41期,全市“一盤棋”落實大氣汙染防治各項管控措施,持續做好“汙染削峰”。

數字賦能開拓創新。將大氣源清單、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亞運保障調度清單調查等工作有機結合,開展企業清單整理及相關基礎信息匹配,開發“多表合一”信息係統,完成全市4000餘家涉氣企業汙染源調度清單基礎信息調查,摸清涉氣汙染源排放情況,為企業減負、為管理賦能。

(三)土壤汙染防治和固廢管理工作

土壤汙染防治。完成353個地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治理修複14個地塊共1157畝汙染土壤。在杭鋼半山基地退役地塊開展土壤地下水汙染風險管控和修複改革試點。督促156家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完成自行監測、隱患排查和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報告。全麵啟動受汙染耕地“源解析”和斷源控源工作。指導錢塘區和建德市完成地下水風險點位規範化建設,編製指標篩選分析報告和水質鞏固提升方案並開展水質跟蹤監測。完成3個化工園區地下水專項調查以及3個危險廢物處置與填埋場地下水汙染調查。2022年,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加強固廢管理。推進全城“無廢城市”建設,累計建成“無廢細胞”32類1460餘個,約占全省總數1/3。省“無廢之窗”錄用典型案例15篇,省百優“無廢城市細胞”上榜26個,“虎哥回收”榮獲生態環境部先進適用技術。編製“無廢亞運”實施指南、“無廢亞運細胞”建設指南等,並評選全省第一批示範點11個。舉辦全省“無廢亞運”推進活動,發布“無廢亞運”動漫形象和公眾十條舉措等。牽頭做好涉疫垃圾收運處置,製定5項工作規範並全省推廣,累計安全處置醫廢4.1餘萬噸、涉疫垃圾2.1餘萬噸。強化危廢轉移監管,共跨省移出88批次、移入343批次。指導4家危廢經營單位完成提檔升級改造、361家重點危廢企業安裝視頻。2022年在全省率先實現“趨零”填埋,“無廢指數”位列全省第一。

(四)聲和輻射環境管理工作

噪聲管理。開展《杭州市環境噪聲管理條例》修訂立法調研,發布《杭州市2022年“迎亞運”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主城區(含五城區)和臨安區、建德市聲功能區劃評估,完成47個聲環境功能區監測點位噪聲自動監測設備安裝。開展中高考期間“綠色護考”專項行動,發布《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2022年度中高考等特殊時期環境噪聲管理的通告》。加強全市夜間施工管理,做好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證明的核準,2022年共出具夜間作業證明6889件,發布夜間施工公告241期。

輻射安全管理。開展輻射安全檢查及放射源使用現場檢查。推進放射源管理信息化,完善放射源在線監控係統,實現放射源使用單位全覆蓋。加強輻射安全許可監管,全年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774份(包括延續、變更、注銷),完成放射性同位素轉讓審批156件。

四、專項工作

(一)生態文明建設

美麗浙江與美麗杭州建設統籌推進。全麵分解落實“美麗浙江”建設任務,建立聯席會議、動態調度、定期督查、定期通報和預警評估工作機製,圓滿完成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餘杭區、淳安縣、富陽區、臨安區、建德市、濱江區推薦為2022年度美麗浙江建設考核優秀區、縣(市)。做好首輪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收官,完成《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製。首次在綜合考評中設置“美麗杭州建設”專項,印發實施《2022年生態文明(美麗杭州)建設目標責任書及考核辦法》《杭州市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指標體係(試行)》《關於全麵建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年度報告製度的通知》。餘杭區等 6個區、縣(市)獲生態文明(美麗杭州)建設優秀區、縣(市),市發改委等8個市級部門獲2022年度生態文明(美麗杭州)建設目標責任製考核優秀單位。2022年度淳安縣生態環境滿意度綜合得分為92.46分,位居全省區、縣(市)第一位。

生態文明示範提質擴麵。編製《杭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1-2030年)》,深化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做好國家、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市)創建申報和複檢,蕭山區創建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上城區創建成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6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2個。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全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的通知》,力爭全域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臨安區、淳安縣成功入選省級第一批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體驗地。

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貫徹落實《杭州市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條例》,推進保護措施和政策支持“兩張清單”,製定並全麵完成清單任務。完成《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考核辦法》修訂,製定實施工業、農業、林業和生活等4個年度汙染防治計劃。深化杭黃合作流域共治,推進《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落地,簽訂《杭州市黃山市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推進淳安“兩山合作社”建設試點。

自然生態監管協同推進。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管,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疑似問題開展核查整改銷號,線上線下結合,形成問題發現交辦處置反饋的閉環管理機製。2022年下發自然保護區及生態紅線範圍內疑似問題15條。開展“綠盾”2022行動,全麵完成遙感監測疑似問題排查和整改。

綠色共富工作積極推進。積極開展生態共富實踐,5個案例入選第二批、第三批全省生態環境係統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數量為全省第一。同時,入選杭州市共同富裕最佳實踐生態文明先行示範領域(第一批)1個,共同富裕試點1個,完成賽馬課題1篇。評選推出12個全市第一批綠色共富與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優秀實踐案例。開設綠色共富專欄23期,推出生態共富采風活動。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山海協作,11個結對地區已全部完成合作協議簽訂。

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逐步加強。啟動全域全網格調查,完成4個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發現白蓋雞油菌等新物種。在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杭州與加拿大蒙特利爾現場開展“共建綠色亞運保護生物多樣性”連線。做好“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市級主題活動創新性的以線下現場講解與線上直播形式開展,總觀看量達101萬。杭州植物園植物資源館入選首批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培育名單。

(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紮實推進督察整改,落實5項工作機製,完成2022年省委專項督察10項問題、36件信訪。富陽區造紙行業騰退轉型案例入選中央督察辦督察成效典型案例。完成省委“七張問題清單”37項重大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2022年度我市重大生態環保督察清單指數排名全省第一,富陽、臨安、桐廬分列全省前三。蕭山區龍山河截汙納管問題整改入選“七張問題清單”省級示範榜總榜,天子嶺垃圾填埋場臭氣擾民、富陽區毀林造地、錢塘區雨汙混合水排入錢塘江、桐廬縣存量石粉汙泥處置4個問題整改入選“七張問題清單”省級示範榜分榜,錢塘區雨汙混合水排入錢塘江問題整改作為正麵典型案例在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播出。在全省率先構建問題發現整改閉環機製,2022年累計曝光4期159個重大問題、完成整改147個。在錢塘、臨安開展“督察在線”平台基層貫通應用省級試點,打通實戰應用“最後一公裏”。

(三)區域合作和應對氣候變化

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合作。加強長三角區域、杭州都市圈生態環境合作,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一體化合作機製。編製《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保規劃》,杭衢簽署《“山海協作”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健全杭湖嘉紹邊界環境聯合執法、杭嘉環境信訪聯動、杭黃應急聯動等機製,全麵推動生態環境跨區域聯防聯控工作。

有序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編製市級和13個區、縣(市)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開展76家碳交易納入企業和308家碳交易非納入企業的碳排放報告核查,全市23家電力行業企業參與全國碳交易,履約率達100%。推進多層次低碳試點創建,48個試點獲批省級試點。

(四)日常環境管理

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杭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正式施行。開展政府規章專項清理和立法後評估,對《杭州市揚塵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進行清理,對《杭州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開展後評估工作。2022年出具法律審查意見11份,出台7個行政規範性文件,對65件行政規範性文件提出清理意見建議。對《杭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管理辦法(試行)》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後評估工作。開展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試點,在全省率先製定實施《杭州市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製度適用銜接工作指引(試行)》。2022年全市共啟動生態損害賠償案例73件,磋商結案73件,賠償總金額共計771.23萬元,首次實現13個區、縣(市)生態損害賠償案例全覆蓋。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汙染防治法》《排汙許可管理條例》,實施精準普法,在“環保E企管”應用場景中設置“學法積分”模塊。

排汙許可管理。全市取得排汙許可證單位2966家,實施排汙登記管理36817家。2022年全市辦理發證、變更、重新申領、延續排汙許可證共計1488家;2022年度排汙許可證質量審核率100%、整改率100%、執行報告內容規範性質量整改率100%。

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全市共審批環評文件935份,其中環評報告書96份,環評報告表839份,登記表網上備案2625份。“區域環評+項目環評”改革(含“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共有509個項目實施降級(報告書降報告表4個,報告表降登記表505個)。

構建汙染源監測體係。累計完成755家重點排汙單位和排汙許可重點管理汙染源在線自動監控係統建設和改造任務。加強汙染源執法監測,共對370家已核發排汙許可證企業開展執法監測並定期公布監測結果。

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執法。2022年,全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97件,罰款9588.91萬元,五類(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拘留,涉嫌汙染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52件。

環境信訪辦理。2022年共受理環境信訪投訴9056件、同比下降26.0%。其中涉氣4141件、占45.7%,噪聲3176件、占35.1%,涉水614件、占6.8%;其他類投訴547件,占比6.0%,所有信訪件全部按時辦結。

建議和提案辦理。高度重視並做好人大、政協的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共收到省、市“兩會”建議提案中涉及生態環境係統辦理的48件(含主辦件13件),其中省人大建議、省政協提案各1件;市人大建議23件(含主辦件6件)、市政協提案23件(含主辦件7件)。主辦件辦理情況均獲得“滿意”評價。

信息公開。全年生態環境係統共發布主動公開信息2374條。2022年市本級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0件,上年度結轉2件。已辦結的申請件中,公開及部分公開46件,不予公開2件,22件為本機關不掌握信息等無法提供。2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全年發生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1件。

科研與標準。完成杭州市科技局立項的《千島湖典型流域農業麵源汙染削減與生態攔截》等8個課題,完成了《重點工業園區地下水汙染擴散排查思路研究》市科協決策性課題。

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舉辦六五環境日活動,16家平台直播、觀看量202萬,27家主流媒體發稿58篇。生態環境宣傳片投放6000多輛公交、11條已開通地鐵和162塊大型戶外電子屏。圍繞浙江生態日、“無廢亞運”等主題,開展係列活動20多場。在市級以上媒體報道1699篇,新聞發布7次,微博、微信、抖音、天目號共發布3385條,政務新媒體市級部門健康指數位列全省第13名。出品《下薑村的共同富裕夢》動畫片,獲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紅色動漫獎特別獎。製作3個“生態文明進校園”係列動畫短片。首次開發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綠優遊”場景。創建市級綠色學校78所、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4家、市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10家。

(五)改革創新

環境信息化建設。迭代升級“生態智衛”大場景,發現處置2萬餘個預警問題,查實環境犯罪案件10起,被評為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秀應用案例、數字化改革門戶優秀案例,1篇理論成果被省深改委《數字化改革》錄用,3個子場景、1個平台被全省推廣使用。印發實施《杭州市生態環境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導則》,推進生態智衛場景向基層貫通,活躍用戶數達5980多人。充分完善數據資源,向浙江省“一體化數字資源係統”平台發布4項數據產品、2個組件和25個數據接口,向省生態環境領域大腦提供智能模塊2個、知識庫28個,同時持續推進市數據資源一體化平台和省廳協同平台數據回流,共享數據52條。

深入推進審批製度改革。推行“一免、四減、四保障”改革措施,實現108個建設項目降低環評等級、19個建設項目實現多評集成、2類建設項目(7家企業)打捆審批。開展環評審批、總量減排係統試運行27家,實現相關削減替代來源在區域可替代總量指標庫中分配、流轉。在全省率先對環評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開展“紅、黃、綠”三色賦碼監管改革試點。2022年,4家單位被賦紅碼、19家單位被賦黃碼,163個問題實現線上交辦。深化“放管服”中並聯審批和容缺受理的改革,首創生態環境準入領域引入公證製度,推廣“審批+公證”模式改革試點。創新提出“政府主導、企業自願、責任清晰、協調處置、多方受益”的生態環境準入領域減汙降碳協同處置改革試點,指導臨平區貝達藥業、新奧能源等排汙單位穩步推進試點改革。

2022年度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pdf

分享到:
0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