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細則》已經省政府同意,
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5月17日
浙江省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細則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辦發〔2016〕80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加快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以下簡稱“五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建設公開平台、擴大公眾參與、增強公開實效,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著力推進“五公開”
(一)落實推進舉措。
一是將“五公開”要求落實到公文、會議辦理程序。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實施細則》要求,將“五公開”納入公文、會議辦理程序,並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製,著力推進,確保落實。擬製公文時,要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隨公文一並報批。擬不予公開的,應依法依規說明理由。對擬不予公開的政策性文件,報批前應先送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機構審查。部門起草政府政策性文件代擬稿時,應對公開屬性提出明確建議並說明理由;部門上報的發文請示件沒有明確公開屬性建議的,或者沒有依法依規說明不公開理由的,本級政府辦公室(廳)可按規定予以退文。
提交各級政府常務會議和政府部門會議審議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應積極采取全媒體形式向社會公開。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的會議議題,各地、各部門特別是市縣兩級政府製定會議方案時,應提出是否邀請有關方麵人員列席會議、是否公開以及公開方式的意見,隨會議方案一同報批;之前已公開征求意見的,應一並附上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的說明。各地、各部門要於2017年10月底前,建立健全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人士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的製度,切實增強決策透明度。
二是積極推進主動公開目錄體係和清單體係建設。各地、各部門要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對接,推進主動公開目錄體係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目錄體係建設,對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信息,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進一步明確“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2017年底前,省級各部門要在梳理本部門本係統應公開內容的基礎上,製定本部門本係統的主動公開基本目錄;2018年底前,省級各部門應全麵完成本部門本係統主動公開基本目錄編製工作,並動態更新,不斷提高主動公開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要依法積極穩妥製定政務公開負麵清單,細化明確不予公開範圍,將公開後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等方麵的事項納入負麵清單管理,及時進行調整更新。負麵清單要詳細具體,便於監督檢查,負麵清單外的事項原則上都要依法依規予以公開。
三是進一步拓展公開內容。各地、各部門每年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公眾關切,結合本地、本部門年度中心工作明確政務公開年度工作重點,把握好公開的力度和節奏,穩步有序拓展“五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要對照“五公開”要求,每年對本地、本部門、本係統不予公開的信息以及依申請公開較為集中的信息進行全麵自查,發現應公開未公開的信息應當公開,可轉為主動公開的應當主動公開,自查整改情況應及時報送本級政府辦公室(廳)。各級政府辦公室(廳)要定期抽查,對發現的應公開未公開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四是嚴格落實公開前保密審查工作機製。各地、各部門應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57號)要求,嚴格落實公開前保密審查機製,妥善處理好政務公開與保守國家秘密的關係。按照“誰公開、誰審查”“先審查、後公開”和“一事一審”的原則,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防止保密審查與政務公開工作脫節。未經審查和批準,不得對外公開發布政府信息。在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上發布的政府信息,網站管理部門應做好政府信息發布登記備查。
(二)強化政策解讀。
一是明確解讀責任。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落實政策解讀責任主體。以省政府及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起草部門負責做好解讀工作;以部門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製發部門負責做好解讀工作;部門聯合發文的,牽頭部門負責做好解讀工作,其他聯合發文部門配合。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解讀人和責任人”,要帶頭解讀政策,傳遞權威信息。要通過發表講話、撰寫文章、接受訪談、參加發布會等多種方式,全麵深入介紹政策背景、主要內容、落實措施及工作進展,主動解疑釋惑,積極引導國內輿論、管理社會預期。
二是突出解讀重點。省政府發布重要政策,省政府相關部門要進行權威解讀,省政府門戶網站和省級主要新聞媒體進行權威發布。重點圍繞省政府發布的重要政策,省政府常務會議議定事項、規劃方案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等重要政策性文件,要實事求是,準確傳遞政策意圖,及時做好權威解讀。解讀政策時,著重解讀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涉及範圍、執行標準,以及注意事項、關鍵詞詮釋、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等,使政策內涵透明,避免誤解誤讀。
三是規範解讀程序。堅持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以部門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報批時應當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一並報部門主要負責人審簽。對以政府名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牽頭起草部門上報代擬稿時應將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審定的解讀方案、解讀材料一並報送,上報材料不齊全的,政府辦公室(廳)按規定予以退文。需配發新聞稿件的,文件牽頭起草部門應精心準備,充分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審簽,按程序報批後,由省級主要媒體播發。文件公布前,要做好政策吹風解讀和預期引導;文件公布時,相關解讀材料應與文件同步在政府門戶網站和主要媒體發布;文件執行過程中,要密切跟蹤輿情,分段、多次、持續開展解讀,及時解疑釋惑,不斷增強主動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四是細化解讀內容,創新解讀形式。政策解讀要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效果明顯。解讀方案要包括解讀提綱、解讀形式、解讀途徑、解讀時間等。解讀材料要包括政策製定的背景、意義、目的、依據、主要內容、適用範圍、標準、期限及文件中的術語釋義等應注意的問題和其他應當補充說明的事項。要發揮政策製定參與者、專家學者的作用,通過政策問答、在線訪談、媒體專訪、新聞發布會等形式,以數字、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進一步做到政策解讀能發聲、會發聲,讓群眾更好地理解政策。
五是充分發揮省級主要新聞媒體和浙江政務服務網、“浙江發布”等主流傳播媒體作用,做好省政府重要政策宣傳解讀工作,通過主流媒體“定向定調”的作用,正確引導輿論。充分運用新興媒體平等交流和政府門戶網站互動功能,做好分眾化、對象化傳播。各級政府辦公室(廳)要會同宣傳等部門,加強指導協調,組織開展政策解讀典型案例分析和效果評估,不斷總結經驗做法,督促問題整改,切實增強政策解讀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擴大公眾參與。
一是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各地、各部門要貫徹落實《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省政府令第337號)要求,認真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切實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製化水平,決策方案起草單位負責做好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的相關組織工作。
二是明確公眾參與事項範圍。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明確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細化不同層級、不同領域公眾參與事項的範圍,建立相關工作製度,讓公眾更大程度參與政策製定、執行和監督。省級有關部門要重點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工作部署和安排、社會管理事務、政府規章、重要政策措施、重大建設項目等重要決策事項,著力做好公眾參與工作。市、縣(市、區)政府要重點圍繞市場監管、經濟社會發展和惠民政策措施的執行落地,著力加強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的參與。
三是規範公眾參與方式。各地、各部門要探索建立民意彙集工作機製,規範公眾參與的有序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須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谘詢協商、列席會議、媒體吹風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行政機關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聽證程序,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認可度。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工作。公開征求意見的采納情況應予公布,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公布時要說明理由。
四是完善公眾參與渠道。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積極利用浙江政務服務網的政民互動功能,做好民意征集、網民留言辦理等工作,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各地、各部門要加強政府熱線、廣播電視問政、領導信箱、政府開放日等平台建設,提高政府公共政策製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響應速度,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二、積極回應關切
(一)明確回應責任。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政務輿情回應的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政務輿情回應工作,做到線上線下、輿情實情同步處置。涉及省政府重大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政務輿情,省政府相關部門為第一責任主體;涉及地方的政務輿情,屬地相關責任部門為第一責任主體;涉及多個地方的政務輿情,上級政府主管部門為第一責任主體;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回應工作,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回應的信息準確一致。市、縣(市、區)政府辦公室(廳)要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指導工作。對特別重大的政務輿情,本級政府主要領導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指導、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輿情回應工作。
(二)做好輿情收集、研判和處置。各地、各部門要緊扣《實施細則》明確的輿情收集重點,結合地方實際,建立健全政務輿情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機製,對收集到的輿情加強研判,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處置。進一步做好專項回應引導工作,重點圍繞“兩會”、經濟數據發布和經濟形勢、重大改革舉措、重大督查活動、重大突發事件等,做好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工作。
(三)提升回應效果。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和突發公共事件等重點事項,要及時發布信息。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權威信息,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主動發聲。針對重大政務輿情,建立與宣傳、網信等部門的快速反應和協調聯動機製,加強與有關新聞媒體和網站的溝通聯係,著力提高回應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通過購買服務、完善大數據技術支撐等方式,用好專業力量,提高輿情信息化分析處置的能力。建立統一的、可共享的政務輿情監測係統,以加強對政務輿情監測的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管理。
三、切實加強平台建設
(一)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進浙江政務服務網建設,借助互聯網和公共數據共享等手段優化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流程,建立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文件歸檔應用機製,全麵推行證照網上申請、快遞送達服務模式。打造全省統一的移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圍繞教育、醫療、人力社保、戶籍、養老、住房、交通運輸、環保、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重點民生領域,大力推進互聯網便民應用服務開發,實現各類公共服務網上查詢、網上申請、網上辦理。全麵公開全省各級行政機關“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和服務流程,以行政服務中心“一窗受理”改革為重點,推動線上平台與線下大廳融合,真正做到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二)推進網站之間協同聯動。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政務公開第一平台的作用,整合網站信息資源,完善功能,健全製度,加強內容和技術保障。要加強網站之間協調聯動,國務院、省政府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發布的對全局工作有指導意義、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要政策信息,各級政府門戶網站和部門網站應及時轉載;發布某個行業或區域的政策信息,涉及的相關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政府門戶網站應及時轉載。省政府辦公廳將定期對各地、各部門政府網站轉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依托省政府門戶網站和浙江政務服務網,探索建立一站式政策法規查詢平台,建設全省統一的公共政策意見征集平台,廣泛吸納群眾對政府決策的意見建議。依托“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浙江政務服務網整合各類政務谘詢投訴舉報載體,進一步完善全省政務谘詢投訴舉報平台建設,實現群眾訴求的統一接收、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加強政務微博、微信等政務新媒體平台的建設與管理,按照相關規定,規範政務新媒體內容編發程序及公眾問詢處理答複程序,重點建設以“浙江發布”為主平台,省級部門和各市官方微博為主體,縣(市、區)官方微博為支撐,重點媒體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為依托的政務公開新媒體矩陣。
(三)強化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各級政府門戶網站是各級政府向社會公開發布政府信息的法定公開平台。各級政府辦公室(廳)是本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管理的第一責任主體,負責本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以及對本地區政府網站的監督和管理。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核、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規範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發布工作流程和審核機製,將信息的采集、審核、報送、複製、傳遞等環節的工作責任落實到人,保證公開的信息內容合法、準確,杜絕內容差錯。建立信息發布登記製度,將信息原始內容、發布單位、審核人、發布人員、發布時間、發布渠道等記錄存檔,以備查閱。對因網站發布信息審查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立健全政府網站日常監測機製,及時發現和解決本地區、本係統政府網站存在的突出問題。
(四)發揮好政府公報的標準文本作用。著力提升政府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的發布質量和時效,高標準做好政府公報的編輯、出版工作,為公眾查閱、司法審判等提供有效的標準文本。繼續做好政府公報免費贈閱工作,贈閱範圍要向基層傾斜。提升政府公報公共服務能力,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廣網絡版政府公報,擴大公開範圍。推進曆史政府公報數字化工作,爭取到“十三五”期末,建立覆蓋創刊以來本級政府公報刊登內容的數據庫,在本級政府網站等提供在線服務,方便公眾查閱。
四、進一步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人親自抓,明確1位分管負責人具體抓,建立健全協調機製,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主要負責人每年至少聽取1次政務公開工作彙報,研究推動工作,有關情況和分管負責人工作分工應對外公布。各級政府辦公室(廳)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推進、監督檢查本地區的政務公開工作。
(二)完善工作機製。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協調機製,負責協調處理本地政務公開重大問題,部署推進工作。要進一步理順機製,明確工作機構,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經費保障,為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整合政務公開方麵的力量和資源,加強與新聞媒體、新聞網站等的溝通協調,做好統籌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應把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政府數據開放、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統籌考慮、協同推進。鼓勵通過引進社會資源、購買服務等方式,提升政務公開專業化水平。
(三)加強考核監督。各地、各部門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製考核體係。鼓勵支持第三方機構對政務公開質量和效果進行獨立公正的評估,強化督查整改機製,改進問題與不足。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作用。強化激勵和問責,對政務公開工作落實好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鼓勵;對公開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批評;對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不履行公開義務或公開不應當公開的事項,並造成嚴重影響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四)抓好教育培訓。各地、各部門要製定政務公開專項業務培訓計劃,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2018年底前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各級政府要把政務公開列入公務員培訓課程體係,依托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等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通過現場培訓、網絡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培訓,增強公開意識,提高發布信息、解讀政策、回應關切的能力。製訂業務培訓計劃,精心安排培訓科目和內容,分級分層組織實施。鼓勵省內高校開設政務公開課程,培養政務公開方麵的專門人才。
政務公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項製度安排。各級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為《關於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適用主體,公共企事業單位參照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有關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妥善處理。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抓好本實施細則的貫徹落實,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5月25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