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介紹

走向世界名城的城市交通 |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係列論壇•綜合交通專場

來源:杭州規劃 發布日期:2018-04-16 15:54 瀏覽次數:

4月14日下午,由杭州市規劃局主辦,蕭山區政府、都市快報社承辦的走向世界名城的杭州——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係列論壇•綜合交通專場在錢江世紀城國博中心召開,邀請交通規劃圈內的專家、部門、市民共同展望未來。盡管恰逢周末,細雨綿綿,但參會的行業人士和市民們仍然濟濟一堂。

市規劃局總規劃師楊明聰在開場辭中指出,近年來,杭州在現行總規的指導下,城市內外交通體係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對外,建成火車東站,擴容蕭山機場,實施了雙環繞城、放射彙聚的高速公路體係,推進了都市區軌道快線建設;對內,堅持公交優先,編製了三期地鐵線網規劃,正在全麵推進實施;地鐵1、2、4號線開通運營裏程近120公裏,“小紅車”公共自行車係統引領全國, “四縱五橫三連十一延伸”的城市快速路網體係正在加快實施。同時,我市還積極探索城市大腦建設,利用大數據改善城市交通管理。


-1-

創新是杭州綜合交通發展的重要路徑


楊濤院長的演講主題是《杭州門戶樞紐城市建設與綜合交通發展研究》。對一座城市而言,交通發展的核心使命一是支撐發展,站在全球視野和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升杭州麵向國際國內兩個扇麵的輻射力、吸引力,確立杭州麵向國際的門戶樞紐的地位以及空港、海港陸港的戰略布局;二是引導發展,通過總規層麵上重大交通設施,特別是鐵路和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網骨架性的快速交通網絡,以及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的重大樞紐體係的布局,來支撐和引導長三角城市群、杭州灣大灣區、杭州大都會區的理想空間構建;三是健康發展,從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的綠色生態方向轉變,構建公交導向、緊湊集約的杭州城市與交通模式,以及公交+步行、自行車主導,智慧共享的市民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為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杭州的交通規劃要從局限於自身發展的單體規劃向引領城市群、都市圈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的轉變;從就交通論交通的單項性專業規劃向交通與城市、產業、空間協同發展的綜合規劃轉變;從交通需求追隨型的,尤其是以小汽車為導向的需求追求型向公交優先、綠色交通為引導的城市發展轉變;由設施規劃型向政策引導、體製引導等方向綜合性轉變。為此,楊院長提出幾大措施。一是要以公平的市場原則創新道路空間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在時空資源分配上,以安全優先、生態優先、效率優先為原則,更多向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交通的回歸和傾斜,推進交通需求管理。在停車設施供給和調控方麵,更好用好市場機製,推動停車的產業化、市場化,實現以靜製東,合理供給。同時更要倡導互聯網+市場化導向的共享交通時代的到來。二是要通過有效的市場機製創新公交都市的建設和運行。通過引入市場化的機製,推動TOD策略有效實施,我們要開展公交走廊沿線和樞紐周邊地區的土地聯合開發,來盤活軌道和公交的存量資源,解決軌道和公交建設運營財務的可持續難題;要引入政府購買服務,適度競爭,有效監管的機製,保障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和水平,保障公交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收益;引入市場的營銷手段和社會資本進入到公共科研市場,推行多模式票製票價體係和多產業的聯動發展,包括我們允許私人資本、民間資本進入公交行業裏。三是要以理性的市場定位創新共享交通發展政策。鼓勵和包容各種共享交通的創新和發展,從城市和交流的整體健康可持續的角度對共享交通不同的方式要采取不同的市場定位和發展定位,采取差異化的調控政策。


-2-

建立適應杭州的模型來助力交通決策


華盛頓•歐強教授的演講主題是《城市智能交通》。他先給大家分享一些帝國理工研究過的比較有意思的課題,比如共享交通預測的建模、交通經濟學、全球地鐵的對標、不同機場間的協調管理等……他指出,交通是在一個城市發展中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要設計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對政府來說,我們需要設定一個目標去達到一個包容環境、安全、經濟效益等要素關鍵績效指標,就像建築的基座一樣,這個績效指標(kpi)在城市規劃的時候處於非常基礎的地位。他介紹了團隊的工作範式,對這上述每一個關鍵績效的領域,都要產生關鍵績效指標,才可以更好地衡量它,大方麵分成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麵,小方麵要看住房等方麵,從而因地製宜建立並更新工具,旨在幫助不同城市從不可持續發展城市轉向可持續發展城市,而共享交通、自動駕駛、城市更新都要素都可以納入這個平台。關於模型建立,華盛頓教授展示了不同的方式,針對杭州城市出現的各種新要素,他認為需要一個突破現有的模型來解決杭州的綜合交通規劃問題。


-3-

立足更大區域視角探索交通發展路徑


殷總的演講主題是《總規試點中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的轉型》。殷總從三個維度給我們提供了啟發。一是交通發展戰略的目標定位。根據北京交通規劃經驗,我們著重關注了人均出行總裏程、軌道交通覆蓋率、公共崗位可達性。杭州也可以參考這些指標的具體改善途徑。二是交通發展的空間挑戰。當城市走向城市群後,有四個空間要支撐,第一是傳統做得比較好的中心城區,第二個空間是國家大區域的聯係,目前已通過高鐵聯係良好,但另兩個空間——城市群的空間和都市圈的空間比較薄弱,究其原因,既有發展階段的原因,又有跨行政區域管理體製難以協調的願意,城市群的核心是經濟功能,要突破中心城市看城市群,例如,杭州機場的規模定位都要納入城市群考慮,又比如杭州西站的選址一定要打造成杭州西部區域有承擔區域職能的區域,而不是隻承擔杭州往西方向運輸。三是對都市圈交通的再認識。都市圈本質特征是城市功能的再擴展,麵臨著城市功能裏最核心的職住關係在更大範圍的調整,交通規劃要充分考慮進出城交通容量,構建適應這一職住關係的支撐。他還展示了倫敦公交係統導圖,為杭州公交係統的吸引力提升提供了思路。他建議,通過綠色交通、利益平衡、財務可持續、百姓滿意四個維度來實現公交發展。


-4-

以TOD實現交通發展的經濟性和高效性


何家華總經理的演講主題是《軌道運營與物業開發》。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香港的公交出行達到91%,而公交裏麵的50%是軌道交通。香港運營軌道231公裏,一共10條線,一天850萬人次。香港93個站點中,物業開發了47個站點,有住宅、酒店、公寓,當中13個項目長期持有商場。香港地鐵是全球為數不多盈利的地鐵,秘訣即在於TOD。 他介紹香港地鐵TOD發展的曆程和經驗。香港最初的軌道+物業是為了彌補鐵路建設的資金缺口,90年代的時候,進一步發揮開發新市鎮,改造老舊區的作用。比如東湧新市鎮就是機場快線沿線發展的成果。 如何提高地鐵上蓋的綜合利用強度?他以香港站和九龍站為例,兩者都通過住宅、辦公、酒店和商場疏解了軌道交通早晚高峰,實現職住平衡。在設計上,軌道交通與常規交通的無縫對接很重要,香港站周邊土地麵積5萬7平方米,容積率平均要達到7.2,同時停車比例非常低,上蓋的物業利用非常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軌道交通以及和其他交通工具的連接。香港站的交通樞紐還高度人車分流,以商場為集結點,人流通過空中連廊通往不同類型物業,實現無縫對接,從而不同類型交通有序組織。 他總結了一種TOD的操作模式,以軌道站點為核心,通過地麵交通換乘,結合物業開發,來確保所有乘客出行的時間。隻有把乘客的出行時間保障了,固定了,他對軌道交通有信心了,客流量才能達到非常大的效果,才能最終促使軌道和物業合二為一。


-5-

打造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


蕭山依托G20峰會和2022年亞運會的發展契機,立足打造現代化蕭山國際城區的目標,落實轉型升級、新型城市化、生態文明以及全域城市化、區域一體化、城區國際化的要求,通過大通道、大網絡、大樞紐、大物流、大公交五大建設,不斷完善綜合交通的運輸體係。 蕭山圍繞蕭山國際機場,打造一個具有142.7平方公裏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將杭州南站打造為杭廣高鐵、普鐵、地鐵、公交、長途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兩縱兩橫",以杭甬高速、杭金衢進經高速、繞城高速為主要快速路網的架構,轄區內軌道交通線2條,18公裏,車站13座,日均客流量15萬人次;同時積極跟阿裏巴巴探索智慧交通的建設。 從擁江發展和融入大都市圈的角度來說,蕭山應該提升交通地位,補齊交通短板。謀劃空鐵聯運樞紐,同時地鐵1號線、7號線、中軸快線從西站到東站到機場,經過45分鍾可以到達,所以是一條跨越東西交通主幹道的非常重要的地鐵快線,這三條地鐵快線全麵投入建設,確保亞運會前使用。通過兩條城際快線,串起杭州、諸暨、紹興、湖州、嘉興等地,為整個杭州的發展提供交通的便捷,串起整個大杭州都市圈。到2022年前,新建5條軌道線,蕭山區內軌道裏程達到120多公裏,整個杭州從現在的100多公裏將達到510公裏,在全國估計排在第十位左右,也成為一個軌道上的城市。 同時探索以車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轉變,在未來的交通建設中,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地位,通過軌道交通,通過城市的慢行係統的建設,使更多的人脫離小汽車依賴,來更加體會到城市這種公共交通給出行帶來的便捷和舒適。


-6-

西湖景區公共交通體係如何組織


研究西湖的交通問題首先明確西湖在杭州的定位及其與城市的關係。西湖自古以來是杭州重要的組成部分,承載杭州曆史文化的內核,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杭州走向世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城市名片,是杭州獨特韻味別樣精彩具體的展現。風景名勝區容納三種類型的交通——過境交通、景區內部交通和放射交通。交通需求量擴張,城市擴張改變城景關係,旅遊交通結構變化帶來了西湖景區交通問題日趨嚴重。 為此,針對西湖風景名勝區的交通規劃和管製,有如下建議: 第一,實現景區和城區交通統一規劃,實現兩者最佳結合。通勤交通和景區內部交通適度分離,避免城市交通對風景區過度的幹擾。目前西湖景區過境交通比例非常高,嚴重擁堵的路段是過境車輛的必經之路,與旅遊車輛和遊人交織在一起,單純增加道路容量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第二,交通組織與資源價值的統一組織,突出慢行交通。考慮到市民和遊客對西湖周邊出行品質的需求,加強景區內部的慢行係統的建設,而快速交通和景區的關係,我們是不是要堅持距離上的接近,而不要進入,靠近單獨進入,保障景區外部的可達性和景區內部的遊賞體驗的質量保障。 第三,完善換乘係統。樹立綠色、一體、無縫銜接的現代交通的意識,組織協調景區的交通和城市之間的關係,建立旅遊集散換乘中心體係,換乘中心建設和管理需要景區和城區的相互協調和優化。 杭州正在走向國際化開放的城市,應該以更包容的態度,借鑒國際經驗,係統綜合多樣化的交通方式,也應該更加關注像我們這種曆史文化資源所負極的區域應該使用什麼樣的交通方式,容納到更現代化的城市交通係統中去。西湖應該更好地去為杭州代言,更好地為浙江代言,為中國代言,也能夠更好地為彰顯杭州的精彩,浙江的精彩,還有中國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