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務公開>規劃計劃>計劃總結
索 引 號 002489647/2020-27955 公開分類 主動公開
發布機構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成文日期 2020-05-13
文  號 主題分類
有效性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要點

信息來源:信息中心 發布日期:2020-01-17 10:50 瀏覽次數: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要素保障有力有效。一是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全年獲新增建設用地指標3.6萬畝,異地調入占補平衡指標1萬畝,亞運村,地鐵2、5、9號線以及杭富線等15個重大項目用地順利獲批。二是產業供地精準發力。編製工業用地專項規劃,嚴守全市工業用地300平方公裏底線。實行經營性用地與工業用地出讓聯動,全年出讓工業用地11195畝,同比增加25%,占年度出讓土地的38%。三是節約集約用地有效探索。組織開展全市1999年《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存量用地大清查,全年完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再開發13.6萬畝。

(二)規劃編製紮實推進。一是強化規劃統籌。認真研究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背景下,杭州高質量發展對空間規劃的總體需求,立足十三個區、縣(市)進行統一謀劃,製定並由市委發布《關於加強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管理的實施意見》,整體推進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二是做實基礎工作。全麵完成國土“三調”攻堅任務,形成階段性調查成果。探索以地質災害為主因子的“雙評價”,紮實開展後備耕地資源、存量土地、工業用地等專項調查,全力摸清資源家底。三是研究重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討“存量規劃怎麼編、彈性空間怎麼落、總量容量怎麼定”等全新課題。發揮城市大腦優勢,做深做細存量規劃。四是發揮各方作用。增強部門協調,推動各部門規劃任務空間化、數據化。發揮杭州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牽頭推進交通等規劃一體化編製。持續推進公眾參與,了解掌握群眾訴求,廣泛聽取各方麵對規劃編製的意見建議。五是協同推進各項規劃編製。編製湘湖與三江彙流地區、大城北地區、建德梅城三江口片區等重點區域規劃;完成了《杭州市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杭州西站樞紐綜合交通規劃》《杭州市5G通信設施布局規劃》等重要專項規劃編製。

(三)資源和生態保護得到加強。一是全域整治縱深推進。全市新立項全域整治工程54個,涉及48個鄉鎮、290個行政村,整治麵積10.18萬畝。全市全年新完成綠色礦山建設9家,12家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二是耕地紅線有效守護。全市墾造和補充耕地2.26萬畝,初步劃定全市永農儲備區麵積10.38萬畝。全力以赴抓違建別墅整治、千島湖臨湖整治以及大棚房整治,工作進度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地災治理成效明顯。全麵完成40個省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核銷任務,在全省率先通過檢查確認。眾誌成城抗擊超強台風“利奇馬”,第一時間赴臨安災區指導,指派技術隊伍幫助搶險救災。

(四)審批改革紮實啟動。一是審批融合提速增效。係統梳理新機構審批事項和業務流程,實行“集中受理、受辦分離、能合盡合、精簡環節”。在全省率先實行“兩書合一”“書證合辦”,減少審批時間和材料40%以上。二是搭建平台協同管理。立足“一塊土地一件事”,啟動建設基於“多規合一”的規劃編製、項目生成、項目審批、竣工核實、不動產登記、項目實施監督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協同平台。三是法規融合破舊立新。對現行主要涉及規劃資源業務的106件市政府規範性文件和42件局發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全麵係統梳理,明確了廢止、保留和修改的意見。四是不動產登記繼續領跑。在城鎮單套住宅60分鍾領證的基礎上,一般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分別壓減至3個工作日和2個工作日,約70%以上業務窗口立等可辦,抵押注銷登記等11個事項實現“一證通辦”。

(五)土地市場平穩有序。一是強化做地儲備。成立並發揮各地儲備分中心作用,提高機構層級,增強做地力量,完成年度收儲任務87宗3694畝。二是完善調控措施。全市成交經營性用地15795畝,市場輿情總體平穩。針對苗頭傾向問題,出台進一步規範創新型產業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項目管理措施。三是優化供地結構。加大保障房供應力度,出讓人才租賃住房用地20宗671畝,市區通過商品住宅用地配建公租房90萬平方米。出台工業用地配建職工租賃房四條新政。穩步推進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統籌理念、高質量編製規劃,圍繞節約優先、高水平利用資源,從嚴監管手段、高標準落實保護,聚焦融合目標、高效能釋放改革紅利,以最能擔當的姿態爭當全市治理現代化排頭兵,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空間和要素支撐。

(一)強化統籌,編製一個實用的國土空間規劃。

一是找準需求,高效配置資源。研判空間規模總需求,分析預測我市今後5年、15年的人口增長、經濟社會發展對空間規模的需求,作為各地對土地要素需求的初步約束。摸清重點區域空間需求,重點開展錢塘新區、城西科創大走廊、臨空經濟示範區、未來城市實踐區(三江彙)等區域需求調研。摸清重大項目空間需求,聚焦今後5年看得見、料得到的重大基礎設施、產業、民生項目,協調各有關部門明確用地需求與空間布局。

二是著眼落地,編好三補規劃。把補地規劃放到與用地規劃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永農歸整、遷移、核減、外調等工作,認真編製耕地補充、永農補劃、標農補建工作規劃。

三是對接協調,編好重要規劃。堅持功能一體化布局,統籌全市交通、市政、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專項規劃的編製工作。高起點開展詳規編製、城市設計、曆史風貌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突出做好未來城市實踐區等重大項目的規劃保障工作。實行規劃編製實施計劃管理,確保上位規劃層層傳導。

四是加快轉型,提高編製質量。充分借助城市大腦,拓展應用場景,找準城區特別是主城區存量空間在公共服務、品質生活等供給上不充分、不平衡、不高效的短板。加快手段轉型,把“多規合一”作為最基本的手段,確保規劃更加有操作性。

(二)聚焦重點,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

一是強化“三重”項目用地保障。以亞運會、鐵路西站樞紐、軌道交通等標誌性工程、“新基建”項目和“大好高”產業項目為引領,全麵梳理本年度實施的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重大產業項目清單,最大力度爭取部和省廳支持,分類落實保障。

二是加快項目開工建設。按照“全時段、全類型、精準化”處理要求,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土地“降存控新”專項行動,實施動態化管理、常態化處置。

三是完善項目專班服務機製。對接部、省建設用地審批下放政策,主動靠前服務企業,指導做深做實前期,上下聯動提升項目報批效率。深化“走親連心三服務”和“助萬企、幫萬戶”活動,推動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做法製度化、常態化。

(三)守牢三線,進一步增強資源和生態保護力度。

一是構築全域土地整治新優勢。強化規劃引領,試點編製“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把土地複墾、永農碎片化歸整騰挪、永農補劃、耕地補充、耕地保護、地質災害治理等充分結合起來,節約集約再布局。緊扣土地核心,圍繞土地算好“經濟賬”“農業賬”“經濟賬”“生態賬”“穩定賬”,實現優化空間布局、保護生態環境、解決民生短板、壯大集體經濟、夯實執政基礎的綜合效益。

二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以全省“1150”耕地保護專項行動為抓手,加大永農儲備區更新補充力度,力爭新劃入1萬畝;完成墾造耕地15600畝以上,城鄉用地增減掛鉤2400畝以上。繼續深入抓好中央環保督察、耕地保護督察、三調核查督察等各項督察整改和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行動,全力做好攻堅衝刺,堅決防止問題反彈。

三是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精準劃定地災風險防範區,編製地災風險“一張圖”;彙集地質、氣象、應急等跨部門數據,推進地災綜合管理智慧平台建設;研究雨量監測預警閾值,在梅汛期上線預警預報平台;編製《鄉鎮地質災害應急避險預案導則》,提高基層地質災害避險能力。編製地災避讓搬遷五年規劃,與生態紅線、村莊規劃、全域整治、下山脫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落實土地、政策和資金保障。

四是加強礦產資源管理。組織編製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明確今後五年礦山布局和管理措施,確保與國土空間規劃“三條紅線”相協調。大力實施礦地利用項目,積極探索礦產資源保障新路徑,破解新設礦山落地難、生態修複資金投入大的問題。推進省廢棄礦山治理三年行動,確保開工率100%,交工驗收率90%以上。

五是探索產權製度和生態補償機製。繼續推進“三調”工作,按時完成三調時點更新、數據彙總。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編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林權、農村土地承包權登記。按照“保護者獲益、受益者補償”的原則,推動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工程試點、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探索各區縣市之間的資源協作模式,積極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價值通道。

(四)精準施治,進一步助推高能級城市建設。

一是大力培育新的優質板塊。從空間布局、綜合承載能力、做地儲備等方麵切入,超前研究新區域的交通體係、市政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等專項規劃,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與地塊發展需求、人口集聚態勢相適應。應用未來城市理念,用好城市設計手段,提前優化完善控規,推動建設若幹個高品質的城市單元,推動完善“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態型”城市框架。

二是推進做地儲備優化升級。堅持“做深規劃、做全配套、做美環境、做足文化、做優服務”並舉,高質量完成全年3500畝收儲任務。調整優化杭州特色土地儲備製度體係,探索地上地下立體收儲、集體建設用地收儲等新機製,打破“劃定區域、自求平衡、封閉運行”模式,研究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

三是完善市場調控舉措。圍繞調控目標,合理匹配土地供應規模、結構、節奏,將出讓計劃按季度落實到具體地塊,合理有序組織土地供應。持續推進多元供地,加大租賃住房用地供給,嚴格落實商品住宅用地配建公租房政策,助推營商環境改善。啟動市區新一輪城鎮基準地價更新,確保地價處於合理區間。

四是推進地上地下綜合開發。用好軌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國家試點政策,以“TOD”建設為重點,同步帶動公交場站、鐵路場站、公路互通區等項目綜合開發,加快地上地下整體規劃、立體建設。強化地下空間開發政策激勵,從規劃、儲備、出讓、建設、登記全過程係統謀劃,構建分層規劃、分層供應、分層確權的新機製,助力打造四通八達、運轉高效的地下城市。

(五)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機構融合紅利。

一是創新“一地一碼”協同服務平台,助推項目精準快速建設。設定“土地碼”作為“一塊地”唯一身份識別碼,立足“一塊地”規劃建設全過程,實現一塊地從項目生成、審批、驗收、登記、監管的全生命周期“線上一碼走到底”。

二是推行工業雲上供地,助推要素高效配置。服務“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新製造業計劃”的“雙引擎驅動”,全年出讓工業用地不少於10000畝、占年度出讓總量30%以上。深化杭州“讀地雲”平台建設,全麵實行工業用地線上“控地價、競貢獻”,實現雲上讀地向雲上供地跨越。

三是深入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核驗合一、綜合測繪”改革,助推項目高效審批。合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事項,分類實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對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確認書、土地複核驗收審批事項進行再整合。探索工程建設項目“清單製+告知承諾製”審批改革試點,完善企業投資低風險小型項目審批流程。加快綜合測繪改革。

四是推動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服務再升級。對標世行標準,打通網簽、稅收和不動產登記流程,實現全流程一個環節、一窗立等。擴大全程網辦業務範圍,鞏固提升預告登記、轉現登記、抵押登記全程網辦成效,重點在企業首次登記全網通辦上取得新突破。

(六)強化監管,進一步規範規劃資源法治建設。

一是抓好新《土地管理法》貫徹實施。抓好立法調研和文件修改等工作,盡快完成對市區綜合區片價調整,積極推進《杭州市不動產登記辦法》《杭州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實施辦法》等規章的製定和修改。繼續推進政策法規清理融合,對照既定的目標進度,加快構建與新機構新任務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係。

二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以降低案件數量、提升辦案質量為目標,明確減量任務,強化工作舉措,繼續抓好“兩高一低”整治。高度重視訴源治理工作,積極開展訴前調解、案中調解,綜合多種手段努力化解行政爭議,從源頭上降低案件總量。

三是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貫徹執行市府辦《關於加強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督察工作的意見(試行)》,研究製定《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督察工作辦法》,完善督察“杭州模式”。運用“雙隨機、一公開”方式,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部署開展專項督察,接長批後失管的短板。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