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專欄>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防治

關於印發2020年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地質礦產管理處(地環站) 發布日期:2020-11-08 22:51 瀏覽次數:


  

 

杭地災防辦〔2020〕10號

 

各成員單位,各區、縣(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錢塘新區管委會:

根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我辦編製了《2020年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7月8日



 


2020年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浙江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工作的意見》《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和《2020年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要求,結合我市地質災害現狀與發展趨勢,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要求,按照“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要求,緊緊圍繞“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總目標,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體係建設,進一步強化地質災害風險動態管控,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和高水平推進杭州城市治理現代化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啟動地質災害整體智治三年行動,持續推進“智慧管理一張網”“基礎數據一個庫”“風險防控一張圖”“預警指揮一個平台”“綜合防治一體係”建設,全麵提升地質災害智能管理、風險識別、監測預警、應急支撐、綜合治理和社會防災能力;啟動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編製,編製完成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規劃,開展34個鄉鎮(街道)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啟動7個重點區(縣市)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和1:50000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開展地質災害多參數自動化專業監測點建設(2020年完成新建不少於20個,到2022年完成新建不少於70個),實施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工程75個;完善地質災害風險預報預警平台;強化地質災害風險動態管控,有效控製地質災害風險,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危害和損失。

二、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一)重點防範時段。每年的梅汛期、台汛期以及冬季雨雪冰凍期和凍融期是地質災害易發期和重點防治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至9月的台汛期帶來的強降水過程可能誘發地質災害,需要防範短時強降水、連續降水及其引發的山體滑坡、崩塌和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冬季雨雪冰凍期和凍融期應重點防範岩質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於100毫米的時段,以及發生強降雨至雨後48小時的時段,是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時段。

(二)重點防治區域。全市有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區縣(市)(不包括下城區、江幹區、錢塘新區),特別是淳安縣、桐廬縣、建德市、臨安區、富陽區、蕭山區、餘杭區等7個重點防治區(縣、市)的山區人口集聚區、旅遊景區和低丘緩坡開發區是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域;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防範區、在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在建工程、農村房前屋後高陡邊坡和小流域溝穀等是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

三、主要任務

(一)開展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

1.積極構建地質災害智慧管理網絡係統。依托於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建設以市規劃資源局為中心,上通下達,橫向貫通、標準統一、運作高效、安全便捷的地質災害智慧管理網絡係統。統一全市係統架構設計,整合地質災害綜合信息數據,集成規劃服務、項目監管、監測預警、專家會商、應急指揮、查詢統計、群測群防、防禦報告等地質災害綜合管理全流程業務,實現與市防指成員單位和省自然資源廳數據實時共享。

2.完善地質災害綜合指揮平台。基於實時雨量動態監測數據,利用現有的閾值模型分析判別地質災害防禦級別及對應的工作,做到縱向聯動、橫向協同的全過程突發地質災害風險預警預報和防禦會商決策指揮平台。

3.完善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以國土空間地理基礎信息為依托,根據省自然資源廳工作部署要求,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防範區實地複核和承災體數據填報,全麵調查風險防範區受威脅單位和人員,逐步完善全市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最終形成集地質災害防禦和風險管控數據於一體的綜合防禦要素基本信息圖。

(二)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係。

4.編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製完成地質災害避讓搬遷五年規劃;啟動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編製,市、區(縣市)要總結“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實施成效,分析“十四五”時期地質災害防治麵臨形勢和新時代要求,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係和能力建設專題研究。

5.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範工作。全麵健全落實“五查30問”製度,抓好地質災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複查,加密對地質災害中高風險區的巡查排查;實施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工程75個;綜合地質災害、氣象、水文預報預警信息和風險區劃分結果,按照鄉鎮地質災害風險區應急避險預案,強化群眾應急避險轉移機製落實,切實避免人員傷亡。

6.全麵推進風險區劃調查評價。根據評價體係,明確調查內容和方法、評價指標、成果編製和應用、項目質量和管理等要求,開展7個重點區(縣市)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和1∶50000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開展34個重點鄉鎮(街道)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其中每個重點區(縣市)不少於50%的重點鄉鎮(街道)。積極推進“浙江安全碼”應用工作,數字賦能應急防災,全麵實現風險區域人員精準管控。

7.加強災害防治基礎數據庫建設。依據地質災害防治相關的數據,補充、完善覆蓋地質災害風險管控、預警、會商、研判、決策全過程所需的基礎數據庫,建立基於風險防範區、災害隱患點信息、防治人員信息、降雨動態數據、監測數據、避險預案、典型案例等的綜合數據庫。

(三)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8.開展地質災害閾值預警模型研究。基於曆史上已發生的地災案例,通過研究災害發生與有效降水量和短時降雨強度之間的關係,結合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地質環境情況、氣象水文情況,初步形成不同地質災害風險等級下的預警閾值計算模型。

9.建立地質災害信息實時判別係統。編製重點鄉鎮地質災害風險區應急避險“一鎮一預案、一村一手冊、一戶一卡片”,生成避險人員管控“一張表”。在現階段風險“一張圖”基礎上,生成地質災害風險防範研判“一張單”為主的格式化文件,完成防禦動態信息彙總。依據地質災害風險圖判別實時區域風險等級,生成地災風險等級分布圖和預警提示信息,在現階段風險“一張圖”基礎上,構建新的地質災害風險預警預報模塊。

10.完善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點。總結前期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經驗及設備運行情況,選擇人員集中區域高陡邊坡、重點公共設施高陡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地質災害風險防範區等位置開展地質災害多參數自動化專業監測點建設(2020年完成新建不少於20個,到2022年完成新建不少於70個),逐步形成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絡。

11.深化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係建設。組織開展群測群防員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網格員(群測群防員)隊伍能力;進一步開展災害防治基本知識的宣講活動,編製地質災害防禦科普手冊,開展重點鄉鎮及30%學校的地質災害宣傳進校、進村活動,增強公眾對災害的防範意識,形成全社會良好的防災氛圍。

(四)加強地質災害應急處置。

12.更新完善應急預案體係。加強應急管理部門與規劃資源部門的分工協作,構建職責清晰、履職到位的地質災害應急管理體係。根據省應急管理廳三定方案、市應急管理局三定方案和《2020年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規定,市級應急管理部門組織編製《杭州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指導完成區(縣市)和鄉鎮(街道)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修編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防控區應急預案的編製,進一步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識災、避災、救災能力。各級規劃資源部門要協助做好演練工作,強化群眾防災意識。

13.全麵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切實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調整充實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統籌加強地質災害應急裝備現代化建設,確保應急車輛和裝備物資等要素隨時保障到位,一旦發生地質災害突發事件,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合理調度社會救援力量,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組織專家技術組隨時待命,提供地質災害測繪成果資料和地理信息服務,參與應急調查、評估分析等應急救援技術保障工作。

(五)加強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14.科學實施工程治理。落實“即查即治”製度,將新發生地質災害點列入年度綜合治理計劃,及時開展工程治理,消除地質災害隱患。貫徹《浙江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治理和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嚴格執行治理工程項目備案製度、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製度,強化落實治理工程各方主體責任,進一步提高治理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15.鼓勵實施避讓搬遷工程。組織編製《杭州市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規劃》。尊重群眾意願,積極引導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山區群眾向縣城、中心鎮村集聚,有效降低受威脅群眾數量。科學製定避讓搬遷項目計劃,編製搬遷安置方案,做好搬遷安置點選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確保搬遷安置點安全。

(六)加強地麵沉降防控管理。

16.加強地下水監測。按照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要求,繼續做好地下水監測井保護工作,對全市主城區已建成的地下水監測井,建立井口和監測設備保護裝置,設立標識牌,劃定保護區,落實保護責任,累計需完成地下水監測井保護32眼。繼續開展地下水位、水質、水溫動態監測,掌握主城區地下水環境狀況。

17.加強地麵沉降監測與防治。開展重點地區工程性沉降調查監測,逐步建立工程性沉降專門監測網,開展監測預警研究,提升重大工程安全運營的地質保障能力。按照《浙江省地麵沉降控製區範圍劃定方案》開展地麵沉降控製區分區管控工作,繼續做好地麵沉降監測,編製提交年度地麵沉降防治工作報告。參與長三角地區地麵沉降防治工作區域聯防聯控行動,有效降低風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市)政府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施主體。各區縣(市)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人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人具體負責,全麵掌握本地區地質災害情況,切實增強災害防治、應急及搶險救援指揮能力。

(二)加強資金保障。各地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經費使用績效,保證地質災害智能管理網絡係統建設、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鄉鎮地質災害風險區調查評價、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項目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提高統籌力度,將安排群測群防員補助資金和農民建房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費用,按規定納入同級政府預算

(三)加強隊伍建設。要充實市、縣兩級地質災害防治機構和人員力量,整合規劃資源、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應急管理、科技和地勘係統專業隊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技術力量,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專家庫和專家管理製度,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四)加強監督檢查。各地要強化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對年度目標任務實行月度通報和年度考核,確保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和各項任務有效落實。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強化宣傳培訓。組織各地防災工作人員、網格員、群測群防員參加“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專題培訓網絡課堂”學習,繼續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農村文化禮堂“四個一”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媒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防災知識的宣傳,增強公眾對地質災害的防範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員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附件:1.2020年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任務表

2.杭州市地質災害風險重點鄉鎮(街道)清單

3.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名單


 

 

附件1:

2020年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任務表

 

區縣

(市、管

委會)

完成隱患點綜合治理(處)

啟動縣級

地質災害

風險普查

(個)

啟動鄉鎮

地質災害

風險調查

(個)

新建專業

監測點(三年任務數)

(個)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農村文化禮堂數

(個)

地下水監測點保護

(個)

上城區



1

3


1

下城區



0



2

拱墅區



0

2


1

西湖區

1


1

3

6

3

江幹區



0


2

2

濱江區



0

3


2

西湖景區



0

3


4

錢塘新區



0

0


5

蕭山區


1

1

6

40

4

餘杭區


1

2

6

40

5

富陽區


1

5

9

100

3

臨安區

68

1

9

9

100

0

桐廬縣

3

1

3

9

100

0

淳安縣

2

1

4

9

100

0

建德市

1

1

8

9

100

0

合計

75

7

34

70

588

32

附件2:

杭州市地質災害風險重點鄉鎮(街道)清單

 

序號

區、縣(市)

鄉鎮(街道)

1

上城區

南星街道

2

西湖區

轉塘街道

3

西湖景區

西湖街道

4

蕭山區

戴村鎮、樓塔鎮

5

餘杭區

東湖街道、黃湖鎮、徑山鎮、良渚街道、臨平街道、鸕鳥鎮、瓶窯鎮、餘杭街道、中泰街道

6

富陽區

春建鄉、漁山鄉、常綠鎮、大源鎮、東洲街道、洞橋鎮、淥渚鎮、萬市鎮、新登鎮

7

臨安區

板橋鎮、昌化鎮、島石鎮、河橋鎮、錦城街道、錦南街道、玲瓏街道、龍崗鎮、潛川鎮、青山湖街道、清涼峰街道、太湖源鎮、太陽鎮、天目山鎮、湍口鎮、於潛鎮

8

桐廬縣

舊縣街道、瑤琳鎮、分水鎮、鍾山鄉

9

建德市

大同鎮、大洋鎮、更樓街道、李家鎮、蓮花鎮、梅城鎮、欽堂鄉、三都鎮、壽昌鎮、下涯鎮

10

淳安縣

金峰鄉、屏門鄉、宋村鄉、王阜鄉、臨岐鎮、千島湖鎮

 

 

附件3

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名單

 

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建委文廣旅遊局、市城管局、科技局、衛生健康、市農辦、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人防辦(市民防局)、市財政局市林水局規劃資源局市氣象局市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消防救援支隊、杭州警備區武警杭州市支隊國網杭州供電公司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中國聯通杭州分公司

 

 

 

 

 

 

 

 

 

 

 

 

 

 

 

 

 

 

 

 

 

 

 

 

 

 

 

 

 

 

 

 

 

 

 

 

 

 

 

 

 

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7月8日印發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