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介紹

解決現實難題 守牢耕地紅線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發布日期:2022-09-15 10:06 瀏覽次數:

前不久,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土地學會耕地紅線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與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自然資源學院聯合舉辦了一場關於耕地紅線的大學生辯論賽。在“堅守耕地紅線”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的當下,這樣一場看似不用辯論、勝負已定的辯論,依然帶給筆者不小的觸動。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毋庸置疑,18億畝耕地紅線必須守牢守好。它不僅關乎中國人吃飽和吃好的問題,還關係著發展全局和安全大局,是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守望者。這是我們的生存線,也是任何時候都不可突破的底線。但值得注意的是,守牢守好耕地紅線,必須正視並解決好當前存在的現實難題。這也是大學生們通過辯論形成的共識。

守好耕地紅線,必須確保“劃得好”和“劃得實”。一直以來,在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天平上,不少地方都會更傾向於“發展”一端,認為守好耕地紅線會在一定程度上限製發展空間。從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結果來看,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耕地保有量“倒掛”的現象。倘若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劃得不好、不實,難免還會引發後續一係列“拆東牆補西牆”的問題,比如將補充耕地以次充好、侵占生態用地等。守好耕地紅線,首先需要各地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製定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切實做到數、圖、實相符,劃好劃實關乎飯碗的“生命線”。

守好耕地紅線,必須統籌解決好“吃得飽”和“吃得好”的問題。我國人多地少,18億畝耕地紅線是滿足糧食需求的根本保障。作為人口大國和糧食消費大國,在這條紅線的保障下,我國糧食安全做到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和“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基本解決了“吃得飽”的問題。但在國際形勢波譎雲詭、極端氣候“黑天鵝”不期而至、發展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形勢下,既要確保“吃得飽”,又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吃得好”的需求,還需要我們在嚴守耕地紅線的基礎上,秉承“大食物觀”,從耕地資源向整個自然資源拓展,打好高效開發利用後備耕地資源、推動農業技術進步、拓展國際市場的“組合拳”,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給潛力,將我們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守好耕地紅線,必須解決好農村發展和耕地保護的關係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走向共同富裕,是新時代的曆史使命。鄉村要發展,耕地要保護。然而,交織在兩者之間的是耕地撂荒、“非農化”“非糧化”的現實,其背後是農村產業發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與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等之間的矛盾衝突。這些深層次的問題解決不好,就無法從根子上遏製住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衝動,更遑論守好耕地紅線。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當下,還需要通過健全耕地保護補償製度等措施加快解決這些土地問題,讓農村有發展、農民有收入。通過“以地引人,以人護地”,既充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又守護好“飯碗田”。

從數量到數質並舉,再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多年來我們不斷豐富耕地紅線的內涵。但要守牢守好耕地紅線,還需要我們建立科學合理的配套製度體係,加快解決眼下棘手、緊迫的現實難題。隻有答好這道必答題,才能真正激發全社會保護耕地的內生動力、社會合力,把紅線守得更牢、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