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專欄>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防治

全市地災防治業務培訓班在桐廬舉辦

信息來源: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發布日期:2022-09-22 17:04 瀏覽次數: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地災防治隊伍業務水平,做好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雙控和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的總結提煉和成果推廣,完成台風“軒嵐諾”和“梅花”期間的地災防禦複盤工作,9月20日到21日期間,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桐廬舉辦全市地災防治業務培訓班。各分局、縣(市)局分管領導、地礦科科長、技術骨幹以及市局地礦處共40餘人參加培訓。



培訓班從地質安全風險防控場景應用、單兵係統應用、雙控成果推廣、三年行動推進、防台工作複盤等方麵做了專題培訓。地礦處處長潘崢對全市地災督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要求各地加快整改進度,盡早實現問題清零。與會人員就桐廬縣局和富陽分局的雙控試點製度成果進行了深入研討,並以問題為導向圍繞近期的防台工作開展了經驗交流。

市局二級巡視員王國京出席會議並講話。王國京充分肯定了目前汛期地災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各地高度重視防汛防台工作,積極排查自身問題,做好了四方麵的工作:一是轉變防災理念。通過雙控試點的全域推進,杭州地災管理模式完成了從工程治理向風險隱患雙控的轉變,化被動治理為主動防控。二是提升技防能力。杭州積極推進1:2000地災風險調查,提前超額完成省廳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調查成果的應用,結合地災動態監測點、移動單兵係統和雨量監測網為地災技防體係築牢基礎。三是用好地災智防。建立省、市、縣三級貫通,橫向連通的地災智防場景,實現風險管理、預報預警、應急避險等業務的智慧化,數字賦能地災防治工作。四是健全防災體係。通過地災知識進文化禮堂等宣傳培訓活動加強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依托“一鎮一預案、一村一手冊、一戶一卡片”不斷完善基層防災體係,編製防災責任人清單落實全市5000多名地災防治人員的防災責任。

在肯定全市隊伍防災成績的同時,王國京也結合近期重點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要正確認識地災防禦工作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克服自然災害難免死人傷人的消極思想,牢固樹立“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一個目標,堅持“不怕興師動眾,不怕勞民傷財,不怕十防九空”的三個不怕,堅持“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寧可事前聽罵聲,不可事後聽哭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輕”的四個寧可。二是要時刻保持“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憂患意識和本領恐慌,主動比學趕超,學習業務知識,提升能力素養。三是要進一步完善地災防治體係機製,紮緊紮實基層防災責任網格,強化群眾避險意識,結合當地實際提升防災預案的廣度和深度。四是要繼續推進各專項工作,在1:2000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提質擴麵,爭取把全市有地災風險的鄉鎮“一網打盡”,掌握好風險家底;探索建立“市預報到縣,縣預警到村”的預警預報新模式,持續完善單兵係統應用和雨量閾值研究,和氣象部門加強對接,提升雨量監測點和風險區匹配度。最後,王國京指出,地災防治工作任重道遠,永遠在路上,地災隊伍的各位幹部要在其位、謀其政,堅持履職到位和廉潔自律,持續提升業務水平,力爭將杭州打造成地災防治能力示範窗口。


(地礦處)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