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務公開>規劃計劃>計劃總結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2022年工作總結和2023年工作安排

信息來源: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發布日期:2023-02-13 09:06 瀏覽次數:

一、2022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係統緊緊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上下一心、團結奮進,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空間規劃躍上新台階

1.總體規劃編製圓滿收官。一是體現了同心協力。係統上下協調聯動,全市各部門積極配合、各區縣(市)積極參與,充分體現全市一盤棋,市域大統籌。二是體現了優化布局。總規中提出的“一主六輔三城”空間結構和“做優主城、做強輔城、集聚縣城、培育重鎮”空間發展策略上升為市委決策部署,寫入了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報告。三是體現了最大保障。高質量劃定“三區三線”,會同發改等部門把“十四五”期間要實施的省級以上600餘個重點項目全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從規劃層麵解決了項目落地。四是體現了開門規劃。規劃多次向人大、政協彙報,征求各區、縣(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意見,麵向社會公示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順利通過了市委市政府、市規委會、市人大的審議。

2.規劃重要性不斷提升。一是領導重視規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規劃工作,多次聽取彙報,主持召開市規委會全體會議審議了市域總規、良渚遺址周邊景觀控製規劃、大運河核心監控區管控細則等重要規劃。二是機製保障規劃。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管理的通知》,落實“一張底圖編規劃、一個平台審規劃”。完善規委會運行機製,實體化運作市規委辦,專門設立規委辦秘書處,優化規劃編製計劃管理,推動48項規劃項目審議。三是聚焦重點規劃。堅持重點發展區域規劃先行,統籌編製城西科創大走廊、臨空經濟示範區等重要規劃,推動空間資源要素向重要戰略承載地傾斜。

3.規劃理念正在發生積極轉型。一是更好地統籌保護與發展。深入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優先編製大運河核心監控區管控細則、西溪濕地、良渚遺址周邊景觀控製規劃,不斷深化保護優先、底線管控思維,在守牢資源保護、生態保護、曆史文化保護底線的前提下,係統分析、綜合研判,優化保障民生基礎設施配套、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必要空間。二是進一步確立先規劃後建設的理念。“發展先有規劃、建設依據規劃”的理念深入人心,“項目跟著規劃走”的原則貫穿始終。比如在城西科創大走廊高質量融合發展打造創新策源地推進會上,高規格發布了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充分體現了規劃引領建設發展的重要作用。三是更加強調規劃穿透落地。在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編製中,創新規劃編製方法,建立專班與規劃團隊融合的協同機製,探索分區規劃、專規、詳規一體推進,做到駐地編規劃、全過程對接,為“橫向多規合一、縱向穿透落地”奠定了很好基礎。

(二)資源保護健全新機製

1.耕地保護動真碰硬。全麵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田長責任體係,會同市檢察院等單位出台全省首個“林長+河湖長+田長+檢察長”四長工作機製,貫通“耕地智保”“天巡地查”場景,形成耕地“人防+技防”閉環管理新格局。提高市級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精度和頻次,協同開展年度變更調查和衛片執法,部衛片發現全市違法占耕麵積84.26畝、比例0.23%,均創近十年新低。市府辦出台《關於優化創新耕地保護機製促進全市共同富裕的實施意見》,創新耕地保護機製,助推市域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以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促進“種樓”和“種田”利益分享。

2.土地整治爭創試點。全市累計獲批省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86個,其中6個項目列入國家級試點,4個項目列入首批省級跨鄉鎮試點,8個項目獲得省級精品工程,均為全省第一。全年完成“百千萬”工程6.75萬畝,恢複耕地功能報備6841畝,補充耕地2.59萬畝。錢塘區開展全市首個“萬畝方”工程,耕地連片整治1.1萬畝。桐廬縣在土地綜合整治中探索“飛地入園”促共富的做法獲王浩省長批示肯定並推廣。

3.生態修複紮實推進。“迎亞運”山體生態修複景觀提升專項行動1657個整治項目全麵驗收,中央環保督察指出的28個廢棄礦山生態修複任務全麵完成。出台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管理的意見,5個項目列入全省第二批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高質量完成民生實事,牽頭建成公園71個。

(三)空間使用質量實現新提升

1.存量盤活任務最先完成。依托數字化改革,全市存量“三塊地”矢量上圖,消化實現對象化精準管理;建立消化處置“日更新、半月協調、月晾曬、季通報”機製,助力盤活加速,全年完成“三塊地”盤活16.5萬畝,完成年初目標的132%。專班化攻堅2009-2018批而未供土地消化處置,在全省率先完成,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建德市批而未供處置量列全省區縣市首位。濱江區、臨平區成功創建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

2.土地複合利用成效明顯。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大力推進城市空間複合利用、立體開發,2022年全市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麵積11.76平方米/萬元,為全省平均值(18.41平方米/萬元)的64%,居全省第一。探索實施混合產業用地出讓,支持園區範圍內以工業為主的“工業+商服”“工業+旅遊”等混合產業用地出讓,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臨平、富陽和淳安均有混合產業項目落地實施。臨平區淨水廠項目成功入選自然資源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推薦目錄(第三批)》。

3.工業空間加速提質增效。堅持工業用地容積率宜高則高,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促進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全年完成標準廠房供應431萬方。加大低效工業用地盤活力度,通過政府回購、增容提質、流轉增效等方式累計完成低效工業用地盤活368宗14508畝。蕭山區瓜瀝鎮群益智能家裝產業社區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做法入選自然資源部《盤活存量用地保障工業項目落地典型案例》。

(四)要素保障搶抓新機遇

1.用地報批攻堅有力。充分抓住國務院穩經濟政策“窗口期”,成立工作專班,采取上門走訪、專題會商、集中辦公等多種形式,全力做好服務指導。提出立體交通項目用地規模核定、簡化基金項目先行用地報批等創新建議,在部、省用地保障政策中得到采納。全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34537畝,較上年增長24%,麵積全省第一;全省率先完成23個省級以上重大項目用地報批,總用地麵積近2.76萬畝,項目數量、指標麵積、報批速度均列全省第一。位於餘杭區的西險大塘項目僅用時9天即獲自然資源部批準,創下部用地預審時效新紀錄,得到時任省委書記袁家軍同誌表揚。

2.統籌做地平穩有序。統籌全市經營性用地做地工作,首次編製土地儲備三年滾動計劃,合理確定在庫年度儲備規模。全年完成經營性用地收儲296宗14779畝,工業用地收儲294宗13246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盯土地出讓關鍵節點,定期召開土地出讓調度會,全力維護土地市場穩定。全年市區組織五個批次宅地集中出讓,成交131宗8353畝。做好製造業用地保障,全年出讓工業用地12846畝。

(五)惠民便企推出新舉措

1.快速出招助力投資。迅速貫徹落實省政府擴投資“二十條”、省廳“一強二優”等意見,第一時間研究出台《關於強保障促發展優服務助推擴大有效投資的通知》《關於強化用地保障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杭州市建設工程竣工規劃用地核驗規定(試行)》《關於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村級留用地開發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服務企業紓困,促進項目落地,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2.創新服務優化環境。建立營商環境工作常態化推進機製,高質量完成9項牽頭創新試點任務,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多測合一”等5項試點工作由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推廣。“交房雲辦證”全市累計辦件4萬多筆,聯合省市6部門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服務,杭甬不動產登記“雙城通辦”實現升級擴麵,拱墅區首推安置房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站。

3.規範征遷加快安置。《杭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頒布實施,以地方性法規形式規範全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全年實施征地項目1246個,麵積26152畝;編製審核成片開發方案 11個,涉及331片區,總麵積3361公頃;完成集體土地5年以上待安置14601戶。

(六)空間智治湧現新成果

局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專班,將數字化改革作為貫穿全年的重要工作來抓。依托省空間智治平台,細化“一庫一圖一箱”,歸集了40多個部門、505類數據,采集製作實景三維底圖,形成全市空間智治“一張底圖”;緊扣空間治理和服務群眾需求,建設10個特色場景,強力推進貫通應用。特別是創新實施使用倒逼、比武倒逼、考核倒逼“三個倒逼”機製,每兩月舉行一次比武擂台賽,處室單位和基層局負責同誌登台競技,有力推動形成了數字化改革壓茬推進、集中攻關的良好態勢。市委深改委專題聽取我局數字化改革工作述職報告,劉捷書記表揚我局“抓數字化改革有思路、有章法、有擔當”。在全省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台綜合評價中,市本級節點入選3個市級最佳節點,20個縣級最佳節點中入選4個,15個“最優場景”中入選3個,10個“最強工具”中入選1個,總體評價排名全省第一。臨安區構建地質災害精密防治體係獲省深改委銅獎,獲市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特等獎、市民呼我為最佳實踐案例。“新房交房雲辦證”入選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示範區城市範例最佳實踐(第一批)。“多規合一”、“規劃一點通”應用場景等全省複製推廣。我市“土地碼”助力高效審批做法在省委改革辦《競跑者》上刊發。

(七)安全維穩彰顯新擔當

1.精準做好地災避險。全市地質災害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圓滿收官,超3倍完成省廳下達我市的鄉鎮地災風險調查和監測點建設任務。堅持生命至上構建地災避險場景,地質災害風險與隱患雙控工作全麵試點,有效經受住了梅汛期、台風“軒蘭諾”“梅花”期間強降雨的嚴峻考驗,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2.積極化解行政爭議。持續推進“兩高一低”整治,開展“以案釋法以案治本”專項行動,行政訴訟發案量明顯下降,首度實現了“零敗複、零敗訴”。市局負責人出庭46次,出庭率達100%。

3.妥善處理信訪矛盾。全係統全年辦理信訪10410件,總量較上年下降20%。提前完成省廳“信訪積案清零”任務,桐廬縣、淳安縣被評為2022年度全省係統無信訪積案區、縣(市);

(八)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

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持續深化清廉機關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1.奮力扛起使命擔當。嚴格執行“第一議題”製度,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為遵循推進規劃資源各項工作。高位推進耕地保護、生態修複、違建別墅整治、打擊養老詐騙等重大任務,迅速落實巡察、審計等“七張清單”問題整改,用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2.加強監督嚴實作風。堅持局黨組和駐局紀檢監察組聯席會議製度,建立“2+3”工作計劃製定和執行督查機製,開展“久拖不辦、久攻不下、久議不決”頑疾整治專項行動,開展5次聯合督查、內部審計,發現問題68處,形成“督查-整改-銷號”工作閉環。對市局督辦函執行不到位、信訪辦理不及時等問題開展專項督查,查清事實、厘清責任、督促落實。

3.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印發《關於落實親清政商關係完善企業接待工作的通知》,黨組成員帶頭按要求落實,規範接待服務企業9批次。建立全市規劃資源係統政商交往“負麵清單”,製定國土空間用途管製、土地出讓“負麵清單”,促進政商交往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4.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開展“三集”“三多”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回頭看”,聚焦土地出讓、控規調整等重點領域,動態排查風險點12個、剖析原因16條、製定措施36條。製定基層站(窗口)“微權力”清單,防止群眾身邊的“微腐敗”。

二、2023年規劃資源工作安排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全麵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維護核心、守住初心、服務中心、貼近民心體現到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全過程各方麵,以國土空間規劃編製攻堅年為抓手,強化規劃引領,做實要素保障,守好保護底線,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踔厲奮發、團結奮鬥,在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亞運攻堅戰中展現新作為,為杭州發展“再展雄風、再創輝煌”、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貢獻。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管用好用”目標,高質量完成規劃編製攻堅任務。通過一年時間集中攻堅,基本做到重點地區規劃編製全覆蓋,守住底線、不碰紅線,傳導並落實好總規剛性要求、重要約束指標,確保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一是保障先行。迅速組建規劃編製攻堅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加強組織領導,調配人員力量,落實資金保障,完善機製建設,投入實體化運行。二是急用先編。將景觀風貌管控、先導型基礎設施、城西科創大走廊、臨空經濟示範區,包括全市16個產業園區規劃作為攻堅的“置頂”任務,加快做出成果。三是一體推進。創新規劃編製的理念、方法、手段,區域內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一體壓茬推進,防止碎片、割裂,確保規劃有效傳導。四是緊密對接。壓緊壓實屬地規劃編製主體責任,與部門和編製單位全過程緊密對接,推動編製規劃能用管用好用。五是嚴格把關。把好規劃的傳導關、底線紅線的觸碰關、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關。在嚴格把關的前提下,做到高效審查,在最短時間內審批到位。

(二)守牢“三條底線”,打造具有杭州特色土地綜合整治標誌性成果。牢牢守住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全年新立項省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2個,其中跨鄉鎮試點項目7個,完成已立項省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0個。一是突出耕地保護。把守護耕地紅線放在首位,擦亮整治底色。從解決碎片化入手,實施百千萬工程開展農田整治,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二是體現綜合效益。充分依靠屬地政府,發揮相關部門作用,圍繞整合形成合力、圍繞集聚優化布局、圍繞盤存提質增益,助力鄉村振興共富。三是堅持規劃先行。按照急用先編的思路,率先編製涉及跨鄉鎮試點項目的、城鄉聯動的規劃,強化規劃編製的整體性和協同性。四是抓緊報批啟動。試點項目爭取2月獲批、3月啟動,強化實施的計劃性,確保今年任務的圓滿完成。

(三)聚焦“打好經濟翻身仗”,全力做好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全力助推“抓大項目、大抓項目”,落實“項目為王”。一是強化規劃支撐,確保項目用地。對於今年急需實施的重大項目,提前開展空間適配,落實用地空間。二是用好政策,推動項目實施。貫徹落實省廳《關於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經濟穩進提質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製定我市服務項目實施政策,推動所有資源跟著項目走、所有要素圍著項目轉。加大製造業項目用地保障,實現“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三是眼睛向內,加大盤存力度。加快低效用地再開發,將土地存量的盤活與經濟增量的提質緊密結合,盡快形成投資實物量。用好“增存掛鉤”政策,分類推進批而未供土地有效處置。四是多措並舉,改進占補平衡。立足自身挖掘墾造潛力,積極申報國家統籌、省統籌耕地占補指標,開展“山海協作”異地調劑,落實好“占優補優、占水補水”。五是傾心服務,確保項目極速推進。專班化做好項目指導,積極向部、省溝通,力爭項目第一時間批回。規劃選址、土地預審、征地拆遷、土地報批、供地拿地、項目審批實行全流程優化服務。

(四)創新耕地保護,助力鄉村振興。堅決扛起耕地保護整治責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和生態保護製度,決不走先開發再保護、先破壞再修複、先違法再整改的老路。一是壓實責任,強化督察整改。提請市、縣、鄉、村田長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將耕保量和永農保護任務帶圖斑、帶位置、帶數量足額分解下達。用地公示接受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倒逼田長責任製落實。二是人技結合,深化耕地智保。完善“探頭+衛片+田長”防控模式,做到發現靠天眼地探、核實靠田長、反饋靠手機、查處靠隊伍,堅決遏製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三是加快整治整合,提高永農質量。有序推進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三區合一”、“二區合一”,培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新產業和景觀農業、體驗農業、市民農園等新業態。四是加快推進耕地有償保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製、耕地補充協作機製、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製,確保資金向耕地保護績效好的區、縣(市)傾斜。五是提高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力度,優化要素配置。暢通運行市域空間指標統一補償交易機製,促進資金資源優化配置。

(五)落實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切實保障群眾利益。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是加強地質災害風險防控。加密地質災害風險防範區雨量監測站布點,完成57個地災監測預警試驗點建設,做好汛期和亞運會期間地災避險,確保不死人、少傷人。二是推動回遷安置提速。接續開展回遷安置專項治理,壓實年度安置任務,強化督促指導,維護好被拆遷人權益。三是解決曆史遺留問題。開展曆史遺留問題“辦證難”專項行動,加快解決一批群眾和企業多年想辦而未能辦成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化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機製,鞏固複議訴訟發案率下降良好態勢。

(六)以改革強化數字賦能,全麵提升治理能力。聚焦重點工作,堅持問題導向,著眼實戰實效,縱深推進全年數字化改革。一是深化一碼管地。充分發揮杭州“土地碼”全過程審批服務體係優勢,全力以赴助推重大項目高效實施。二是加快一圖共享。持續推進核心數據治理分析、看板管理和動態更新,不斷夯實底圖化辦公基礎。三是實現一網審批。推進二手房登記掌上快辦、交房雲辦證、帶押過戶等場景擴容增量,實現更多高頻事項全市通辦。四是防控廉政風險。緊扣數字化改革“提效、減負、降險”目標,既要解決問題,讓企業和老百姓有感,又要以數字賦能促進規範公開,全方位留痕監管,最大限度壓降廉政風險。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