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動態>市局動態

看大學生如何規劃公園丨篇二:桃源畫卷——浙江大學本科生組作品

信息來源: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發布日期:2024-08-23 18:38 瀏覽次數:

浙江大學本科生團隊(小組成員:易彥杉、李青蓉、蔡添奕)作品解讀:

本次活動我們研究的對象是桃源中央公園。公園坐落於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的桃源新區內,下塘河如一條綠色絲帶般在此蜿蜒流淌。公園周邊高樓林立,而公園沿河地帶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構成了一片難得的城市綠洲。同時,桃源中央公園被許多居民區所包圍,是附近許多小區十分鍾步行區域內最接近的公園。為了深入地了解附近居民對於公園設施和景觀的需求,我們對路人進行了隨機訪談,發現這是他們使用頻率很高的休憩場地,也是親子活動的重要空間。通過訪問調查,我們也了解到了公園的些許問題。比如園路係統不完整、沒有無障礙設施、場地積水比較嚴重、缺少娛樂設施等。結合這些現狀問題、地理環境和更新背景,我們明確了規劃設計的方向。圍繞著“自然探索”這一核心設計理念展開,通過景觀微地形的模式,營造變化豐富的多維空間,進行江南鄉野式園林的現代化轉譯,模擬武陵人發現桃花源的路線,讓孩子自己探索桃源,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自然、感知自然。


公園辦.png


我們檢索了眾多關於桃花源的經典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仇英的《桃花源圖》、石銳的《桃源圖》、文徵明的《桃源問津圖》以及蕭晨的《桃源圖》。這些作品以其獨特的筆觸和構圖,展現了古人對於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想象。最終,我們被仇英的《桃花源圖》所深深吸引,決定以此作為我們設計的基礎。仇英的作品不僅畫麵精美,更因其豐富的故事性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成為了我們詮釋桃花源故事的理想藍本。


公園規劃.png


為了實現這一願景,我們首先對公園的地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與規劃。通過模擬自然界的起伏變化,創造出一係列的微地形。利用峰、穀、坡、溝、壑、渚、溪、垛田等多維景觀空間構造原畫“起-承-轉-合”的空間序列,用公園的空間組合敘述桃花源的故事。這些元素不僅豐富了遊人的視覺體驗,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探索、發現自然之美的環境。

我們的設計方案不僅使桃源中央公園重現了古代文人筆下的桃花源景象,更為現代城市居民創造了一個可以逃離都市喧囂、回歸自然懷抱的理想之地。在這裏,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探索、學習和成長,而大人們也能暫時放下生活的重擔,享受這片難得的寧靜與美好。

(市公園辦)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