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002489452/2024-00263 公開形式 主動公開
文件編號 杭經信提〔2024〕099號 成文日期 2024-11-05
發布機構 市經信局 信息分類 人大代表建議
關聯類型
點擊率
市經信局(市數字經濟局)關於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蕭山50號建議的答複
來源: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發布時間:2024-11-05 15:07      瀏覽次數:

徐甲甲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建議《關於搭建工業大模型公共服務平台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建議》收悉。經我局主辦,市數據資源局、市科技局會辦,現將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您在建議中首先指出了建設新型工業化、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後結合數實融合發展,現狀分析了工業大模型在實際推廣應用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最後提出了杭州打造工業大模型公共服務平台等三條建議。我們認為該建議對杭州推進工業大模型發展,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和參考價值。我們將在後續工作中充分吸納,著力推動我市人工智能工業大模型創新發展。

一、杭州市大模型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態勢蓬勃,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產業能級不斷攀升。大模型作為為AI賦能千行百業“基礎設施底座”,進一步加快推進社會邁進智能經濟時代。我市龍頭企業緊跟時代步伐,相繼開展大模型領域相關布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

(一)算力資源日益完善。大模型帶來了模型即服務(MaaS)的產業變革,為爭奪MaaS帶來的發展紅利,頭部企業加快夯實自身算力基礎,以提升模型性能,支撐海量應用。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上線兩期共140P算力,已為浙江大學、聯彙科技等高校企業提供模型訓練和調優服務;圖靈小鎮AIGC智算中心兩期共808P算力上線運行。5G終端布局擴大,全市累計5G基站34966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6.8個,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100%。

(二)數據服務持續提升。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實施,打造“三數一鏈”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框架,舉辦2023年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據要素治理與市場化論壇。數據產權體係建設取得成效,累計完成2759件數據產品登記。公共數據開放利用不斷深化,全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協調機製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覆蓋全市7大領域11個場景,至2023年底累計開放數據集3489個,覆蓋數據項總量超165.41億條,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水平位居全國204個城市第一。

(三)模型應用持續創新。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場景應用持續落地,“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成效顯著,製造業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累計創建省市“未來工廠”300家,沉澱阿裏雲supET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模型702個,服務工業企業13.3萬家,覆蓋9大領域25個行業,連續5年入選工信部“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1.0階段及以上覆蓋率74.45%,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四)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政策體係進一步完善,圍繞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落地實施,編製政策實施細則。生態建設上,之江實驗室牽頭組建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集聚人工智能企業和科研單位160家。阿裏雲牽頭建設的國內首個AI開源社區“魔搭”Model Scope成為相關技術創新集散地,形成AI框架領域的開源框架研發和應用生態。由阿裏雲、螞蟻集團、新華三集團等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大模型架構體係,由之江實驗室、西湖心辰(杭州)、同盾科技等領軍企業和單位推動完善專用模型功能譜係,打造算法模型領域生態。目前,阿裏的通義千問大模型、新華三的百業靈犀大模型等11個通用及垂直領域大模型已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網易等軟件類企業引領AI軟件和平台領域生態,其智能開發平台CodeWave已應用於金融、製造等領域,服務中小企業近百家。

二、下步推進我市大模型產業發展主要舉措

杭州有發展大模型的數據、算力、算法優勢,應緊緊抓牢大模型帶來的時代性機會,選準賽道持續發力,為數字經濟創新提質構建新格局、樹立新標杆、奠定新優勢。

(一)著力提升智能計算產業能級,健全大模型算力底座。一是建強智算基礎設施。針對當前智能算力比較緊缺的情況,我們正在積極推進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建設,建設高質量的智能算力集群,並盡快向社會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整合存量算力資源,打造全市算力資源調度平台,統籌整合院校和通信服務商等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區縣自建智算資源,構建異構融合、算網協同、綠色低碳的算力支撐體係。二是加快形成算力信創產業生態。建設基於國產指令集、國產芯片的融合算力平台,支持阿裏雲等企業基於開源技術和國產CPU體係推進服務器軟件、操作係統、雲原生數據庫等高端軟件發展,構建“一雲多芯”完整算力信創技術體係和產業生態。

(二)著力優化數據資源體係,夯實數據支撐。一是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市場體係。按照“數據二十條”,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支持不同主體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國家級、區域性數據交易場所和行業性數據交易平台。探索構建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機製,釋放公共數據價值,建立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和收益合理分享機製。二是強化數據應用安全保障。推進全市數據安全管控體係全域覆蓋,實現網絡、平台、係統、數據、業務和管理立體防護。加強對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研究,探索利用數據治理相關工具或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數據資源安全保障體係。

(三)著力構建大模型應用生態,推進產業鏈聚集發展。大模型產業帶動性強、發展空間大。當前,大模型處於產業形成期,尚未形成明顯的技術壁壘和產業生態體係。一是支持頭部企業加大投入。大模型研發投入大,據了解阿裏大模型訓練一次需要1000萬左右。加強對頭部企業大模型研發進行專項支持,加快構建開源框架和大模型應用生態。二是構建大小模型協同應用生態。組織大小模型賦能對接,引導頭部企業加快向中小企業開源開放大模型應用,支持中小企業在大模型上圍繞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開發專用小模型。三是構建審慎包容監管環境。大模型具有較強的內容生成和推理能力,可能會在版權、倫理等方麵衍生可信問題,要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範並重,推動形成規範有序的大模型使用環境。

(四)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一是鼓勵製造企業突破創新。推進市級“未來工廠”體係建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經營流程環節的數據互聯互通、係統集成和融合共享,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製造業的研發、製造、倉儲、配送等環節實現點狀突破、鏈式創新。二是鼓勵平台企業典型引領。加快推進組織型製造,支持平台企業、龍頭骨幹企業培育建設“聚能工廠”“雲端工廠”,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台。圍繞承接創造巨量訂單、組織配置製造資源等業務模式,分行業塑造典型應用場景,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組織決策、快速市場響應等領域的先進適用場景落地應用。三是鼓勵龍頭企業示範帶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頭雁作用”,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核心業務環節,探索在數字孿生、智能決策、創成式設計等應用場景和定製化、個性化的行業解決方案上先行先試、塑造樣板,推動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不斷增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動力與活力。

感謝您對我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特此反饋。

聯係人:市經信局技術創新處蔡榮,電話85257140。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2024年5月15日

索引號

002489452/2024-00263

發布機構

市經信局

文號

杭經信提〔2024〕099號

發布日期

2024-11-05

市經信局(市數字經濟局)關於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蕭山50號建議的答複

發布日期: 2024-11-05 15:07

瀏覽次數:

徐甲甲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建議《關於搭建工業大模型公共服務平台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建議》收悉。經我局主辦,市數據資源局、市科技局會辦,現將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您在建議中首先指出了建設新型工業化、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後結合數實融合發展,現狀分析了工業大模型在實際推廣應用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最後提出了杭州打造工業大模型公共服務平台等三條建議。我們認為該建議對杭州推進工業大模型發展,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和參考價值。我們將在後續工作中充分吸納,著力推動我市人工智能工業大模型創新發展。

一、杭州市大模型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態勢蓬勃,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產業能級不斷攀升。大模型作為為AI賦能千行百業“基礎設施底座”,進一步加快推進社會邁進智能經濟時代。我市龍頭企業緊跟時代步伐,相繼開展大模型領域相關布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

(一)算力資源日益完善。大模型帶來了模型即服務(MaaS)的產業變革,為爭奪MaaS帶來的發展紅利,頭部企業加快夯實自身算力基礎,以提升模型性能,支撐海量應用。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上線兩期共140P算力,已為浙江大學、聯彙科技等高校企業提供模型訓練和調優服務;圖靈小鎮AIGC智算中心兩期共808P算力上線運行。5G終端布局擴大,全市累計5G基站34966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6.8個,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100%。

(二)數據服務持續提升。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實施,打造“三數一鏈”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框架,舉辦2023年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據要素治理與市場化論壇。數據產權體係建設取得成效,累計完成2759件數據產品登記。公共數據開放利用不斷深化,全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協調機製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覆蓋全市7大領域11個場景,至2023年底累計開放數據集3489個,覆蓋數據項總量超165.41億條,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水平位居全國204個城市第一。

(三)模型應用持續創新。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場景應用持續落地,“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成效顯著,製造業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累計創建省市“未來工廠”300家,沉澱阿裏雲supET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模型702個,服務工業企業13.3萬家,覆蓋9大領域25個行業,連續5年入選工信部“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1.0階段及以上覆蓋率74.45%,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四)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政策體係進一步完善,圍繞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落地實施,編製政策實施細則。生態建設上,之江實驗室牽頭組建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集聚人工智能企業和科研單位160家。阿裏雲牽頭建設的國內首個AI開源社區“魔搭”Model Scope成為相關技術創新集散地,形成AI框架領域的開源框架研發和應用生態。由阿裏雲、螞蟻集團、新華三集團等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大模型架構體係,由之江實驗室、西湖心辰(杭州)、同盾科技等領軍企業和單位推動完善專用模型功能譜係,打造算法模型領域生態。目前,阿裏的通義千問大模型、新華三的百業靈犀大模型等11個通用及垂直領域大模型已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網易等軟件類企業引領AI軟件和平台領域生態,其智能開發平台CodeWave已應用於金融、製造等領域,服務中小企業近百家。

二、下步推進我市大模型產業發展主要舉措

杭州有發展大模型的數據、算力、算法優勢,應緊緊抓牢大模型帶來的時代性機會,選準賽道持續發力,為數字經濟創新提質構建新格局、樹立新標杆、奠定新優勢。

(一)著力提升智能計算產業能級,健全大模型算力底座。一是建強智算基礎設施。針對當前智能算力比較緊缺的情況,我們正在積極推進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建設,建設高質量的智能算力集群,並盡快向社會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整合存量算力資源,打造全市算力資源調度平台,統籌整合院校和通信服務商等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區縣自建智算資源,構建異構融合、算網協同、綠色低碳的算力支撐體係。二是加快形成算力信創產業生態。建設基於國產指令集、國產芯片的融合算力平台,支持阿裏雲等企業基於開源技術和國產CPU體係推進服務器軟件、操作係統、雲原生數據庫等高端軟件發展,構建“一雲多芯”完整算力信創技術體係和產業生態。

(二)著力優化數據資源體係,夯實數據支撐。一是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市場體係。按照“數據二十條”,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支持不同主體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國家級、區域性數據交易場所和行業性數據交易平台。探索構建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機製,釋放公共數據價值,建立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和收益合理分享機製。二是強化數據應用安全保障。推進全市數據安全管控體係全域覆蓋,實現網絡、平台、係統、數據、業務和管理立體防護。加強對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研究,探索利用數據治理相關工具或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數據資源安全保障體係。

(三)著力構建大模型應用生態,推進產業鏈聚集發展。大模型產業帶動性強、發展空間大。當前,大模型處於產業形成期,尚未形成明顯的技術壁壘和產業生態體係。一是支持頭部企業加大投入。大模型研發投入大,據了解阿裏大模型訓練一次需要1000萬左右。加強對頭部企業大模型研發進行專項支持,加快構建開源框架和大模型應用生態。二是構建大小模型協同應用生態。組織大小模型賦能對接,引導頭部企業加快向中小企業開源開放大模型應用,支持中小企業在大模型上圍繞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開發專用小模型。三是構建審慎包容監管環境。大模型具有較強的內容生成和推理能力,可能會在版權、倫理等方麵衍生可信問題,要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範並重,推動形成規範有序的大模型使用環境。

(四)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一是鼓勵製造企業突破創新。推進市級“未來工廠”體係建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經營流程環節的數據互聯互通、係統集成和融合共享,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製造業的研發、製造、倉儲、配送等環節實現點狀突破、鏈式創新。二是鼓勵平台企業典型引領。加快推進組織型製造,支持平台企業、龍頭骨幹企業培育建設“聚能工廠”“雲端工廠”,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台。圍繞承接創造巨量訂單、組織配置製造資源等業務模式,分行業塑造典型應用場景,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組織決策、快速市場響應等領域的先進適用場景落地應用。三是鼓勵龍頭企業示範帶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頭雁作用”,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核心業務環節,探索在數字孿生、智能決策、創成式設計等應用場景和定製化、個性化的行業解決方案上先行先試、塑造樣板,推動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不斷增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動力與活力。

感謝您對我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特此反饋。

聯係人:市經信局技術創新處蔡榮,電話85257140。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