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002489452/2024-00293 公開形式 主動公開
文件編號 杭經信提〔2024〕129號 成文日期 2024-11-07
發布機構 市經信局 信息分類 政協委員提案
關聯類型
點擊率
市經信局(市數字經濟局)關於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412號提案的答複
來源: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發布時間:2024-11-07 12:18      瀏覽次數:

艾冬玉委員:

您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的提案《關於發展我市綠色能源產業的建議》收悉,經我局主辦,市發改委、市建委協辦,現反饋意見如下。

一、已開展的工作

(一)明確重點發展方向。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建圈強鏈”的重點聚焦在儲能、光伏、風電、節能環保4條產業鏈。2023年,全市儲能規上企業40家,實現產值279.2億元,同比增長23.2%,涉及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多條細分賽道,優勢集中在儲能電池組、電池管理係統、變流器、係統集成等中下遊環節;全市光伏規上企業41家,實現產值626.3億元,同比增長36.5%,在薄膜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微型逆變器細分領域國內領先。風電產業規模不大,產值182.3億元,同比增長7.6%,相關聯的規上企業全市有15家,已穩定形成以運達風電為龍頭牽引,萬馬股份、前進齒輪箱、日風電氣等企業為核心配套的產業格局。節能環保是占比最大的細分產業鏈,規上企業452家,產值1213.5億元,約占綠色能源總量的49%。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3年7月,我市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杭政辦函〔2023〕53號)。政策明確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市場主體在貸款貼息、銷售補貼、氫能應用、光伏補貼、低(零)碳園區工廠創建等方麵的獎勵政策,並在金融、用地方麵給予支持。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政策績效評價。

(三)拓展應用場景加大杭產品支持。一是拓展光儲項目建設應用。“十四五”以來,杭州市大力開展光伏、儲能項目建設,2021年—2023年全市新增光伏裝機分別達到20萬、58萬、92萬千瓦,2024年預計新增100萬千瓦;2021年—2023年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超過21萬千瓦,預計2024年新增25萬千瓦以上。二是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行動。貫徹執行浙江省民用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新標準和杭州市綠色建築專項規劃,推動太陽能光伏係統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建築應用,明確新建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必須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自2022年10月我市新建建築執行核算新標準以來,共有299個設計建築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設計光伏組件麵積約34.5萬平方米。根據《杭州市綠色建築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鼓勵以商業建築、辦公建築、交通建築及場站為重點積極推廣光伏幕牆、光伏采光頂、光伏瓦、光伏遮陽等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大力推進園區或開發區為重點的屋頂分布式光伏應用,探索整體連片利用等新模式。三是開展產業鏈對接和杭產品應用。2024年4月,主辦了杭州市“百場千企”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專場對接活動暨市屬國企采購需求對接會,與會3家市屬國企進行現場需求發布,艾羅、禾邁等多家綠色能源企業進行現場推介,共計130餘位綠色能源企業代表參加,加強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供需對接。同時,31項綠色能源產品入選《2024年杭州市優質產品推薦目錄》,促進我市優質綠色能源產品推廣宣傳。

二、下步工作

總體看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活力強勁,需求規模快速擴張,企業素質穩步提升,產業發展趨勢向好。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收采納您的建議,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加快培育壯大我市綠色能源產業。

(一)聚焦前沿賽道布局,搶占未來風口。充分發揮產業研究機構的支撐作用,擬委托省工信院能源環境(綠色智造)所對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趨勢、技術迭代路線和重點細分賽道進行深入研究,錨定未來發展賽道,提前做好產業鏈儲備和布局。儲能方麵,依托白馬湖實驗室電化學儲能研究所、浙大儲能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優勢,加快推進高功率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等新型儲能電池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氫能方麵,依托杭氧股份、中泰深冷、氫途科技等企業的先行基礎和白馬湖實驗室氫能儲運技術研究所等平台的創新優勢,重點培育發展氫氣提純、液氫儲運裝備和雙極板、膜電極、氫氣循環泵等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及係統集成。光伏方麵,發揮我市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進一步拓展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應用,同時依托禾邁股份、艾羅能源、利沃得等企業現有基礎,進一步發展光儲逆變器。風電方麵,依托運達風電的龍頭優勢,延伸發展葉片、發電機、控製係統等關鍵部件及大功率整機。

(二)聚焦產業生態優化,做實支撐保障。一是發揮好產業政策的保障作用,重點做好綠色能源產業政策宣貫解讀和專項資金兌付等工作,確保政策在賽道培育、裝備發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範應用各環節發揮實效,形成有力支撐。二是發揮好產業基金的投資導向作用,在市“3+N”產業基金基礎上,謀劃設立多層次綠色能源產業基金,在投前決策和投後管理上強化產業主管部門、產業基金、區縣(市)聯動,聚焦新型儲能、氫能、先進核能、碳捕集利用等領域,投資布局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體量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三是發揮好科技創新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支持白馬湖實驗室、國家分布式能源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台與重點企業組建概念驗證中心和成果轉化試驗平台,積極開展重大能源裝備產品和技術工程化攻關,對首台套產品的認定和市場推廣加大支持。同時,深入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耦合,支持企業創建研究院、技術中心、創新聯合體,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搶占發展風口。

(三)聚焦產業跟蹤調度,壓緊壓實責任。發布綠色能源產業“鏈長製”工作專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全麵做好協調推進和評價督導工作。落實常態化、製度化工作機製,召開月度例會、季度協調會、年度總結會,及時掌握生態圈及細分產業鏈發展情況,做好產業運行分析和總結,組織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重大問題,高質量完成產業生態圈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

感謝您對我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特此反饋。

聯係人:綠色製造處雲露,電話:85257092。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2024年6月9日

索引號

002489452/2024-00293

發布機構

市經信局

文號

杭經信提〔2024〕129號

發布日期

2024-11-07

市經信局(市數字經濟局)關於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412號提案的答複

發布日期: 2024-11-07 12:18

瀏覽次數:

艾冬玉委員:

您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的提案《關於發展我市綠色能源產業的建議》收悉,經我局主辦,市發改委、市建委協辦,現反饋意見如下。

一、已開展的工作

(一)明確重點發展方向。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建圈強鏈”的重點聚焦在儲能、光伏、風電、節能環保4條產業鏈。2023年,全市儲能規上企業40家,實現產值279.2億元,同比增長23.2%,涉及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多條細分賽道,優勢集中在儲能電池組、電池管理係統、變流器、係統集成等中下遊環節;全市光伏規上企業41家,實現產值626.3億元,同比增長36.5%,在薄膜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微型逆變器細分領域國內領先。風電產業規模不大,產值182.3億元,同比增長7.6%,相關聯的規上企業全市有15家,已穩定形成以運達風電為龍頭牽引,萬馬股份、前進齒輪箱、日風電氣等企業為核心配套的產業格局。節能環保是占比最大的細分產業鏈,規上企業452家,產值1213.5億元,約占綠色能源總量的49%。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3年7月,我市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杭政辦函〔2023〕53號)。政策明確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市場主體在貸款貼息、銷售補貼、氫能應用、光伏補貼、低(零)碳園區工廠創建等方麵的獎勵政策,並在金融、用地方麵給予支持。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政策績效評價。

(三)拓展應用場景加大杭產品支持。一是拓展光儲項目建設應用。“十四五”以來,杭州市大力開展光伏、儲能項目建設,2021年—2023年全市新增光伏裝機分別達到20萬、58萬、92萬千瓦,2024年預計新增100萬千瓦;2021年—2023年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超過21萬千瓦,預計2024年新增25萬千瓦以上。二是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行動。貫徹執行浙江省民用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新標準和杭州市綠色建築專項規劃,推動太陽能光伏係統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建築應用,明確新建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必須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自2022年10月我市新建建築執行核算新標準以來,共有299個設計建築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設計光伏組件麵積約34.5萬平方米。根據《杭州市綠色建築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鼓勵以商業建築、辦公建築、交通建築及場站為重點積極推廣光伏幕牆、光伏采光頂、光伏瓦、光伏遮陽等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大力推進園區或開發區為重點的屋頂分布式光伏應用,探索整體連片利用等新模式。三是開展產業鏈對接和杭產品應用。2024年4月,主辦了杭州市“百場千企”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專場對接活動暨市屬國企采購需求對接會,與會3家市屬國企進行現場需求發布,艾羅、禾邁等多家綠色能源企業進行現場推介,共計130餘位綠色能源企業代表參加,加強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供需對接。同時,31項綠色能源產品入選《2024年杭州市優質產品推薦目錄》,促進我市優質綠色能源產品推廣宣傳。

二、下步工作

總體看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活力強勁,需求規模快速擴張,企業素質穩步提升,產業發展趨勢向好。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收采納您的建議,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加快培育壯大我市綠色能源產業。

(一)聚焦前沿賽道布局,搶占未來風口。充分發揮產業研究機構的支撐作用,擬委托省工信院能源環境(綠色智造)所對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趨勢、技術迭代路線和重點細分賽道進行深入研究,錨定未來發展賽道,提前做好產業鏈儲備和布局。儲能方麵,依托白馬湖實驗室電化學儲能研究所、浙大儲能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優勢,加快推進高功率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等新型儲能電池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氫能方麵,依托杭氧股份、中泰深冷、氫途科技等企業的先行基礎和白馬湖實驗室氫能儲運技術研究所等平台的創新優勢,重點培育發展氫氣提純、液氫儲運裝備和雙極板、膜電極、氫氣循環泵等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及係統集成。光伏方麵,發揮我市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進一步拓展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應用,同時依托禾邁股份、艾羅能源、利沃得等企業現有基礎,進一步發展光儲逆變器。風電方麵,依托運達風電的龍頭優勢,延伸發展葉片、發電機、控製係統等關鍵部件及大功率整機。

(二)聚焦產業生態優化,做實支撐保障。一是發揮好產業政策的保障作用,重點做好綠色能源產業政策宣貫解讀和專項資金兌付等工作,確保政策在賽道培育、裝備發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範應用各環節發揮實效,形成有力支撐。二是發揮好產業基金的投資導向作用,在市“3+N”產業基金基礎上,謀劃設立多層次綠色能源產業基金,在投前決策和投後管理上強化產業主管部門、產業基金、區縣(市)聯動,聚焦新型儲能、氫能、先進核能、碳捕集利用等領域,投資布局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體量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三是發揮好科技創新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支持白馬湖實驗室、國家分布式能源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台與重點企業組建概念驗證中心和成果轉化試驗平台,積極開展重大能源裝備產品和技術工程化攻關,對首台套產品的認定和市場推廣加大支持。同時,深入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耦合,支持企業創建研究院、技術中心、創新聯合體,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搶占發展風口。

(三)聚焦產業跟蹤調度,壓緊壓實責任。發布綠色能源產業“鏈長製”工作專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全麵做好協調推進和評價督導工作。落實常態化、製度化工作機製,召開月度例會、季度協調會、年度總結會,及時掌握生態圈及細分產業鏈發展情況,做好產業運行分析和總結,組織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重大問題,高質量完成產業生態圈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

感謝您對我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特此反饋。

聯係人:綠色製造處雲露,電話:85257092。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

202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