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索引號: 002489460/2021-06074 文件編號: 杭科提〔2021〕43號
發布機構: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生成日期: 2021-04-28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江1號建議的答複

發布日期:2021-08-12 15:04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市科技局
分享:

尊敬的過靈芝代表:

您在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快杭州市創新能力建設的建議》(江1號)收悉。經我局主辦,市發改委會辦,現答複如下:

一、我市創新能力建設的基本情況

全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創新活力之城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杭州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采的核心內容。“十三五”期間,杭州市科技創新在夯實基礎、建設載體、培育主體、提升能力、集聚人才、建設隊伍、完善體係、優化治理等方麵取得了較大進步。

自主創新實力顯著增強。實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西湖大學高等研究院通過驗收,國科大、浙大國際科創中心等平台相繼布局,“西湖、良渚、之江、湖畔”四大省實驗室啟動建設,浙大“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中電海康集成電路平台(青山湖)等重大科學裝置(平台)建設加快,城西科創大走廊產業平台建設穩步推進。企業培育質效不斷提升。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計劃。“十三五”期間,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1979家增加到770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從6032家增加到14576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翻一番。創新體係持續完善。連續出台推進“雙創”升級新舉措,科技創新政策文件50餘件,形成了科技金融的“杭州樣本”,人才發展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高精尖缺”人才加速集聚。創新格局加快形成。立足“全市域”“一張圖”“一盤棋”發展目標,以推進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省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為抓手,科技創新率先納入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任務,合力建設G60科創走廊和杭州都市圈。

但是放眼全國與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較,存在著科技創新“硬核”基礎薄弱、創新主體競爭力不強、科創成果產業轉化通道不順暢等問題,科技創新仍是杭州建設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的突出短板。

二、下一步做法

“十四五”時期是“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杭州的科技發展將充分展現國際創新活力之城、全國重要窗口、全省頭雁風采,建成創新生態一流、高端創新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有效引領支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型示範城市。

(一)加大重大科創平台建設以涵養潛力。加快把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成麵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承載區;持續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加快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全力支持之江、西湖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的核心支撐,推進湖畔、良渚等省實驗室和阿裏達摩院建設,構建形成新型實驗室體係,深度融入長三角創新鏈,加快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至2025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爭取達到4.0%。

(二)狠抓核心技術攻關以提升實力。聚焦數字經濟、先進製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突破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係統等關鍵技術,推動數字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等的融合創新與應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高地。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雙倍增計劃”全麵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創新激勵政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三)構建優良創新生態以激發活力。全麵深化“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的創新生態建設,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孵化園”的全域孵化體係;完善財政科技投入機製和金融支持創新體係,帶動社會資本向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集聚,加大融資擔保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係,搭建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科技成果交易轉化與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台,為全球科技成果來杭交易轉化提供“一站式”服務和保障。

(四)聚焦全市域創新發展以凝聚合力。健全城西科創大走廊一體化整合、實體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機製,鼓勵區內創新機構、創新人才團隊主動參與國際或國家大科學計劃,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專項;大力推進杭州高新區(濱江)和蕭山臨江高新區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發展,建設提升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台;深化杭州都市圈、G60科創走廊合作,全力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形成長三角高水平科技協作體係;拓展“一帶一路”等多元化國際科技合作渠道,提升科技創新合作的層次、能級和實效打造高能級的創新增長極。

再次感謝您對科技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聯係人:劉海琳

聯係電話:87060702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4月18日